从语汇看汉语女性修辞风格的古今嬗变
2022-11-21刘玉茹
刘玉茹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136)
修辞是一种语言的活动。谢元春认为,修辞“是一种在说写过程中为了某一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对语言进行调配的有意识的活动”[1]。女性修辞是以女性为修辞主体的语言活动。女性因受社会性别、角色定位及所处文化背景、伦理角色、文化素养等影响,语言活动常运用某些语言手段体现女性独有的某种特质,于是形成女性特有的修辞特点——修辞风格。司马光在《训子孙文》中写道:“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2]将男子比为天、女子比为地,男子比为太阳、女子比为月亮,这样的修辞中女性是卑微的,要顺从男性。《释名·释宫室》中有“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3],描绘女性依附男性的卑小形象,体现古代社会女性修辞的导向——男尊女卑。现代社会则截然不同,《家庭杂志》刊载一篇《女力觉醒,大女主时代到来》的文章,把女子自立、自强的力量称为“女子力”,女子从依附于男性的小女人变为大女人,女性的独特力量被比作“半边天”,体现古今女性修辞风格的转变。
一、女性修辞风格的古今转变
谢元春认为,修辞是人们对语言诸要素及其表达方式进行选择、调试的语言活动[1]。这种语言活动在某个语言运用语境或某个时段会出现一种整体风格——修辞风格,体现语境的整体气质。女性修辞风格古今不同,在三个方面发生转变。
(一)阴柔转向粗犷
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之美是阴柔的。在古代,女性修辞主要表现女性的阴柔气质,班昭在《女诫》中写道:“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4]阴柔美由内而外,内在的柔指品性的娴静、温顺,外在的柔指外表、体态的阴柔之美。这样的女性修辞风格在前人的作品中有较多体现。
例1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送杨氏女》)
例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例3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红楼梦》)
例1为韦应物赠送已经出嫁女儿的诗,希望女儿能够孝顺、恭敬公婆,遵守妇人之道,打扮举止能合乎规矩。诗句对女子品行提出恭顺、随和的内在要求,体现柔美修辞风格。例2中白居易把娇羞小女人的姿态写得淋漓尽致,体现神态上的柔美。例3描写林黛玉娴静柔和的体态,娇柔惹人怜爱,将林黛玉柔美的体态勾勒得淋漓尽致。以上3例都是对女子阴柔特征的修辞描写,体现女性修辞的阴柔特质。
现代女性独立意识觉醒,女性文学随之兴起,文学作品中女性修辞的粗犷化特征逐渐显现。女性修辞中女性的柔美大大减弱,修辞主体体现男性气质。
例4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骆驼祥子》)
例5 真正的新妇女是洗掉她们唇上的胭脂,握起利刃来参加伟大革命,作为一个铮铮锵锵,推进时代进展的整个集团的一分子、烈火中的斗士,来寻找真正的出路!(《一团肉》)
例6 几乎同时,一下子跳出四个汉子似的女人,这几个人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几下子就把严慰冰从头至脚,剥得几乎“暴露无遗”了,仅剩了三角裤衩、汗背心。这四条女汉子对严慰冰仅差开膛破肚的搜查,使她被侮辱得想哭、想喊、想骂人!(《发生在中南海的“反革命案”》)
例4中通过描写虎妞的言语、动作、神态,表现其言辞泼辣、态度强势,虎妞不似一般女子柔和,颇具男性的粗犷气质。例5中冯锵用形容男性的“铮铮锵锵、斗士”这两个词来修饰女性,在他看来新妇女的风格不再柔美,而是增添了不少英气。例6中出现的女汉子,更是颠覆以往的女性形象,句中描写的女汉子力气大、行为粗鲁,与传统女性形象格格不入。这3个例子不再一味写女子的柔和,而是在描写中融入男性气质,体现女性修辞的粗犷化。在新网络词语中,将剩女分为不同的级别:28—30岁是“圣斗士”,30—35岁是“斗战胜佛”,35岁以上是“齐天大圣”。在修辞化命名中融入男性因素,将形容男士的词语用于形容女性,进一步体现女性修辞的粗犷化。
(二)繁复转向简约
繁复向简约的女性修辞风格转变主要体现在女性外貌、言语的描写中。古代女性修辞风格细腻、华丽,而现代则比较简约。
例7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例8 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例7细致描写庄姜的美貌:手像春荑一般柔嫩,皮肤像凝脂一样,脖颈修长,牙齿像瓠子一样齐整。描写辞藻繁复,整体修辞风格体现出繁复的特征。例8描写女子的外表,女子似月光般美好、皎洁无瑕,一双手臂洁白似雪,修辞风格细腻、华丽。
而进入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外貌描写则简约许多,同样写容颜姣好、皮肤雪白,往往用寥寥几个字概括。
例9 她是体育界的白富美,曾因退赛背负骂名,如今硕士在读坐拥亿万资产。(搜狐网)
例10 肤白貌美大长腿,谁是你心中的腿精?(腾讯网)
例9“白富美”是新的网络流行词,用来形容女生皮肤白皙,有较好的经济实力,长相好、气质佳,词汇简洁,不像古代那样极尽描摹。例10将“肤白、貌美和大长腿”这三个词语并列,形成“肤白貌美大长腿”这一词组,描绘女子的美艳动人,也因此这7个字成为美女的代称。
古代女子多采用谦卑的自称,说话也多采用委婉劝说的方式,在女性修辞中话语显得比较繁复。
例11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例12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
例11中,刘兰芝将自己比作“蒲苇”,虽不如“磐石”一般坚固,但是能够做到像芦苇一样坚韧如丝,谦卑的比喻修辞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爱意。例12中,诗人张籍借女子口吻婉拒朝中官员,用女子的忠贞来比喻自己的节操,体现女性修辞委婉的表达艺术。而在现代汉语中,女性的自称也好、说话也罢,繁复婉转的语句大大减少,显得更加直白、有底气,总体呈现简约。
例13 如果你们做父母的,真是为女儿将来的幸福操心,何不现在就给女儿一点幸福——少在这里上纲上线。(《水与火的缠绵》)
例13中,女儿对父母试图掌控她的未来婚姻进行直接的言语反抗——“少在这里上纲上线”,大胆、直接,充满反抗意味。
(三)庄重转向诙谐
古代描写女子秀丽端庄、风姿绰约的书面语多用整齐划一的四六句式,形式比较庄重。
例14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女诫》)
例15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红楼梦》)
例14表现女子被封建礼教等束缚,要做到“三从四德”,女子应识大体,从女性修辞视角上看庄重感突出。例15写女子神态风姿绰约、风采迷人,带有敬畏、庄重的美感。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修辞则一反以往的庄重拘谨,风格上呈现诙谐幽默。
例16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围城》)
例17 这在以瘦为美的娱乐圈当中是非常罕见的事情,那些能够叫的上来名字的女明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纸片人,刘涛与她们相比都可以算得上是“重量级”嘉宾了。(搜狐网)
例16中鲍小姐肤色黝黑,穿着暴露,被形象地称作“熟食铺子”,又叫她“局部的真理”,女性修辞语句具有诙谐色彩。例17中女明星刘涛旧时的照片被调侃,因当时体重较重被说成“重量级”嘉宾。进入21世纪,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新词不断产生,而新产生的词语中女性修辞减少了古代的拘谨庄重,多了现代的诙谐因素,如有些女子性格精明古怪,具有小精灵的特性,被称为“小精灵”。
二、影响女性修辞古今变化的因素
影响女性修辞风格转变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微观因素是修辞系统内部修辞与语言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因素包括女性意识觉醒、社会地位提高和参与社会分工,导致女性修辞风格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宏观因素。
(一)女性意识觉醒
影响女性修辞风格转变的因素包括女性思想因素和生理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身体较柔弱,因此,在古代女性被看作是弱者,需依附于男性,一直受到束缚。受男权社会影响,女性的思想也受到束缚,她们认为天尊地卑、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的,《女论语》中说:“将夫比天,其义匪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5]女性身体的柔弱、思想的固化,铸就了古代女子柔顺、谦卑、淑静的特性,所以女性修辞也就呈现阴柔、谦卑、繁复的风格。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受西方影响,掀起女权运动,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和男性地位平等的自然人,可以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不再受封建思想束缚,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得到社会的尊重。随着女性新思想的形成,女性新文化的兴起,女性语言也随之发生变化,女性修辞风格自然也就发生转变。
(二)女性地位提升
王希杰说:“各个时代的人,也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另一个时代的人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制约着对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选择。”[6]时代是决定文化、语言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时代的变化推进了女性修辞风格的变化。《礼记》中有“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之说[7],意思是在古代女性没有自主权,女性并不是独立的人,而要依附于男性。因此,女性修辞折射出谦卑、柔弱的风格。而到了现当代,对女性则定义为“女性,人类两种性别之一,与男性相对,泛指性别为女者,如女性胎儿、女性生理特点。可以与女人、妇女通用”[8]。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中,女性与男性相对,地位平等。随着女性力量的崛起,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提升,女性的相关修辞运用不再被禁锢,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出现代、当代以及新时代独有的特点。
(三)参与社会分工
《说文通训定声》中对妇女界定为“处子曰女,适人曰妇”[9],妇女是已婚女性的统称。《礼记·曲礼下》中有“宫廷不言妇女”[10],意思是妇女不能登大雅之堂,连在公众场合被议论的资格都没有。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是最基本的分工模式,女性承担传宗接代、侍奉公婆、辅佐丈夫、和爱舅姑、补衣织布等家庭内工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些学者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把woman译作妇女,指从事生产劳动、创造生产价值、同样为社会作贡献的新女性,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随着工业的发展,女性不再被生理上的弱势所束缚,自立、自强、自尊,走出家庭、步入职场。如今,女性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分工,而不是局限于家室之中做一个“花瓶”。新的社会分工产生新女性,新女性活出女性独有的风彩,撑起“半边天”,以一个崭新的姿态伫立在历史舞台中。社会分工的变化成为影响女性修辞风格变化的另一个主导因素。
三、从女性修辞演变看女性发展
女性的发展推动女性修辞的演变。同样,女性修辞的变化也彰显女性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女性文化兴起、关注女性增多、女性贡献力提升。
(一)女性文化兴起
古代女子文化是男性赋予的,在男性的视觉审美下,女性的修辞风格阴柔、庄重、繁复。五四运动之后,西方女权思想传入中国,以秋瑾为代表的女性先觉者呼吁女性崛起,提倡女性人格独立。此后,女性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读书识字,形成女性文人群体,产生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主体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不同时代的女性心理、女性特点以及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倡导新时代女性冲破旧时代的束缚,走向独立、自强。
女性文学的兴起,推动女性新语言的出现,体现在文章表达和女性日常生活语言的运用。随着女性语言的变化,女性修辞也发生变化,由最初对女子柔和之美的极尽描写,到后来转变为粗犷、简约,女性群体整体风貌发生变化。而女性修辞的发展,也促进女性群体意识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关注女性增多
在女性未获得同男性平等的地位之前,女性是弱势群体,女性束缚在家庭里,连性格都要被打造好,以符合男权社会的审美。女性修辞的运用在男性视角之下,男性只注重女性美丽的外表和内在性格是否柔顺可人,对女性的关注是片面的。女性获得同样平等的权利之后,走入社会各行各业,男性开始以平等的视角欣赏女性,不仅从女性的妆容、身材、性格等方面关注女性,还从才艺、个人能力等方面关注女性。女性开始进入到各个领域,出现了女飞行员、女外交官、女船长、女航天员等,并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异彩。现代汉语中的女性修辞面不断扩大,形成各种新的修辞风格。
随着网络快速发展,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女性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女性魅力,赢得广泛关注,“抖音”“火山小视频”“微博直播”等出现很多优秀的女主播,有“才艺主播”“美妆主播”“淘宝主播”等,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妈妈是超人》《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综艺节目专门为女性打造,在展示女性独特魅力、提升女性关注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修辞整体风格的转变。
(三)女性贡献力提升
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需要读书识字,不得抛头露面,只能宅在家里。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开始读书识字,接受高等教育,在社会中开始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女性表现越来越突出,在一些行业的出色表现甚至超过男性,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进入新世纪,女性不断追求高学历,频频出现女性学霸,华中科技大学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在读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3.1,很多文科专业甚至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11]。《2017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数字时代女性职场影响力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63.3%,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57%和亚太国家62%的平均水平。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中国女性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最大,为41%[12]。不平凡的2020年,很多女性贡献了不亚于男性的力量,年初驰援武汉抗疫的医疗队伍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以上。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创办免费高中,帮助失学女孩改变命运,显示女性力量的伟大。随着女性贡献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词汇、语句融入相关的修辞,也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女性修辞风格。
四、结语
女性群体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心理上,而且体现在语言的修辞运用上,从阴柔、繁复、庄重到粗犷、简约、诙谐,体现女性整体修辞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分工等,促使女性文化不断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修辞呈现与古代不同的整体风格。在新的时代发展中,女性修辞也将会进一步发展,展现出新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