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

2022-11-21王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产学师资院校

王洋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400)

2020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推动新时期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办法》不仅对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提出了要求,也要求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师资培训项目,企业应发挥经费和资源的优势,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1]。基于此,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促进教师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

1 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

目前,随着《办法》的落实,高师院校在发展体育专业过程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了企业的经费和资源,同时也获得了学院在资金、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协调了培训时间,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基于产学合作的特殊性,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1 成果缺乏有影响力

一些体育专业教师科学研究不够,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产学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和困境提供研究的条件,实现突破发展。但高师院校体育专业教师的授课任务繁重,根本无心无力探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在专业研究中缺乏精力,导致研究成果不足,专业能力无法进一步提升。

1.2 需求与培训差距大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企业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参与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不足。在产学合作背景下企业与高师院校之间的合作,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尤其是体育专业的优势教师资源是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但是,由于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性与企业期待之间存在错位,导致双方合作困难,难以有效落实培训计划。

1.3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由于高师院校教育管理方面的不足,一些体育专业教师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实践培训,且进修学习、参加校内外培训的机会不足,导致其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2 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措施

在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项目推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基于此,高师院校应从教师主体出发,把握培训要点,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

2.1 熟悉发展特点,认识行业发展现状

首先,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专业人数增多。当然,目前我国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才以及专业素养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体育政策、民众的运动需求、运动条件等条件已经逐渐具备,国内体育运动发展的空间迅速扩大,参与体育培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刺激企业的投入,也会为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提供便利条件[2,3]。其次,高师院校体育专业教学内容丰富,且教学任务比较重。体育学科的专业性较强,但对于运动者的要求偏低。高师院校体育专业为保证学生未来顺利就业,课程安排往往数量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影响教师专业研究的积极性。针对此,在产学合作中,高师院校体育专业需要在教学授课之外为教师创造更多的科研机会,调动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再次,体育专业的实践性强,但结果难以即时显现。体育课程主要锻炼学生身体机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运动实践中,教师通过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有利于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但有些实践效果却无法马上显现,这增加了教师教学研究的难度,影响了教学实践效果。体育专业教学会受到场地、设备等条件的影响,即使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体育项目,也不容易付诸实施,尤其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足时。针对此,高师院校需要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的实践教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提升师资力量。最后,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在教学中缺乏适当的灵活机制。目前,高师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设计安排的计划性较强,在时间、空间上的固定性可以确保学生持之以恒,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参与其中的难度,影响了师资培训效果。

2.2 重视自身价值提升,推动校企合作开展

在产学合作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获得了更多的自我提升空间,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体育专业教师发展需要,把握合作要点,探索培训模式[4,5]。第一,根据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展开产学合作。理论是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体育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师资培训中,常常忽视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发展。实际上,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科学开展实践教学,丰富体育研究,推动体育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借产学合作平台,将教师的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行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专业人才。第二,科学分析校企关系,发挥双方优势促进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最终将落在实施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在培训过程中人员组织、工作分配、过程监督、质量控制等环节,需要企业和高校发挥各自的功能,落实责任,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三,为教师提供体育领域的前沿讯息,培养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敏感度,激发其教学研究潜能。在产学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体育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培训反思、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这样体育专业教师可以发现新的研究课题,针对体育事业发展进行探究,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3 依托产学合作,创新师资培训方式

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紧紧围绕产业、企业的需求培养师资,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企业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高师院校真正成为优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基于此,在产学合作过程中,高师院校要想优化体育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依托企业优势,探索多元化的师资培训方式[6,7]。

第一,深入体育相关产业的调查,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相关产业蓬勃兴起,而其中的问题也不断出现。高师院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在于为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因此,为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以及未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体育专业的教师应该通过课题研究掌握行业发展的信息,并将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第二,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进行挂职锻炼。高师院校应同企业沟通,制定教师进入企业挂职的具体计划和要求,定期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内部培训工作,并通过激励措施强化培训效果。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能够让教师了解市场经济下,体育行业文化,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自我。

第三,参与体育行业或企业组织的不同体育项目的培训。高师院校应做好培训指导,组织教师通过兼职参与企业管理,作技术顾问,同时接受企业开展的新管理方案的培训,了解体育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动态;支持教师参与行业资格证书考试,参加各类培训班,开发体育专业课题,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步提升。

2.4 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师资培训效果

为加强师资培训,解决教师在体育专业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层面遇到的困难,更好参与产学合作,高师院校、企业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培训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多方面夯实基础,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培养等模块提高专业技能,以保证培训效果。培训内容是培训工作的载体,培训内容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培训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效果的好坏[8]。针对此,在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中,高师院校、企业应积极总结经验,结合体育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保证培训内容的质量。具体来讲,为促进师资培训工作有效开展,高师院校、企业在设计体育专业培训内容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调查,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其自身发展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明确其培训需求,进而设计体育专业培训内容。例如,针对在体育专业的技术、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教师,针对在体育专业研究领域具有不同职业规划的教师,应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二,实地调研体育行业,梳理教育改革背景下,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师院校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并以此规划培训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师资培训的规范性,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企业接受教师的意愿。

第三,平衡理论与实践关系,优化培训内容结构。体育专业教师参与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我,更好地了解当前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因此,单一的理论讲解并不能满足其需要,必须要配合针对性的实践,提高教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实现与体育市场的顺利衔接,同时提升其参与教育创新的动力。

2.5 校企联手评价,保证师资培训质量

在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模式中,企业和学校应联合对拟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检验其是否达到了培训的要求和标准,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师的工作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企业和学校的联合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实现。

第一,针对教师专业能力示范情况进行评价。企业、高师院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结合培训目标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示范进行评价,根据企业培训人员面对面点评和鼓励,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展现出在培训中的收获。

第二,针对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评价。教师独立实施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革新创造等能力,参与团队合作、交流沟通、适应转换、挫折承受等能力,是评价的基本标准,在培训过程中应作出具体分析。

第三,最终考核评价由企业和院校共同实施,针对教师的培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重点体现产业合作的优势,强调教师综合素养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学合作背景下,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发挥主体作用。面对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应该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了解教师培训的方向,同时利用企业的经费和资源,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深入推进体育专业教学研究。这样才能促进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师资培训契合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要求,提升体育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产学师资院校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