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的几点看法
2022-11-21江苏常州市钟楼区白云小学213000宋春华
江苏常州市钟楼区白云小学(213000)宋春华
群文阅读是教师基于教材,从课外引入相关的文章,并将全部文章集合在一起,用以开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群文阅读中,文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落实选文要点,以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选文应运用增删策略,要根据教学目标,要立足单元主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只有这样,群文阅读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一、运用增删策略,调适选文深浅
群文阅读选文的要点之一是要调适选文的难度,使其契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调适选文的难度,便是教师在选定文章之后,运用增删、修改、润色等策略,调整选文的字数、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改变选文的整体风格、思想内涵、内容主旨,即教师的行为只是将文章“降格”。为了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在选文中还可以留下部分文段不予修改,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分析、修改。如此,便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选择徐志摩的《泰山日出》和刘白羽的《日出》两篇文章来开展群文阅读。相较于教材课文,这两篇选文无疑是比较长且难度较高的,学生难以直接进行有效学习。对此,教师可以使用节选的方式,将两篇选文组成不同类型的片段。比如,对《泰山日出》一文,教师可以从第一段的“果然,我初起时”开始,节选至“都依稀辨认得出”。这一部分内容描写的是太阳升起之前的景象。其中,“铁青、莽莽苍苍、厚毳”等词语以及相应的景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教师可予以保留,或者替换成简单的词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交流等方式学习生词。
在群文阅读选文时,教师可以先挑选和课文有关联的文章,然后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文章进行调适。比如,教师可以取用选文中的某个部分,将其与课文内容对应,展开针对性教学。当然,在实际的调适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基于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的目标,保留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提升群文阅读的价值。选文的深浅调适还可以与学生的分层阅读相结合,推进由浅及深的阶梯式阅读。群文阅读是以学生的认知架构为基础的阅读模式,而在班级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区别的,要想使群文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助力,就要让选文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在阅读时往往会生出许多问题;而有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对文本的理解速度较慢,在教学时教师就要注意加强引导。教师可以将选文作为辅助学生思考的工具并提出相应的开放性问题,如“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发现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这样,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就能综合其他文本,借助其他文本的阅读经验来把握所学课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不同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说一说。”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样的群文阅读贴合学情,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根据教学目标,链接选文成线
在选择群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直接关联性比较强的文章,或者选择内容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文章,将这些文章链接成线,用以开展递进式教学活动。所谓关联性比较强,可以指文章的主题、情感、内容类似,如父爱、母爱这两个主题,在情感方面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所谓具有逻辑递进关系,是指可以选择描写正在发生的内容、描写回忆内容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在广义上有着时间递进的关系,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间阶段事件的情况。基于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群文并链接成线,教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猫》《母鸡》等课文的教学为例,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本校不同班级的教师根据班级情况选择了不同的选文。一班的教师以课文所描写的动物为基础来组织群文阅读材料。比如,在教学《猫》这一课时,选择了描述同一种动物的文章,有季羡林的《老猫》、老舍的《我们家的猫》、冰心的《漫谈赏花和玩猫》。而二班的教师则较为关注对动物的描写,所以就从多个角度来进行选文,选择了苇岸的两篇小散文《胡蜂》《野兔》以及梁实秋的《鸟》。前两篇文章体现的是动物的行为特征,而后一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鸟儿的各种美。在教学中,两个班级的教师分别以“猫”“动物行为”“动物美”为线索,将选文串成线,开展教学活动。
在为群文阅读选文时,教师可以先基于本班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然后进行选文以及选文调适。如前文所述,不同班级的教师选文会有所不同:有的选择与课文描写内容相似的群文阅读材料,有的选择了细化教学目标的群文阅读材料。这些都是教师契合学生学情的选择,也是能够体现群文阅读价值的良好选择。群文阅读对学生学情的关注,还体现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上。例如,在实用文的教学中,群文阅读的主题往往要关联科学道理的阐述、论证方式的破解、语体特色的凸显等,让学生能够在群文中掌握实用文的理解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及审美性阅读。除此之外,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工具,要想实现群文阅读的高效化,就要加强选文与单元主题的联系。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采取了“单元—课文”的统分结构,且在“单元导读”中明确了单元教学的主题。为此,要想让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过于分散,形成“对点”教学,教师便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单元主题教学。而群文阅读又与课文相结合,因此群文的主题就应关联单元主题,形成对教材的延伸性学习,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文要素的学习。
三、立足单元主题,选用多样体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体裁是多样的,所以教师也要立足单元主题以及正在教学的文章,选用多样体裁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所谓多样体裁,并不是教师强行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基于教材课文体裁的变化选择相应题材的文章。这样,从单元或者学期的角度来看,教师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样体裁的文章。这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当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在课文体裁的基础上,基于相同的主题、内容或者其他因素,选择多样化体裁的文章组成群文。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其中《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而本单元还有《走月亮》这一篇散文以及两首现代诗歌。所以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基于本班学生的学情,确定丰富体裁的选文。例如,一班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弱,教师在选文时,便着眼于单元整体,落实丰富体裁的选文。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观潮》一文时,选择了王鲁彦的《听潮》和张岱的《白洋潮》译文。教师引导学生先学习《观潮》一文,再基于学习所得,分析选文所用的写景手法,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
基于实践经验可知,教师在落实丰富体裁的文章时,应当基于本班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具体的落实方向,以便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若学生综合能力较强,教师便可以基于单元主题选择多样体裁文章,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若学生的能力较差,那么最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教学《夏日绝句》时,有些学生很快便能把握其中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此时教师可以选择现代诗《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来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感,明白现代诗与古典诗的区别。又因为有些学生对诗文情感把握不足,所以教师还要在群文阅读中加入《史记·项羽本纪》的白话文版,以简单的叙事性文体来促进学生快速理解诗歌的意境。这样的选文方式,不仅保证了群文体裁的丰富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原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选文的回顾与反思,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选文。群文阅读并非是体裁越丰富越好,有时体裁杂乱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对小学生而言,由于部分文章体裁缺乏情节性、节奏性,语言较为深邃枯燥,所以他们在阅读时会出现刻意略读、选读等情况,导致群文阅读的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多加反思,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选文,学生不喜欢的文章可以删减,适当增加学生能接受的文章体裁,以保证群文真正符合学生的需要。
四、贴近学生生活,选择“简易文章”
群文阅读的选文除了名家的文章,还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由学生所做的文章,以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写作等能力。相较于名家名篇,学生的文章在质量上会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改变方法,引导学生以挑刺、比较等方式,对选文展开阅读。
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从网络上选择了同标题的一篇A作文,以及一篇内容为“爬山”的B作文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在教学完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选文,并圈画出自己认为好和不好的内容,写下自己的感想。学生从情感、语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比如,对于A篇作文,一个学生提出:“这篇作文主要是讲坚持的道理,结尾那句‘不积跬步’用得很好。”另一个学生从写作内容上进行分析:“他还进行了神态描写,如‘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这是值得表扬的。”当然,学生也会指出自己认为的不妥之处。比如,一个学生认为B篇作文过于简单,并没有详细地描写爬山的过程,文章写得不怎么好。对于该学生的认知,教师给予了肯定,并进行延伸和细化:“B篇作文前半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这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后半段过于简单了,没有描述爬山的过程,这就是问题所在。”
相较于以名家名篇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学生的文章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将课文所学知识与选文相联系。当然,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文优缺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格外关注,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提升学生对比阅读的有效性。此外,选择学生的文章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简单,这些文章因受其质量的影响,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尽量将其糅合成统一体裁、统一主题的群文样式,并将其放在对学生“单项”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让其变成“攻坚主力”。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除了有学生作文,最多出现的就是与时事相关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包含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教师在选择这些文章作为阅读文本时往往是出于德育或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选文其实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群文阅读,因为缺乏群文阅读的主题,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对教师而言,要将其变成真正的群文阅读文本,就要加强对文章的筛选,尽量将其与课文主题相联系。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关于袁隆平、钟南山、张桂梅、苏炳添等人物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在阅读后说出这些爱国人物在社会不同领域的成就以及支撑他们成功的动力是什么,进而联系课文的主旨,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增强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选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从难易程度、组合形式、单元迁移、引导教育等方面把握好选文要点,以发挥群文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