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阴阳论治难治性痤疮的经验探析

2022-11-21王胜男许趁意岳仁宋黄小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难治性成形痤疮

王胜男,许趁意,岳仁宋,黄小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难治性痤疮是指常规药物治疗后痤疮皮损无改善,或消退缓慢,或停药后很快复发的痤疮[1]。临床主要表现为丘疹、粉刺、囊肿、结节,甚至窦道、瘢痕等皮损。临床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雄激素、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疗效不稳定且副作用大,病人接受程度低[2]。难治性痤疮在中医学上属于“粉刺、酒刺、面疱”的范畴,现代医家多从肾阳虚[3]、痰邪[4]及痰湿瘀阻[5]等方面论治。岳仁宋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取《黄帝内经》“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之痤疮病机,结合“痞坚之处,必有伏阳”的经典论断,推陈出新,认为“阳化气”不足与“阴成形”太过是难治性痤疮的根本病机,故从阴阳论治,以“伸阳”为要,以解表透邪、通阳利水、益气健脾、消痞散结为法治疗难治性痤疮,疗效显著,为难治性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阐述如下。

1 “阳化气、阴成形”的含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阴阳与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及疾病诊治密切相关,可见人身有形,不离阴阳。“阳化气,阴成形”出自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气化的具体形式。历代医家对其具体含义进行了阐释,就成因而言,张介宾在《类经》中注释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就产物而言,《黄帝内经素问译释》注释为“阳的运动,可以化生清气和能量;阴的凝聚,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就功能与形质而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释为“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简而言之,阳主动,化生为清气能量等无形的物质,强调运动变化的过程,主要代表人体的功能;阴主静,化生有形物质,强调运动变化的结果,主要代表人体的形体。

人体内部代谢遵循“阳化气”与“阴成形”的规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阴成形”与“阳化气”失衡,则“阴盛则阳病”或“阳盛则阴病”[6]。其中“阳主阴从”[7],“阳化气”占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的根本地位,“阳化气”不足常常导致“阴成形”太过[8],从而导致人体有形物质的生理或病理性增加、病理产物的产生。

2 “阳化气,阴成形”与难治性痤疮的病因病机

“皮者,人之肌表也”,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难治性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患,其发病当遵循阴阳的基本变化:阳不能化气,头面及肌表玄府不通、毛窍不开,气血经络运行受阻;阴成形太过,脾胃为寒邪所伤、浊邪上蒸于头面,发为脓疱或硬结。

2.1 “寒郁”是阴阳失衡之表象

岳仁宋教授认为,痤疮早期主要以“丘疹、粉刺”为主要表现,及时恰当治疗常可得缓解。然,或因治疗不及时,病邪羁留;或因复感外邪,困厄肌表;或因情志失衡,气机郁结;疼痛为湿热之患,予苦寒清热之品耗伤阳气;或因疾病顽固,久治不愈,致正气耗伤,邪气凝结。其中寒凉药物所致阴寒凝滞之“寒郁”是最常见的原因,如《外科正宗》中记载:“疮本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疼。此原属阳症易治,多因患者不觉,以为小恙,不早求治,反又外受风寒,内伤生冷;或又被医者失于补托,而又以凉药敷围,图其内消之以和病家之意,多致气血冰凝,脾胃伤败……”

而此“寒郁”并非真正的寒实证,乃阳气为阴寒所凝。“痞坚之处,必有伏阳”[9]“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肌腠居寒,脂液遂凝,蓄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此皆阳气内郁所为。”[10]故寒郁为阴阳失衡之表象,阴寒凝滞,阳气内伏,阳不伸则阴愈凝,内伏之阳与阴邪抗争,相持不下,此消彼长,致使病情反复,经久难愈,甚至出现瘢痕、窦道等。

2.2 “阳化气”不足是阴阳失衡之本质

难治性痤疮皮损多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或疾病复杂,或病程日久,过用寒凉则郁遏阳气,又久治不愈耗损阳气,遂成“阳化气”绝对不足。“肺风刺渣鼻疮……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以致血热凝结于面所致……”[11],寒邪致使“阴成形”太过,“阳化气”相对不足,无力散发血热等无形之邪,遂将其凝聚成囊肿、结节等有形病理产物,结于肌表,形成痤疮。可见“阳化气”绝对与相对不足是阴阳失衡的本质,均参与痤疮的发生过程。主要表现为“阳化气”绝对不足:其化生气血、维持津运、参与代谢的能力受损,以致玄府不通,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浸淫经络及腠理;阴邪内盛,“阳化气”相对不足:“阴成形”过亢,阴主凝滞,气血运行受阻,津液不能运化,寒湿为主的邪气内蓄,不仅经络受邪,亦可累积脏腑,病理产物蓄积于皮肤腠理,造成难治性痤疮的发生。

2.3 阴阳失衡为难治性痤疮病机根本

“阳化气”不足,气机不得正常运转、周流,则玄府不通,代谢产物蓄积,浊气由生;“阴成形”太过,则有形之邪阻塞,经气流注不畅,气血运行滞涩,日久凝聚于机体,“有诸内者,必行诸外”,终将外现于肌肤腠理,痤疮生且顽固。可见“寒郁”是难治性痤疮的病机关键,而“阳化气”不足与“阴成形”太过之肌体阴阳失衡状态是难治性痤疮的根本原因。此外岳仁宋教授指出,难治性痤疮之瘢痕、结节的形成与“阴成形”太过导致的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代谢失常郁于体内密切相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成形”太过,郁遏“阳化气”功能,邪气盛与正气虚的状态同时存在,使难治性痤疮迁延难愈,可见“阴成形”太过是难治性痤疮的突出病机特点。

3 从阴阳失衡辨治难治性痤疮——重在“伸阳”

卢铸之在《阳气盛衰论》里提出“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观点,调理阳气是平调阴阳的切入点。针对寒郁致痤,冰伏阳气;或阳气郁闭,无法通达;或郁久损耗,“阳化气”不足之病机,岳仁宋教授认为治疗难治性痤疮重在“伸阳”。伸阳,即伸展阳气,“伸阳法”不单指某一种治法,而是对伸展疏通阳气,恢复阳气在体内正常运行治法的概称。不同于“虚则补之”的温阳法,伸阳法重在寓补于疏,其未采用温补类中药直接补益阳气,反用解表、健脾、通阳、散结等法散寒郁,侧重于伸展阳气,助“阳化气”之功。难治性痤疮常见舌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之“阳化气”不足之舌象以及“阴成形”太过而形成的粉刺、脓疱、丘疹、结节、囊肿、瘢痕等病理特征。据《黄帝内经》“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结者散之”等治法,选择“伸阳”法,结合“寒郁”的不同部位,或解表透邪、或益气健脾、或通阳利水,以散寒郁,伸展阳气,恢复机体“阳化气”与“阴成形”之平衡。与此同时,消痞散结法贯穿始终,消“阴成形”太过之产物,诸法所用,各有侧重,分述如下。

3.1 郁在上宜解表透邪——予葛根汤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面部,其中手足阳明经贯面颊,行于头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若被寒郁,阳气不伸,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壅滞,郁而化热,蕴于头面,发为痤疮。该类患者痤疮主要分布于额部,痤疮色白质硬,汗出少甚至无汗。乃阳气郁结于上,太阳、阳明同病是也。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法,岳仁宋教授常采用葛根汤以解表透邪,宣通面部阳气。葛根汤出自于《伤寒论》,原方主治太阳、阳明合病[12],恰中难治性痤疮表寒郁阳,阳热于内的病机。方中麻黄可“通腠理,解肌”以及“发表出汗,去邪热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麻黄、葛根为轻清之品,二药相伍发汗驱邪,使腠理得开,外邪得出,阳气得伸,痤疮自消。桂枝助阳化气以伸阳,减轻皮肤气血瘀滞状况;芍药散瘀消肿,通经和营;甘草清热解毒,助葛根消寒郁日久之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全方表里双解,外祛寒郁,里消阳热,则阴平阳秘,痤疮自消。

3.2 郁在中,宜益气健脾——予异功散

痤疮病位在肌表,脾胃者主四肢肌腠,通过经络与皮肤肌表关联,又“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若脾虚不运,湿邪内生,郁阳于中焦,湿郁化热,炼液为痰,蕴于肌腠,透发于外,而成痤疮。此类患者痤疮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平素多大便稀溏,或喜食生冷,怕冷,舌淡嫩苔水滑。据此岳教授指出痤疮之根在脾,其标在肺,痤疮之助在心肝,甚则关乎肾,治疗上强调益气健脾,脾气健,清气升,则阳气自通,“阳溉四旁”,气血生化有源,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筋肉皮毛得以濡养,脏腑功能正常,湿、痰、瘀、热不生,则痤疮发病途径被阻断。岳教授常采用异功散治以益气健脾,伸中焦之阳。异功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中药组成。诸药合用,健脾胃之气,司运化之职,且渗利湿浊,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得健,运化有常,代谢有序,体内阳气得伸展,痤疮乃愈。

3.3 郁在下,宜通阳利水——予五苓散

寒为阴邪,易损阳气,其作用于下焦者,“阳化气”功能减弱,肾脏主水功能失守、膀胱气化功能不利,湿性重浊,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困遏清阳,使“阴成形”太过;加之湿性粘滞,使难治性痤疮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患者主要表现为下颌部痤疮分布,色紫暗,女性常伴月经不调,且病情随月经周期改变明显。《素问·太阴阳明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利小便为化湿邪的重要治法。故常采用五苓散通阳化饮:其中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解;白术、茯苓健脾以运水湿;桂枝助阳化气,恢复膀胱气化功能,此方使水津四布,上输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阳气通达,痤疮则消。

3.4 消痞散结贯始终

采用消痞散结法,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在难治性痤疮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岳仁宋教授在临床常采用白芥子、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皂角刺等中药以消痞散结,伸展郁阳[13]。皂角刺为治疗疮疽的要药,《医学入门》记载:“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皂角刺用于难治性痤疮,可开毛窍,伸展郁阳,拔毒祛风,使囊肿结节等未成可消,已成可散。白芥子辛温入肺而发散,擅除难治性痤疮皮里膜外之痰,朱震亨云:“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白花蛇舌草、猫爪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诸药合用,温清并进,辛温以散寒郁,伸阳气,辛凉以清阳郁之热,则寒郁可解,阳气伸展,郁热自消,痤疮痊愈。

4 经典医案

余某,女,16岁,体型肥胖,BMI值为25.4,痤疮病史数年,经中西医治疗后均无效。2019-10-12初诊。颜面部痤疮色暗黑,痤疮、硬结瘢痕分布于全脸,下颌部甚为严重,背部胸口痤疮,未诉明显红肿灼热、瘙痒疼痛等不适,触之质硬碍手,面油,不易汗出,月经不规则,经期痤疮明显增多,无痛经,末次月经9月25日,白带多清稀,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沉有力。诊断:难治性痤疮——寒郁湿阻证。治当解表透邪,益气健脾。方药消痤汤合葛根汤加减:甘草20 g,炒白术15 g,鸡血藤30 g,茯苓15 g,桑白皮15 g,党参30 g,浙贝母15 g,牡丹皮15 g,连翘15 g,白花蛇舌草20 g,桂枝15 g,麻黄15 g,杏仁15 g,芥子15 g,皂角刺15 g,猫爪草10 g。4剂,1剂/2 d,水煎服,3次/d,温服。

2019-10-19二诊。面部痤疮较前好转,新发痤疮减少,月经未至,服药后第三天上厕所后有少许出血,自行艾灸后消失,白带多色微黄,大便不尽、质稀。舌淡苔白微滑。原方加减。调整甘草剂量为30 g,新增白芷20 g,黄芪50 g。余不变。4剂,1剂/2 d,水煎服,3次/d,温服。

2019-10-26三诊。新发痤疮较少,末次月经10月23日,经期1 d,量少,大便微稀,不尽感消失。舌淡苔白边有齿痕。原方加减。将白花蛇舌草剂量调整到15 g,麻黄剂量调整至20 g,去黄芪,余不变。7剂,1剂/2 d,水煎服,3次/d,温服。

2019-11-09四诊。面部陈旧性痤疮结节部分消退,无新发痤疮,末次月经10月29日,经量正常,大便成形,舌淡白苔白腻。原方加减,将白芷剂量调整至30 g,加入陈皮15 g,余不变。7剂,1剂/2 d,水煎服,3次/d,温服。后上方继续服用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素体肥胖,肥胖之人由于本身“多痰”“多湿”,易影响气机而致“阳化气”机能不足,机体脏腑功能减退,脾虚不能升清运化,气虚不能推动津液运行,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导致“阴成形”太过,阴津凝敛成形过度,加重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形成恶性循环,此病理产物郁于肌表,发为痤疮。治疗当以解表透邪,益气健脾。以消痤汤合葛根汤加减,本方重用麻黄,麻黄清轻上达,入肺、膀胱经,起祛寒解郁、宣通腠理玄府之用,可引邪外出,促痤疮速愈[14]。患者面部黯,形体壮,且不易出汗,且面部结节瘢痕严重,属于风寒郁阳,遂予以葛根汤发汗通阳。脾为后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生”,遂予以异功散,补脾气以助脾阳,进而恢复“阳化气”之功。患者颜面部痤疮色黯黑,痤疮、硬结瘢痕分布于全脸,下颌部甚为严重,属郁久内结,遂配伍白花蛇舌草、黄芩、桑白皮清热解毒,连翘、皂角刺、浙贝母消肿散结排脓,鸡血藤、牡丹皮活血散瘀。二诊时患者月经未至,有少量出血,白带多色微黄,大便不尽,质稀,给予黄芪50 g补气升阳,白芷20 g燥湿止带,增加甘草以增强补中益气之功。三诊时患者正值经期,遂去黄芪以防出血过多,减少白花蛇舌草剂量以防留瘀。患者面部仍有陈旧性痤疮结节,增加麻黄剂量以增强通阳发腠理之功。四诊时患者苔白腻,仍存在脾虚湿困,加大白芷剂量以增强燥湿之功,加入陈皮行气化滞,醒脾助运。

猜你喜欢

难治性成形痤疮
数字化无模铸造五轴精密成形机精度检验项目分析与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慢病规范管理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钣金V形折弯成形的回弹控制研究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吲哚布芬片在难治性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人生若只如初见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牛奶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