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实用、融合:欧美国家社区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2022-11-21伊,邓恩,李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院社区课程

肖 伊,邓 恩,李 丹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1],是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具有开放性、全民性、普适性特点的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符合我国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预期,符合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国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社区教育受众群体有一定的局限性,社区教育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不够强。对2015年接受社区教育人群的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最高,达到31.44%;开展校外社区实践的青少年占20.25%;其他类型的受教育者如新型职业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占比不到15%[2]。其次,作为社区教育主要载体的社区教育机构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与当地企业联系不紧密,和区域经济关联度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又如办学条件差、资源匮乏、课程设置单一、课程内容不适应市场需求、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等。再次,经费投入渠道狭窄,不同地区财政投入和经费来源差异较大。在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较为充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意识较强。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或贫困地区,有的地方财政经费中没有列支社区教育经费,有的地方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被挪作他用,社区教育发展明显滞后[3]。

欧美国家社区教育发展较早,尤其是北欧各国、美国和加拿大社区教育的发展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通过借鉴这些国家社区教育的优秀经验,取长补短,有助于我国社区教育精准定位,扩大社区教育的受教人群,探索形成适合我国现实条件的社区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二、欧美国家社区教育的经验

(一)北欧国家社区教育经验:普惠

北欧国家的社区教育被视为第三级教育,也称民众教育,即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成人教育上,采用各种形式的中学后教育帮助缺乏教育的民众获得生活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发展民众的兴趣爱好,使民众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成为有成就感的人。北欧的民众教育起源于16世纪,北欧的高福利社会制度进一步影响其民众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冰岛、芬兰纷纷建立民众高等学校用于服务民众的各项需求,鼓励民众解除思想束缚,追求个人发展。挪威制定了“成人能力改革计划”,丹麦制定了“计程器”战略,瑞典设立了“个人学习账户——从2002年开始的对终身学习的激励措施”,以此确保民众教育更具民主性和普及性[4]。同时,北欧各国制定相关法律以更好地保障公民享受社区教育的基本权利,如丹麦的《闲暇教育法》、瑞典的《学习小组法》、芬兰的《职业成人教育法案》等。通过法律构建社区教育体制机制,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民众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并防止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被挪用。进入21世纪后,北欧各国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由政府补助学杂费、膳食费和住宿费,或由地方政府直接举办民众学校,国家承担大部分办学经费;配备全方位的办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开展共同学习,开设大量课程,关注民众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北欧各国通过立法和办学条件建设,社区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充分凸显其社区教育的普惠性特征。

(二)美国社区教育经验:实用

美国社区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后来在北美地区进一步拓展。美国的社区教育除了具有北欧国家民众教育的特点外,还根据美国国情开辟了新的领域——职业教育领域,作为组织实施机构的社区学院遍布美国各州。经过多年发展,社区学院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区别于传统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国家发展社区教育的借鉴蓝本。美国的社区教育秉承实用主义理念,为了更大程度地吸引生源,社区学院实行开放入学政策,具有入学门槛低、学费低、不限年龄、不限人种、不限家庭背景等特征。学生在社区学院学习后获得副学士学位,若要获得学士学位则还要进入更高一级的本科院校学习。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所奉行的精英教育理念不同,美国社区学院倡导服务社区,在办学定位上体现出地方性、应用性等特征[5],并提倡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建立了具有人格本位特色的育人模式[6]。自从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其社区学院被重新定位,要求在满足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同时重新聚焦于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协调的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区域经济的动态循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7]。如今,美国社区教育已形成社区学院、地方企业、地方政府相互作用的动态联系,三方互利互惠、协同合作。

美国社区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灵活。一般来说,社区学院会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根据社区内企业的需求开设,以满足社区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满足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为社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不同社区学院开设的课程各有不同、各具特色。若学院所在社区以工业为主,则社区学院开设修理、技术类课程偏多;若学院所在社区以农业为主,则社区学院的课程以种植、养殖类为主;若学院所在社区以旅游业为主,社区学院就更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导游、酒店管理类课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纳帕地区以盛产葡萄酒闻名,因此当地社区学院开设了葡萄栽培、酒文化及酒酿造等课程。墨西哥湾沿岸盛产石油,当地的社区学院为满足石油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专门开设了石油化工、石油开采等特殊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更容易帮助不同需求的受教育者达成其受教育的目标,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或晋升职位,增强其竞争力。美国社区学院在招收学生时也经常与当地企业和劳务市场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针对企业中有学习需求的员工开设专门的专业和课程,减少职前培训经费及时间成本,进一步满足企业在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要[8]。同时,美国的社区教育普遍采取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发课程的形式,课程既包含理论课也包含实践课。实践课多在捐赠或租借的校内外实训室进行,实训室有实际生产中需要用到的设备、仪器等,学生通过参加课程学习就能掌握将来工作时需要的技能。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通常会进入相关企业实习,实习采用学分制考核,学生要想通过实习则需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9]。实习的过程也是企业考核的过程,企业通过观察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考察其能否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或判断其适合哪种工作,从而挑选合适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学院和企业实现了共赢:企业获得了需要的人才;社区学院运用企业提供的资金、技术和项目支持,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使得社区教育得到高质量发展。美国社区教育以其开放的理念和灵活的机制,支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浓厚的实用性特征。

(三)加拿大社区教育经验:融合

加拿大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政府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社区学院。这些社区学院学费低廉,入学要求低,允许非全日制学习,因此吸引了大批贫困学生和已就业的成人进入学院学习。加拿大社区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了六种不同形式的课程:一是短期的职业培训课;二是学徒式的技能培训课;三是二至三年的学历教育;四是大学合作和联合培养课程;五是根据当地政府或企业需求开发的订单式培养项目;六是针对已取得学位的大学毕业生开设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10]。为保证课程质量,加拿大政府对各社区学院开设的课程进行了严格的阶段性评估,如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初始特征搜集,对学生学习的投入和成果进行阶段性考察,评估学生在校期间知识获得、能力提升、人际交往、道德水平等情况,并持续跟踪毕业生状况,在最终成果阶段考察毕业生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工作状态等因素,评价社区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加拿大的社区学院由省政府管理,实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其就业而不仅仅是毕业。社区学院大多班级规模小、以学生为中心、校外课程和实习较多、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与就业紧密相关。加拿大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将社区学院的学习和企业的带薪工作结合起来:学生首先在社区学院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要求至少两个学期;然后去企业进行第一次带薪工作,一般为一个学期;之后回到社区学院进行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践课学习;学习结束后再回到企业工作一个学期[11]。社区学院的学习和企业的工作交替进行,学生至少有两到三个学期在企业带薪工作,且能在工作后再回到社区学院参加专业实践课的学习。这样既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又能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带到课堂上解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有利于培养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从社区学院毕业的学生大多能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也乐于接收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区学院毕业生。已有研究表明,加拿大的中小企业每招聘3名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就要招聘7名社区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说社区学院为加拿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2]。加拿大地广人稀,地区差异大,教育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较大的办学规模,加拿大社区教育便采用多样化课程、校企合作和带薪学习等方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融合了学校、企业、学习者及社会上的其他各种办学资源,不仅节约了教与学的成本,还扩大了办学经费的来源。

三、对欧美国家社区教育经验的借鉴

(一)精准定位社区教育,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从欧美国家的社区教育定位可以发现:北欧国家的社区教育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技能培训和兴趣爱好培训;美国的社区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两年的职业教育课程,为其攻读学士学位或参加工作打基础;加拿大的社区教育将企业需求和学生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现阶段我国社区教育的定位还不甚明确,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可以将社区教育的服务人群分为四类。一是有学历教育需求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因各种原因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可效仿美国社区学院,通过社区教育使这部分人获得初步的高等教育预科资格,满足其未来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的需要。二是已有工作并有提升职业技能需求的人。社区教育机构可为其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可根据地方特色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助推本地劳动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老人。可为他们开设兴趣爱好类课程,如音乐、文学、运动、养生等,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四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再就业培训。可以借鉴加拿大社区教育经验,开设学徒式的技能培训课,主要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弱势群体,根据他们的需求开设课程,使他们通过社区教育找到合适的工作。

要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教育体系,必须在精准定位社区教育受教人群的基础上,针对特定人群的学习需求开设特色课程。社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定位和要求有明显差别,但我国社区教育机构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并未体现出其特点,也未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主体开发实用的课程资源。如对于有学历教育需求的群体,应设置与本科教育接轨的初级课程,开设语文、政治、数学、英语及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让他们通过社区教育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为将来参加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需要职业技能培训的群体,应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避免其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岗前培训,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真正需要的各类职业技能,围绕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能力标准构建学科课程体系。要积极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制订实用的课程指导大纲和资源建设标准,通过自建、共建、转化、集聚等多种方式探索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建设路径,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特点开设线上课程,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线上资源,提升资源的使用效能。

(二)促进校企合作,融合办学资源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内的企业和学校,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日益紧密。如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自2017年以来就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为契机,与辖区内的高校联手建立了科技研发平台和相关企业主导的孵化转化平台,包括岳麓高新区、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岳麓中建智慧谷等产业承载平台等,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13]。但企业和社区教育机构的合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社区教育的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并不匹配,社区教育机构和当地企业的联系较少。在美国和加拿大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通过社区教育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社区教育为当地企业培养人才。当前我国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在不断提升,需求旺盛。社区教育机构应与企业相互配合,针对本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劳动者素质。企业应参与社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对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的技术支持,如和社区学院共建实验室、赠送相关教学科研设备、完善社区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对而言,我国大中城市的教育资源配套较好,各层级的教育机构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但在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配套的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提升的需求。针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缺少教师、教育资源有限等情况,社区教育机构可积极和企业合作,由企业委派技术或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居民进行指导培训。如在广东、广西等地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可与当地外贸企业合作,邀请外贸企业的员工授课,讲授外贸英语、物流、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当地青年就业。在山东、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区,社区学院可积极开展海产养殖、航海、捕鱼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不仅可聘请专家开展理论教学,还可邀请当地海产类企业的技术人员、当地渔民等开设相关实操课程。这样通过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深化协同育人,培养既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应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使社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无缝对接。社区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可以经常进行交流沟通,保持密切联系。这样社区教育机构既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行业最新发展状况。企业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社区教育机构的办学情况、课程设置情况和教学质量,为社区教育机构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教学科研设备、学生实习岗位等。通过双方的沟通和密切合作推动社区教育对接市场,建立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校企共谋发展,实现双赢[14]。

(三)吸引优质人才,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

为更好地服务不同社区教育主体,需要吸引优质人才,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适合社区教育教师的准入机制和培养机制,鼓励教师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创造良好的平台推动企业和教师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与技术开发。要完善在职培训体系,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升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社区学院可采取外聘等方式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授课,如聘请企业中的业务能手和技术骨干、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等。既可以采用线下讲座形式,也可采用线上授课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行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应强化激励,适当设立相关奖项或开展绩效考核,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15]。

(四)加强财政帮扶,推动社区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财政应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针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涉及人群较广的重点建设项目,要保障社区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支持各地社区教育机构的发展。对于农村、边远地区,财政部门可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因为税收明显减少,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不得不削减经费,但对社区学院的支持力度不减反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区学院通过培养企业所需的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失业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经济环境,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机构大多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性鼓励措施较少,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的共赢。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构建财政统筹支持的监督机制,提高社区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真正将财政拨款和优惠政策落到实处[16]。

(五)扩大社会影响,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社区教育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问题凸显: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与亲人朋友联系较少;一些老人法治观念不强,容易上当受骗;还有一些老人晚年生活无所事事,常常感到空虚。这些问题义务教育或高等教育无法解决,必须通过发展社区教育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7]。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应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宣传,引导各年龄段的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需求进入社区教育机构学习,选择合适的课程,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要做好开展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管理体制和业务指导体系,教育与科技、民政、宣传、财政等部门要联合起来,搞好宏观规划决策和统筹、指导、协调[18]。

猜你喜欢

学院社区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影像社区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