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医学教学质量的体会及共识
——基于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第二十六期(中医学)培训
2022-11-21朱宇航王芳芳徐向荣
朱宇航 王芳芳 徐向荣 曲 凡,3※
(1.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院中医学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06;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06;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中医科,浙江 杭州 310006)
为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医学教育的英语授课质量,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外语能力过硬的高校师资队伍,2021年10月20日—2021年11月16日,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第二十六期(中医学)培训班(教外司来〔2021〕904号)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培训班邀请了浙江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37位专家共同授课。共计线下授课26场,线上授课22场。课程内容围绕思政、国际留学生现状与临床教学规范、浙江大学及各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专业、文化、教研、技能提升等方面展开。安徽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锦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通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三峡大学、苏州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共23所高校从事来华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3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与会人员线下线上积极互动交流,期间还开展了高校医学教育交流会与教师的授课实践交流活动。
通过培训、交流,各高校教师深刻领悟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把学习体会转化为开展中医学国际化教学工作的新思路。培训结束后,课题组进一步归纳和总结,达成了提高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医学教学质量的共识。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中医文化应全面融入来华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医学课程 并使之成为课程主干 引领课程的设置
中医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精髓。在认识生命、自然以及防病治病中所形成的原创的、独特的、极具生命力的中医学体系,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及其在实践层面体现的群众性,使其成为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共同生存,共同发展。而中华文化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内核,通过中医学课程改革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精髓,阐释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的振兴发展,不仅能加强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还能促进中西医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中医学中蕴含着中国数千年历史沉淀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其普及与传播互通有助于来华临床医学留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高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并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海外发展[1]。
中医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遵循中医文化认知的规律,把中医文化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以继承中医学知识和技术为学习目的。人才国际化是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智力支撑。将中医文化全面融入来华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中医学课程中,并使之成为课程主干,引领课程的设置,这也符合《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教外来〔2007〕39号)课程规划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及临床医学中医学课程内容。
2 为中医学课程引入了翻转课堂 多维教学等新思路 帮助临床医学留学生建立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是自然观、整体观与辨证观,是中医专业人员在从事中医医学活动过程中涵盖中医群体的思维活动、从事中医医学活动过程中的思维,不包括中医专业人员从事西医医学活动中的思维活动。中医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整体思维和抽象思维,通过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方法,从整体、宏观上归纳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强调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中医思维模式与社会思维模式的交汇是文化交流的深层基础。
在西医高等院校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课程体系中,中医学课程学时少、内容泛,中医学习氛围缺乏,教师需在有限的学时内,将中医理论和思维教授给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差异大的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和理解,对教师和学生双方均是考验。培养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中医思维,是医学生医学能力教育中的重要环节[2]。来华留学生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以西医为主的教育环境、汉语言障碍等,对其中医思维的培养是必需也是挑战[3]。
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虽然能够较准确、系统和连贯地讲解中医学知识,却不利于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学习内容枯燥,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加上中医学中抽象概念居多,学生难以理解,对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和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中医思维的培养效果往往欠佳。同时还存在教学内容宽泛、教学目的不明确、未能获得可转化的教学成果等问题。在西医院校开设面向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中医学课程,有利于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将国外本土传统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对比、联络,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丰富临床诊疗方法,促进文化交流。然而,如何将中医理论知识教授给西医临床专业留学生,使其在西医思维下接受中医传统思维,提高留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目前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这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和主动,学习者参与度更高,学习专注力更强。实施要点包括课前作业布置、课堂活动策划、课堂活动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多维教学是在讲授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有利于学习者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拓展临床思路、提高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具有独特教学效果。为中医课程引入翻转课堂、多维教学等新思路,将中医概念和理论生动化、科普化,可以有效改善学习形式单一、学习内容枯燥、概念抽象晦涩等问题,使临床医学留学生们听得懂、喜欢听,调动留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临床医学留学生对中医实践的兴趣和需求。同时需要不断优化教学结构,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强化中医实践体验,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模拟练习结合临床见习体验,进而增加中医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帮助临床医学留学生建立中医思维。
3 多渠道向临床医学留学生展示中医学强大的实用价值及现代研究 体现中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中医是一种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整体医疗系统,其整体性即强调人体的完整性以及人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除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学同时是一种实践性科学,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中药、针刺、艾灸、推拿、热敷、膳食等多种中医手段的应用,体现在医疗诊治、生活保健、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相较于西医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其他不良结局等西医治疗不尽成功的地方,中医的补充与替代疗法有潜力提供最佳医疗方案并取得疗效最大化。结合感觉、情绪、饮食、休息、运动、皮肤的接触等,中医个性化和综合方法是未来公共卫生的重要方向。
中医的作用不仅仅归因于刺激特定身体区域、穴位经络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心理,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研究为中医理论提供的生物学证据,可共同推动建立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中医药规范化应用体系。在中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目前已经建立了79个循证中医药或循证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金资助。在欧洲,2009年欧盟委员会在19个国家启动了“传统中医药研究良好实践”资助计划,该基金资助旨在调查传统中医药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整合、应用和实践,促进了中医学在全球的高质量发展。中医相关信息也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医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和普及度越来越高,尤其以针灸最受欢迎。针灸已被有些国家纳入医疗保险和法律法规,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已推荐多种可以采用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针灸也是中医现代研究的热门领域。中医药的国际化开放发展及“走出去”,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国内高等院校为临床医学留学生提供中医课程的必要性。
4 动态对等原则有望解决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医学教学中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和自然地理蕴含于中医语言中,体现了中医语言的特色和文化内涵[4],而中医学理论中有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抽象概念,加上留学生汉语水平程度和中国文化认知程度对中医关键词汇理解的影响[5],不仅增加了授课和学习的难度,对准确翻译中医专业词汇及中医理论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简单直译、盲目音译及文化异译等导致的信息内容失真、信息解码错误等情况,中医翻译译名标准不统一以及译文质量不高等问题对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中医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何提高中医英译文献的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遵循“效果对等”,不以译语和源语信息的完全等同为目标,而要求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实质性相同,用一种符合译语习惯的方式表达源语信息[6]。将动态对等原则应用于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言简意赅地解释中医学的专业概念,帮助临床医学留学生更精准地理解中医学[7]。
早在2007年,国家为了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就已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在这一标准中,要求教师们具备“文化与交际”的技能,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2部分;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要求医学院校需尊重各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精神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教育交流。结合不同文化,以更好地传播知识的内涵,与动态对等原则不谋而合。
5 案例教学法是提高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医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情景教学法,应用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引导到特定情境中,模拟从业人员的思考和行为的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案例方法的教育目标是灌输在特定情况下识别和应用相关知识所需的技能,对付涉及综合、判断及应用等方面的具有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性质的现实世界中的实践,进而激发新的观点,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与独立性。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实践、针刺选穴配穴、中药选择配伍以及临床诊疗见习过程中均可得到应用,根据不同实践项目灵活运用[8],且适合于长短不一的教学讨论。实践教学也可结合播放视频、现场演示、临床情景录制等形式,以便一些无法进行现场操作的中医技能实践(如中药汤剂煎煮、药膳制备)能得到了解,有助于模拟教学。此外,以科研案例为引导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习者自身采用现代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药的素质与能力,还能增强学习者自身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责任感。
案例让学习者接触到的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学习者可通过提供的典型案例或建立自己的案例举一反三,理解病情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促进知识内化。将案例教学法纳入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中医实践中,以改变“手把手”、单纯模拟式和灌输式的实践形式,案例教学法直观、生动,能培养学习者自主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习者将理论基础联系临床实际,加深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中医思维的实际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讨论、案例的质量及教师的自我评价对教学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反馈及管理者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对课程进行评价。
参与讨论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晨曦(东南大学)、于惠青(青岛大学)、王玉杰(厦门大学)、王蔚琳(广州医科大学)、王慧一(大连医科大学)、史业东(中国医科大学)、吕琨(哈尔滨医科大学)、曲姗姗(南方医科大学)、朱宇航(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院)、任玉乐(徐州医科大学)、刘涛(吉林大学)、孙焱(哈尔滨医科大学)、杨邻(昆明医科大学)、李文倩(苏州大学)、李盼(新疆医科大学)、束彦页(江苏大学)、余胜(安徽医科大学)、汪莹(重庆医科大学)、张晓(苏州大学)、张继苹(南方医科大学)、张博达(川北医学院)、张皓(青岛大学)、陈佳丽(锦州医科大学)、胡卫(三峡大学)、封慧(东南大学)、赵杰(安徽医科大学)、赵育芳(厦门大学)、赵燕菲(昆明医科大学)、顾颖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耿振波(福建医科大学)、郭爱松(南通大学)、黄静波(吉林大学)、樊文彬(重庆医科大学)、薛文娟(福建医科大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朱宇航和王芳芳对本文有同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