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VR技术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2-11-21姚红艳
姚红艳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八个相统一”的其中之一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本质属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深走实,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现教学内容由教材向素质和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实现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各大高校也逐渐在形成特有的教学模式,其实践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VR技术开始运用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于红色VR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必要途径。
一、红色VR概述
VR即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VR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红色VR就是综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人工智能、信息转化、人机交互等手段,根据真实的红色教育资源生成相应的片段、情境,建一个栩栩如生的,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知的计算机系统。人们借助交互手柄和交互眼镜等设备沉浸于虚拟环境之中,与虚拟环境下红色教学资源进行交互,使用者会产生类似于真实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相应的教学内容。
虚拟现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沉浸性。虚拟现实系统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让体验者通过视觉、触觉、感觉融入相应的场景之中,与场景融为一体,沉浸在虚拟场景中,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第二,交互性。利用虚拟技术对现实场景进行虚拟构建,虚拟现实不是静止不动的画面,而是动态的,让体验者利用操作手柄实现与场景的真正互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现实世界。第三,想象性。体验者沉浸在场景中,与场景实现交互,将所学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循环,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覆盖面大,资源有限
教育部文件要求实践教学必须覆盖全体学生,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社会大课堂的联动,加之学生人数较多和经费缺乏,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实现全覆盖,只能是通过校内的一些学习资源完成,能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的是少数学生,实践育人的效果减弱。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大多是课堂小活动和校内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简单,有些活动甚至是流于形式,这样一来,或多或少存在实践课是在理论课堂中完成的,这样不能实现与思政大课堂的联动,学生无法真正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同时作为社会大课堂来说,一些企业、组织并没有认识到自身也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上,不能积极支持,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场地,有些甚至出现了相互推诿的情况,即使参与其中,也存在流于形式的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践教学资源缺乏,需求与供给不匹配,违背了全党全社会办好思政课的初衷,削弱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二)形式单一,指导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是开展简单的课堂活动,或者学生课下完成主题调查报告,学生提交的作业存在拼凑、应付差事的表现,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些高校适当地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微视频的方式完成实践学习,但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作为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外的知识,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思政课教师从未接触过相关的实践教学方式,其技术知识水平与学生需求、社会要求相脱节,尤其是对微视频只能从内容上进行把关,在技术上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践形式的单一,教师指导能力不足,使思政课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率低下,实效性不高。
三、红色VR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指向
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迅速到来,随着计算机发展而兴起的红色VR逐渐应用到教学当中,破解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促进思政课与信息化有效结合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指出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5G时代,思政课要因时而新、因势而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VR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拟出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真实情境,体现了教学信息化的新趋势。红色VR的应用,有效扩大了思政课的覆盖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丰富实践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的操作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传统教学主要是在课堂和校园内开展的实践活动,资源有限,形式单一,互动性较差。VR技术的应用是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突破与创新,实现情境性、交互性。通过“辉煌中国、毛泽东故居、邓小平故居、遵义会议会址”等场景,并按课程进行分配,按课表上课,确保每班、每门课程进行以上实践体验,大幅度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操作性和覆盖面。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利用VR技术向学生展示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讲基本理论,讲写作要求,讲实践方式,使实践成为理论意义上的实践,导致学生的反感。将红色VR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红色VR的操作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像打游戏闯关一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红色VR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活起来”“火起来”,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更利于学生接受和转化,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四、红色VR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合格与否。而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途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下面以太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进行阐述。太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现有一间VR实验室,用于满足相关课程教学,尤其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依托。基于红色VR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
(一)红色VR场馆的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覆盖面大,红色VR场馆的选择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设定,而红色VR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支撑,对学生的吸收转化具有重大意义。比如《思想道德法治》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观、人生观、家国情怀为核心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实现深入浅出,直击心灵。如通过“雷锋VR纪念馆”可以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有意义的人生,帮助其树立人生方向,以榜样促进自己的成长。现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围绕教学设计,结合实践主题,选择贴切的虚拟场馆,开展VR实践教学。
(二)前期工作准备
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提高其实效性的关键,既要确保红色VR的正常使用,也要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以小组长负责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参与。其次,教师要掌握VR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电脑的功用、手柄的移动交互、眼镜的使用等。最后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突出教学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熟悉VR场景,设置互动题目,更好地实现沉浸和交互。
(三)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置实践教学主题,围绕实践主题设计红色VR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考量的重要依据。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四门思政课针对不同实践主题,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这门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及理论成果,培育大学生的家国强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其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去。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这里可以借助红色VR“辉煌中国馆”进行实践学习。“辉煌中国”中以题目问答,文字、图片、视频实现交互学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辉煌中国”的学习,让学生沉浸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环节中的题目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是有效实现VR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实践教学则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必要途径。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突出的专业素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有鲜明的责任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媒介素养。红色VR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打破了传统理论内容的束缚和教学形式的桎梏,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及时制订教师的培养计划,有相应的“基础工程、提升工程、质量工程”,要分别对教师展开相应的培训,多措并举促进教师的成长,使教师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实践教学的能力,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促进虚拟实践教学高效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五)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推进红色VR实践教学的开展,而不是使其流于形式。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评学和评教。评学主要是有多项指标构成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VR体验的评价、实践报告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组成,按照学生VR实践成绩=VR体验×40%+实践报告×40%+学生互评×20%来计算。评学成绩应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关系到学生的评优评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外在动力。VR实践教学的评教构成部分则由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三部分构成。教师VR实践评教成绩=督导评教成绩×40%+同行评教×30%+学生评教×30%。教师的VR实践教学首先要纳入工作量,并与教师的相关考评相联系,促进教师的发展。当然,作为评价体系除主要涉及这两大部分的评价外,还包括对实验室建设、组织、领导等全方位的评价,以促进VR实践教学的完善。
未来VR技术的发展,定会在教育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对教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应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得来”和“下得来”,不断提高其实效性,要不断挖掘其有效形式。高职院校在增强软实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基于实践教学的需要,红色VR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教学需求,以独一无二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