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吸引:让青年教师成长自主发生

2022-11-21浦陈霞

江苏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快车道名师青年教师

浦陈霞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学校”)自2011年9月搬入新校区以来共新增100多名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对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课堂教学均有一定的基础。然而,他们工作以后却常常感到焦虑、困惑,层出不穷的问题令他们应接不暇。怎样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和需求构建体系化的校本培训成了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百年办学历史中秉承百年老校薪火相传的“敏求”校训,挖掘出“敏求”的基本要义——勤勉,内外齐修,分享互助,成就职业幸福。在校训的传承积淀中,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由此提出了“优秀吸引”的理念——借助优秀教师、优秀团队的力量,充分挖掘教育教学书籍、教师行为、教研活动中的优秀资源,倡导青年教师自主结盟成立“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3个教师团队,促使每一位青年教师拾级而上,自主成长为“一棵大树”。

一、个人规划:种下“优秀”种子

学校就“优秀吸引”这个理念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引导青年教师从发现“优秀”到卷入“优秀”再到跟随“优秀”,直至成为“优秀”,是学校所倡导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

1.名师榜样。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追寻名师”系列活动。青年教师观摩名师课堂、追寻名师教育教学思想、阅读名师成长故事、模仿名师的课……青年教师将自己的课堂与名师的课堂进行比较,在反复比较中找寻名师的精神图谱和成长路径,并从中确立一位名师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榜样。

2.敏求讲坛。

学校开设“敏求讲坛”,让有思想、有个性、教有所长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坛,展示自己的“优秀”。教师的创意演讲一般为8~15分钟,演讲中有阅读分享、有研究故事、有成长经历、有教学一得。这样将理念、创想和故事相结合的讲坛,其中的真实案例更贴近青年教师的工作,有利于他们发现并回味“优秀”,不断播种“见贤思齐”的种子。

3.专业规划。

个人规划能够引领每位青年教师发现并赏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学校引导青年教师确立近三年的“优秀”目标,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目标、现状分析、师德修炼、理论学习、课堂教学、论文撰写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这样的“教学生涯规划”,让青年教师自从教开始就有清晰的方向和“优秀”的追求目标,也让他们明确专业成长是自己的终身事业。

二、发现赏识:习得“优秀”精神

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融入学校大集体?除了行动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融入。学校以各种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去“读校”“读文化”“读师”,从中习得“优秀”精神。

1.校长开学第一课。

青年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由校长以“敏求”校训、积极文化来开启,通过“幸福故事”“积极话语”,传递“勤勉持恒”的学校精神。学校以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传播“优秀吸引”的专业自主生长理念,催生青年教师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自觉意识。

2.共读百年校史。

青年教师入职后首先要了解学校,成为“学校人”,了解学校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赠阅了校史专著《百年薪火》,引领青年教师自主阅读,并组织他们以“印象最深刻的那些人和事”为话题进行互启互问,校长及老教师从旁回答、点拨,指引青年教师传承学校的百年历史文化,养成“敏求”精神,勤勉持恒,向上向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3.为好同事点赞。

身边的优秀同事是青年教师最具体可感的榜样。开展“为身边好同事点赞”活动后,青年教师带着发现、赏识的眼光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青年教师在分享活动中,有的提到自己的师傅工作认真细致;有的敬佩体育学科组组长有魅力,蹲下身去跟学生说话的小细节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同事的敬业、仁爱、锐意进取的“优秀”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建立起正确、积极的职业追求,并沿着“榜样”的教育路径坚定地走下去。

三、团队卷入,层级“优秀”生长

学校在青年教师问卷、访谈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年龄结构、个人发展愿景,整合学校优质资源,成立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三个层进式教师联盟,由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活动组织、提供专业支持并进行三年一期的结业考核,颁发结业证书,评选优秀学员。

学校给青年教师“成为优秀”提供了一条拾级而上的路径。阳光俱乐部主要由工作3年内的青年教师组成,科研快车道是由工作4到10年的有较高科研热情的教师组成,学科工作室是由工作10年及以上有一定教学主张的骨干教师组成。阳光俱乐部的优秀学员可以滚动进入科研快车道,同样科研快车道的优秀学员可以加盟学科工作室。

1.阳光俱乐部。

阳光俱乐部主要由工作3年内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自发推选俱乐部部长,由部长组织日常活动,他们的目标是3年内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学校专门为之定制了“与你同行,携手共进”——青年教师“阳光俱乐部”活动方案,学员围绕如何站稳讲台、怎样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撰写论文等问题进行每月两次的研讨,由俱乐部部长整理需求递交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由学校统一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阳光俱乐部重点从课堂研磨和教学反思方面开展指导。

一是课堂研磨。针对每位工作3年内的青年教师,学校“青蓝工程”均安排一名学科师傅全程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青年教师在师傅和备课组教师的带领下听课、磨课、议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每个学员每年均有一次现场教学展示,且需要完成逐年提升:第一年为“站稳讲台”课堂教学展示,第二年为“我型我秀”课堂教学展示,第三年为“亮我风采”课堂教学展示。青年教师为了上好每年一次的展示课,均磨课3~5次甚至更多次。磨课的过程是全方位学习“优秀教学理念”“优秀教学行为”的过程,更是内化实践的过程。

二是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是个必要的过程,为此,阳光俱乐部学员在每年度展示课堂的同时,反观自己的磨课经历,吸纳优秀理念和做法,提炼“优秀资源”,撰写对应的教学反思,进行学员间的“优秀”分享。俱乐部要求学员第一年开展课堂教学实录,第二年开展教学反思分享,第三年进行主题课例设计。学校以此引领青年教师朝着“优秀”的方向且行且学且思,修炼专业技能,丰厚对教育教学的理解,100多位青年教师均通过锡山区青年教师三年达标考核。

2.科研快车道。

科研快车道主要由工作4到10年的有较高科研热情的教师自发结盟,由教科室牵头,以团队共进、个别化指导的理念,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为学校培养科研骨干。科研快车道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主题培训和互动沙龙,开展读书分享、优质论文解读、课堂案例解析、教育教学辩论等活动。阅读、课堂实践、撰写论文是快车道教师的日常工作样态。

其一,深度阅读。教师专业成长应从教师的专业阅读做起。学校教科室从专业导读到共读一本书,细致研读理念和细节,再组织学员开展研讨分享式的阅读,促进教师“三阅其卷”,使教师专业阅读“走心”,使教育教学前沿理论和教学思想深入人心。

其二,主题研课。科研快车道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确立一个“微主题”,比如围绕五年级小数计算错误率高的现象展开计算教学的主题研课,教师从辨析错因、明了算式表达的意义、深化计算方法、夯实检验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三,团队写作。“写作是教师职业的需要”,针对青年教师不会写论文、怕写论文的现状,开展团队互启式写作。团队学员共同来讨论选题,推敲论文框架,辨析逻辑关系,斟酌字句表达。学员间互启互助,引发思考共鸣,锤炼青年教师的思考力与表达力。

科研快车道的学员具有积极成长的热情,具有一定的教研基础和能力。科研快车道团队进行了学校“最美教师团队”的阅读分享;他们还走进兄弟学校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一起展开“对话经典”阅读沙龙,多名学员相继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获奖。

3.学科工作室。

在科研快车道发展较好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推荐他们进入学科工作室,一方面发挥校级名师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组建学科教师共同体。另一方面,借由学科工作室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着打造智慧卓越且具有个性特色的学科共同体团队的理念,学校成立了儿童语文、智慧数学、自然英语三个学科工作室,以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为工作室主持人,由分管学科的教导主任为组长,召集科研快车道的优秀学员、骨干教师、优秀的青年教师加盟,每个工作室10~12人。工作室围绕“打造儿童立场的学科特质课堂”共同研讨、打磨课堂、锤炼教师教学艺术。

其一,开门献课。学校工作室领衔人将微讲座与课堂结合,向工作室教师生动讲述新理念的实践理解,传播优秀教学理念,带领工作室学员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学科教学水平。

其二,上门导课。工作室团体对学员进行逐一“手把手”导课。通过全面把脉课堂,捕捉教师个人及课堂中的“闪光点”,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帮助学员提炼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促使团队中的每一位学员形成个性化、风格化教学。

其三,团队磨课。工作室学员围绕主题持续进行团队磨课。磨课时,团队经历先“加”后“减”的过程——首先由学员开展充分讨论,发散思维,然后遵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调整与完善,最后探讨出最合适的设计。有时候,学员揣摩学生的心理,扮演学生,与上课教师交流对话。合作互助的教研不仅让学员在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斩获奖项,“抱团行走”的方式更是促进了每一个个体“优秀生长”。近几年,学校有100多人次获得省市会课比赛一、二等奖。

四、评选推介,传播“优秀”因子

学校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发展,另一方面引领青年教师将优秀理念、优秀行为传播下去,形成传承优秀的良性循环氛围。

1.优师评选。

学校给青年教师专门设立了平台,评选学校最美教师和最美团队,聚焦优秀人物、优秀细节,品味感人瞬间,传递正能量。全校教师推选勤于阅读的“敏学教师”、笔耕不辍的“敏思教师”、敢于实践的“敏行教师”、勇于突破的“敏慧教师”等,让青年教师亮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并分享自己的“优秀经验”,形成教师的“优秀文化圈”。

2.优师推介。

学校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区品质研修班、区名师工作室、市特级教师后备班,并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讲课和展示的机会。同时,学校组织“积极课堂”研究经验进行市级推介,推荐优秀教师参加江苏省“师陶杯”课堂教学展示、江苏省科研基地学校联盟课堂展示等,不断提升学校优秀教师的影响力,促进名师迅速成长,辐射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青年教师在互相赏识、互相滋养的携手同行中,发现“优秀”、赏识“优秀”,不断激励自己成为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快车道名师青年教师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初·名师 施建东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人大“评议+询问”:助推漯河转轨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