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行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2022-11-21祁占勇杨畅梁莹
祁占勇,杨畅,梁莹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62;2.陕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 陕西 西安 71006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实施载体。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聚焦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3]《指导纲要》清晰地展示了高校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等,为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习近平重要讲话和政策精神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轨迹,强调了“大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 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育人新方式,回答了完成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的必要举措,同时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本文认为,清晰认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逻辑及现实挑战,是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由理念转向实践、由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走向融合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基于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视角,打通校内外发展壁垒,通过校内教师、学生的共同助力,政府、家庭、社会的外部协同支持,共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1 高校课程思政的行动逻辑
课程思政的概念,源自上海推进的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旨在通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至今日,课程思政的行动逻辑越来越清晰。高校课程思政强调通过专业课程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实现全面、系统的育人。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是对大学育人职能与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也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更是对立德树人现实需求的时代回应。
1.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是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当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育才和育人相统一。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实践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为此,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逻辑起点,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从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并在教育过程中将价值引领融入专业学习,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力量,塑造道德人”[6]。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德行。而课程思政本质上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还把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立德树人成效。
1.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宗旨是彰显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价值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7]。自此,“学科德育”概念随之出现。经过多年“学科德育”的实践经验, 上海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 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8]。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由此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作用、内容、特征、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得以廓清[9]。“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的相继提出,纠偏了“课程教学=智育”的认识误区,彰显了作为教育中心环节和基本载体的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当然,课程隐性育人价值的发挥还依赖于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术素养与家国情怀,实现“以文化人,人文化成”的教育教学目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课程的隐性育人价值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宗旨,丰富学生作为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培育学生所必需的核心素养是其最终目的。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实施“十大育人”体系,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多种质量提升体系[10]。《实施纲要》的落地丰富了育人方式,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道路方向,即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指导纲要》则进一步要求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推进做出了整体设计与全面部署。
1.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方针,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提供了基本遵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他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377,“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三全育人”改革整合了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也为建构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指明了实现路径。“三全育人”背景下,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它从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理念出发,重点突出高校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还注重进一步开发政府、家庭、社会的育人潜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做好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育人工作。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教育、日常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多方之中,在课程学习、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完成习得知识向内在德性的转化,将老师所教、自己所学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11]。
2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和相关部委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12]。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完善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统筹性规划与制度化安排。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与制度保障。在“十四五”时期,应结合时代要求,立足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视角,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当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与外部支持供给欠缺的问题,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齐力监督、高校认真实践、教师用心讲课、学生积极学习的育人氛围。
2.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第一, 高校管理机制不完善且可靠经验相对单一。从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视角分析,高校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在管理制度构建和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评价不仅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外部驱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测量较为复杂和困难,质量评价具有时空的条件性或局限性,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高校和教师甚至同一高校的同一门课在不同时期都不具有可比性[13]。在缺乏外部鞭策的情况下,计划难免出现“三分钟热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待加强。《指导纲要》强调,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各高校虽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但是激励机制还不完善[14]。同时,由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高校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有待深化,各高校之间的经验模式还需进一步总结。
第二,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加强,全员育人有待完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课程育人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中。目前,制约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因素中,相对于“愿不愿”的动力问题,可能教师“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更为突出[13]。课程育人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专业课教师带来了新的职业挑战,部分教师遇到了之前未曾有过的“不会”“不能”等教学难题。一是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有待强化。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主,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专业知识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导致课程所具有的隐性育人价值被忽略,育人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能力弱。思政元素的挖掘需要遵循专业课程的特点、内在逻辑、知识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开发课程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发挥专业教学的隐性育人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部分老师囿于知识能力等限制,思政元素挖掘不足,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够,导致出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3]。三是全员育人主体间联系薄弱。对高校而言,全员育人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服务保障人员等都要承担育人责任。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孤岛现象”现实存在,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认为育人和价值引领应该是思政课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15]。全员育人体系间缺乏交流,致使多学科协同育人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 “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忽略了思政素质提升。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54.4%[16],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中国青年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课程规划与安排是以学科为本位,课程设计基于学科需要、围绕学科标准展开。这种安排虽然有利于培养高精尖的专门化人才,但是不免陷入“知识化”倾向的“育才”误区,没有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价值观引导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一体性。部分大学生仅专注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个人技能提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不高、学习热情不足,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高校要做好学生工作,通过转变学生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理解课程思政理念,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2.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外部支持供给欠缺
第一,政府督导不到位,政策下行推动存在一定阻力。政府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中的主要力量,多是仅强调教育系统发挥引导监督作用,致使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难以发挥同向同行作用,实践中高校面对“孤军奋战”的窘境。这主要表现为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多以宏观指导为主,着重强调高校、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部门的职责,对于地方政府及相关支持部门的职责并未直接体现。而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目前还相对薄弱,一些教师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育人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再加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前将课程思政建设全权交给高校,虽然保证了管理自主权,但容易陷入“无据可循、无例可考”的窘境。同时,由于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自上而下推动的一项改革,需要“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7]。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推广中,教育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和推动者,要注意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内容以及措施等的精准性;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架起高校与国家、社会之间的桥梁,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做好区域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监督与支持工作,督促高校形成集学科教学、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心理与生活指导于一体的育人新模式。
第二,家庭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家庭德育是德育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内容。家庭对于个人成长与情感及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长久持续的。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绝大多数高校在校生都是“背井离乡”在外上学,家庭的德育功能几乎无法发挥,父母对于子女的养育更多地以提供物质保障为主,忽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情感需要,没有意识到家庭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导致课程思政建设中家庭协同角色的缺失。
第三,课程思政建设的社会认同有待提升。在全社会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是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发挥作用的环境保障。良好的社会氛围是进行道德熏陶与陶冶的重要依托。社会风气不仅会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还会影响学校校风、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但是,当前有一些居心不良者借助网络发布不实信息,蹭炒社会热点,引发爆发式传播,给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警醒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重视外部社会环境,注重思政教育线上和线下、现实和虚拟的融合,使大学生认清热点事件背后的本质和意图,提高对信息的筛选能力[17]。
3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要求给课程思政赋予了更加丰厚的内容,课程思政建设已转向全面推进阶段。全方位育人格局不能仅依托高校自身构建,政府、家庭、社会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引领,联合高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从而形成高校主导、政府把关、家庭协同、社会支持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
3.1 以夯实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为基础,争取更多的外部力量支持
第一, 完善高校主导、政府把关、家庭协同、社会支持的联合实践育人体系。通过构建高校、政府、家庭与社会联动的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改变高校“孤军奋战”的处境,促进高校、政府、家庭、社会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目标上取得统一、在行为上保持一致。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政府的监督引导尤为重要,它能推进改革“自上而下”地执行推进,是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抓手,能够有效确保相关政策得到落地与实施。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地方党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领导干部联系高校等制度,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18]政府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理应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如此以来,才能在高校、政府、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内外联合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第二,健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长效保障机制。健全的制度保障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长效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和考核评价机制的鞭策,课程思政极有可能会从“大张旗鼓”走至“销声匿迹”。基于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首先,地方政府要有担当。切实建立健全地方党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构建一套符合地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指导体系,明确高校育人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推动高校根据校情、学情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让课程思政理念在社会与家庭中落地、扎根并巩固。其次,高校要有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关键要看高校、看教师。在顶层设计上,高校要健全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办法,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并配套相关培训与督导机制。在支持保障上,高校不仅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教学活动相统一,引导教师根据专业课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内容供给,并把其写入教学大纲,纳入教学目标;还要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让教师在实践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例可考;同时要将监测督导覆盖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全过程,实现对课程大纲、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等多环节的考核,通过监督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在表彰激励上,高校要建立多元质量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目标,进行科学、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同时加大对实施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卓有成效的优秀教师、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再次,家庭要有协同意识。家长可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最后,社会要做好环境保障。社会是学生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必须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宣传与协同工作,通过净化网络空间、塑造榜样、传递正能量等,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与环境熏陶。
第三,统筹开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十三五”期间,高校通过结合党的十九大、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大型参观、报告、观影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对此,要把“十三五”期间的成功经验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资源。通过总结经验,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突出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魅力。首先,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建党百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各方面的成就,充分发挥现有思政课程、革命教育基地等资源作用,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其次,地方政府要督促地方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统筹地区资源,兼顾地区特色,推动高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发符合地方历史、民情的特色思政课。最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高校制定符合实际发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规范,实现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育效果持续化。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全面丰富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
3.2 以筑牢高校主阵地、发挥课堂主渠道为根本,激发课程思政的内生发展动力
第一,通过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进一步提升育人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修身立德,做好示范,要立足科学知识、素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等多个视角,全面学习以提升个人政治素养、育人意识,促进育心、育德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效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促进专业课程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知识、专业素养等重点内容展开,最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统一,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的转化。对于高校来说,高校要主动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各类研讨研习、竞赛活动来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育人主动性,提高教师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能力。例如:清华大学通过“青教赛”,使青年教师深入理解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育人的实践性价值,凸显专业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拿到解锁学习与人生的钥匙[19]。最后,要构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开发平台,通过定期的“头脑风暴”,精准挖掘各类思政元素与对接专业课程内容,推动专业课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到文化熏陶、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第二,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协同育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高等教育现代化旨在“改变知识本位,尤其是专业知识本位的狭窄单一教育观”[20]。当前,知识本位的育人观还未被完全取代,专业课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依旧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愈发受到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亟须破解以往的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两张皮”顽疾,转变单一的育才教育,实现育才与育人的协同导向。首先,高校要改变以往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平行独立的关系,充分增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互动性,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教师的专业引导,让思政元素与各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专业课的育人效果。其次,教师应从学生需求出发,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帮助学生了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一理念,在行动上践行这一理念。教师要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进度,把握育人时机,依据学生成长规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诉求、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感染,应立足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通过日常教学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学生发挥主体自觉拓展个人知识结构,不囿于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而将目光看向行业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和能力层次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向同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国家的认同,使学生知行统一、树立家国情怀。
第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内容。课程所蕴含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深挖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能够为专业课程育人奠定思想基础。首先,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学科体系建设相结合,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课程思政泛化。另一方面,高校应切实联系社会各界,注重高校间、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与经验借鉴,搭建不同层次的课程思政交流平台。高校应善于利用互联网新媒介,通过全国高校资源共享等新模式,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其次,遵循知识逻辑,通过将专业基本原理与思政生动道理有机融合,挖掘学科模范人物、重大贡献事迹等丰富学科思政元素。最后,通过共同挖掘和运用育人要素,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外延,推进校内、校外共同参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