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 内容为王”的线下思政“金课”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022-11-21张婧
张 婧
(郑州西亚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随即“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正式被写入教育部文件,全国高校掀起了建设“金课”的浪潮,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机遇。三年来,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顺势而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的创新,形式上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线下思政“金课”建设成效显著。本文无意于反对这些教学形式改革,毕竟“内容”是通过“形式”呈现出来的,形式的确很重要。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形式”终究是服务“内容”的,离开“内容”,“形式”只会流于空虚和抽象。所以,线下思政“金课”建设需要在教学形式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教学内容质量的提升,坚持“内容为王”。具体来说,坚持“内容为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教学内容的高阶性
“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2]坚持教学内容的高阶性需要在“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上下功夫。
(一)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强调“思想性”,要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思想有深度,境界有高度。当前部分“水课”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政治价值灌输,导致学生将“思政课”简单地等同于“政治课”,课程的“思想性”严重缺失,令人堪忧。所以,打造“内容为王”的线下思政“金课”,我们必须在“思想性”上高度重视、狠下功夫,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教学内容应重点传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之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问题,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唯心主义的侵蚀,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合格的接班人。
(二)凸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
思政课教学内容“高阶性”还体现在“政治性”上,即对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感度和判断力,培养其作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政治素养。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来说,之所以跟历史学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本质区别,关键在于它的“政治性”。然而,当前一部分“水课”出现了“泛历史化”“去政治化”现象,把这门课程当作简单的“中国近现代史”来讲,只注重基本史实的讲解,忽视政治教育,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是“历史课”,对课程性质出现误解。因此打造思政线下“金课”,在教学内容上亟须加强“政治性”教育,切忌把政治教育空泛化,甚至“去政治化”,我们就要堂堂正正、旗帜鲜明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把握教学内容的理论性
思政课的高阶性还体现在“理论性”上,即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思政课之所以与中小学的思政课不同,就在于它的理论性。因此,一节优秀的思政“金课”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在理论知识、逻辑论证、历史规律、方法论上下功夫,不仅要把理论讲清楚,还要讲活、讲透,讲出理论的丰富性、深刻性、科学性,讲出理论的历史感、逻辑感和亲近感。用严谨透彻的理论回应学生,用理论强大的力量引导学生,用理论迷人的魅力征服学生。切忌为了盲目追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用一堆图片、数据来堆砌课程内容,为了提高“抬头率”而迎合学生,理论不够故事来凑,插科打诨,以“戏说”、娱乐的方式来进行演绎。[3]只追求形式的快感,牺牲理论的美感注定不可能长久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二、突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
所谓“创新性”就是指课程内容要凸显前沿性和时代性,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并行,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一)重视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政课授课的对象是一群朝气蓬勃、视野开阔的年轻人,如果总是拿过去陈旧的知识去教现在这群活跃的思想先锋,要求他们把握未来,很明显是不合时宜、强人所难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本来学生在中学阶段对于基本历史事实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大学阶段如果再一味地宏观叙事,这等于是无差别重复学习,不仅吸引不了学生,还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打造线下“金课”,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找到和学生兴趣、诉求、情感相结合的“创新点”。而“创新点”的发掘离不开教师的科研。教师如果没有严谨的学术思维、扎实的科研功底和深厚的学术积累,是不可能丰富、扩展、深化、创新教学内容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注重科研,认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将最新、最前沿、最有时代价值的研究成果融入课程内容中,引领学生关注学术发展前沿,了解理论发展动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发展趋势。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来说,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学内容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素材。教师一定要注意将这一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程内容中,给学生讲清楚这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历史影响,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如何提出的”“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在哪儿”“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时代问题,教师要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回应,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除了创新知识外,教师还要将批判意识、逻辑思维、科学研究方法、严谨的科研态度、质疑求真的精神融入课程内容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二)注重内容的设计感,挖掘吸引学生的“亮点”
课程内容创新是吸引学生的杀手锏。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拿着教材读、对着PPT念,讲的东西自己都听不下去,自己都觉得没有什么新意,我们可想而知学生的反应,不仅不会被感染,还会感觉倍感煎熬。因此,打造吸引学生的线下思政“金课”,教师务必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用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思路去挖掘教学内容的新元素,用有新意、有亮点、有情感触发点的教学内容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 “洋务运动的兴衰”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不妨尝试用“马拉火车”这一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以洋务运动的灵魂——“中体西用”思想为切入点,用“中体西用”思想的兴起、发展、实质、影响来给学生呈现洋务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深入分析这场近代化努力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洋务运动留给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用故事吸引学生,用一个重要而有趣的切入点来切入主题,深入讲解,这样富有设计感的内容就避免了老调重弹、泛泛而论,从而使学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内容的实效性和时代性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自媒体快速发展、信息高速流通传播的时代,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同时由于涉世未深、心性不成熟,他们在文化多元化、思想自由化的背景下又很容易出现思想困惑、精神迷茫。因此,一节线下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科学的回应,帮助学生拨开思想上的迷雾,指引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思政课教师要将社会热点问题、国内外焦点问题、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融入课程内容当中,理论和现实结合、正面教育和反面辨析相结合,及时地为学生“解渴”“解饿”“答疑”“解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我们可以利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疫情下“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对比,凸显社会主义制度在风险来临、风险防控方面巨大的优越性,用现实来回应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在哪儿”的思想困惑。这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珍贵的求知欲和问题意识,还可以锻炼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有满满的获得感,从而真心实意地认同思政课,自觉真实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达到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有机统一的教育目的。
三、增加教学内容的挑战度
挑战度是指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深度、高度,需要师生付出努力,认真研学,跳一跳、蹦一蹦才能够得着。线下“金课”课程内容需要用挑战度激发学生求知的本能和探索的欲望和挑战的斗志,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和综合能力,最终使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增加难度
必要的难度是学生进步的条件。[5]学习本来就是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过关、学不学都一样,教师照本宣科、避重就轻就可以蒙混过关,那师生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动力,也就不可能进步。只有适当增加课程内容的难度,教师才会努力钻研,精益求精,提升自我;只有面对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才有动力去学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在“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入侵”这一知识的学习中,课程内容除了要包含“资本—列强对中国的军事入侵、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基本知识外,也要设置“如何驳斥‘侵略有功论’”“如何驳斥‘中国新殖民主义’谬论”等有难度的问题,让师生产生激烈的认知冲突,置身于问题困境中,然后通过思考、辩论、调研、查证、求真,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生新知,挖掘自身潜能,锻炼实践能力,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
(二)挖掘深度
所谓深度,就是指课程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表层、表象、泛泛而谈,而是要“刨根问底”,探寻事物的本质,总结规律性的智慧和经验。只有挖掘课程内容的深度,使学生深度学习,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之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来说,课程内容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动因,科学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挥历史学“明智”“明鉴”的基本功能。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农民阶级拯救国家的方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更要引导学生深刻认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这种经济地位决定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的历史规律,启发学生得出“中国人民需要紧紧围绕在一个更先进的阶级周围,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去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赢得民族独立、争取民主、富强”的结论。通过对内容的深度挖掘,使闪躲在内容背后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更为明朗,用这些真理的光芒去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之视野开阔、思维深刻,形成独立的人格,最终达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
(三)提升高度
所谓高度,就是指教学内容境界高,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层面上“更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学生才能看得远,所以合适的高度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一节线下思政“金课”不仅要阐述观点、论证事实、总结规律,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拔高,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一知识为例,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要对教学内容深度挖掘外,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能仅看到农民身上的局限性,更应该充分看到中国农民身上那种渴望平等、公正,反对剥削的渴望,肯定农民身上光辉可贵的革命性,进一步启迪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农民阶级是一个可以被引导走向更美好社会的阶级力量,我们要对农民充满爱心,不能歧视农民。通过这种点拨、拔高,使学生思想升华、视野开阔、心胸豁达、知书明理,最终达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
当然,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增加难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的同时,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拿“高精尖深”的专业学术理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去研究、拿国家层面上有争议性的宏大问题去让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去分析、讨论、解决,显然是强人所难、不合时宜的。增加难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基本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合理把握学生可接受的“度”。超过了合适的“度”,学生就会对于课程内容难以理解,产生负面消极的学习体验,降低对课程的兴趣,失去学习的动力。
四、增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据调查,当下很多思政“水课”被大学生戏称为“洗脑课”。为什么?因为这些“水课”充满了生硬、晦涩的理论说教和宣传,与现实脱节,毫无实用价值。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群思想自由、个性十足、无拘无束的00后,他们在极富反叛精神和质疑精神的同时,也高度关注自身利益和发展。然而,大量思政“水课”的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回应时代的挑战,根本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思政课不生动、不鲜活、不接地气、没有实用价值,不能让人心服口服,继而产生逆反心理,抵触学习。
基于上述情况,思政线下“金课”在建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温度、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抓住学生的关切点,能够及时地为学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要抓住学生情感的触发点,让课程有情义、有滋味、有笑点、有泪点;要抓住学生的现实需求点,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加强针对性、实用性;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国内外热点话题、网络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用大学生身边发生的鲜活案例、喜闻乐见的“段子”去丰富教学内容。用理论指引现实,用现实来印证理论。教学内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自然就会亲近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当然就会使学生的心灵有触动、思想有震撼、人生有启迪,必然会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
总之,“内容为王”就是要坚持教学内容的高阶性、突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增加教学内容的挑战度,增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当然,打造思政线下“金课”远远不止如此,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也要充分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下的多种教学模式、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形式的创新,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的思政课改革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