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三维路径

2022-11-21舒毅彪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话语政治

周 婷,舒毅彪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

习近平在2015年12月11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论述道:“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1]在如今的互联网思想舆论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式微,导致作为主阵地的红色地带失去其主导地位,带有负面色彩的黑色地带和无序的灰色地带占据了互联网思想舆论的基本盘。加强互联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应有之义。

“话语”最初的抽象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变换而呈现出来的语言符号,具有承载信息表达思想的功能。随着以科技为代表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话语”突破了语言学界限,不仅仅单纯地作为被书写或者口述出来的语言文本来展现人们的心理画像,而且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社会伦理维度意蕴。在思想传播的交互过程中,“话语”不断参与主体生活实践,在一系列围绕话语展开的社会力量的交涉冲突中,引导支配人类的思维观念,重构社会关系,从而具有了更为立体的“话语权”内涵。

由此而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作为话语主体,能够依据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在网络社会开展一系列话语传播活动,获得话语的主导控制权,从而对教育客体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产生符合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实际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具体有三层含义: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利,主要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网络空间中具有自由和自觉表达个人思想观点的资格;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主要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话语表达技巧和相关策略引导网络舆论方向,从而掌握网络话语的控制权;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主要指网络思想教育者通过话语操控而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实际效应,其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自觉内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并将之外化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

一、从价值之维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

话语权利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话语实践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者能够在网络世界自由和自觉地“发声”,需要从价值维度保障话语的时代性、意识形态性和正当性。

(一)紧扣时代主题,顺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发展趋势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研究战略问题的任务就是“能够把战争或作战的一切重要的问题,都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解决”[2]。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取得自由“发声”的合法性权利,争取在网络社会中的话语权,一定要在战略高度上把握时代发展规律,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遵循的最基础的原则条件,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扣时代主题。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把握时代特色,提升在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意识和对话意识,与世界发展现状相适应,强化与人类主流文化观念和思想价值共识的深层嵌套,来提升其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战略博弈能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自信心和包容力;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确保政治性,教育工作者在构建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时,需要时刻关注国际形势和我国国情,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及时准确地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体内容要展现时代性,话语表述要遵循网络时代语境的具体规则和涵义,做到“与时俱进”和“识时而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优势建立在对人类文化思想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之上,与人类时代文明共同发展,而非自我的反向隔离。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在战略高度保障话语权利,还需要采取战术性的话语策略,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通过其正确的意识形态话语内核来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使网络人员能够自觉“发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互联网领域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通过“颜色革命”舆论战来动摇网络受众中的不同行为体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心和信任,以此形成一种压力,挤占压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奠定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昭示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方向”[3],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话语场域中,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能够有效抵御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和低俗文化糟粕的传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内涵和逻辑要义,加强对网络受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被大众所熟悉理解,并通过价值澄清法来强化网络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敢于争锋,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理论批判和思想争锋,在思想的交流冲击中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

(三)强化法律法规,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正当的生存空间

随着网络空间的社会化进程深入,当今网络人员实体自我的主体性逐渐让渡给虚拟自我,由此网络社会中必须有相应的规则法律来规范制约人的网络言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通过其真理性和意识形态性来赋予其自身话语权利,还需要建立一套及时有效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话语权利的实施,以此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和稳定的虚拟社会秩序,来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发言权。首先,网络空间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及时有效的法律法规。网络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需要覆盖到整个网络空间,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网络现象时能够有法可依。其次,网络空间的管理需要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网络法律法规常常因为网络生态的虚拟特性被束之高阁,落实不到具体的现实层面,网络虚拟社会必须要执行实名登记制度,将网络人员的虚拟主体和现实主体相统一,确保法律法规的震慑性和相关落实。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发言权利需要被合法保障。自由发言的权利不仅属于普通网络民众还属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部分资本操纵的网络平台里一些污言秽语肆虐传播,但科普性质的政治理论话语却时常惨遭屏蔽,而且这种屏蔽常常打着维护国家政治法律权威的虚幻外衣,给网络受众展现出一种过分的政治敏感性,也封缄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当普及政治理论知识的诉求。由此,网络法律法规需要甄别网络话语的真实涵义,根据实际情况限制特定词汇的传播并采取相关惩戒措施。

二、从方法之维巩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队伍建设

作为网络话语的“把关人”和“建设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不断调整工作者队伍的结构规模。第一,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由于网络虚拟社会中教育对象拥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自由选择权,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保证话语内容的逻辑自洽,做到“以理服人”;提升自身的道德涵养,树立道德模范,做到“以德待人”;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形成对网络受众的向心力,做到“以情感人”。第二,打造“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朋辈效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局限于专业教学人员和党领导的各级组织,还应该在教育对象群体中挑选一批社交能力强、网络技术娴熟并且理论知识丰富的优秀人员,在受教育者中培育“意见领袖”,他们虽然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但是能够与教育对象构建平等关系,更能关注到教育对象的利益需求和思想观点,从而获取教育对象的认同感,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传播,对教育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第三,拓展话语主体的队伍规模,加强跨领域合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队伍的构建不仅需要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还需要引入其他专业人士来共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例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需要技术人员来切实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施的技术支持和平台维护;需要传播学学者来系统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议题设置和导向策略;需要心理学从业者来深入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象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观点等等。

(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要符合当今网络文化特性,并且表达方式要切合网络传播形式,这样才能获取对网络话语的支配控制权。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要建立在被网络主体基本认同的网络信息基础上,但不能被网络流行话语同化,从而丢失其理论的系统性和思想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批判吸收网络流行文化和其他学科话语。同时,整合网络“碎片化”信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落到实处,构建系统的话语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要“接地气”,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性的定义描述,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从劝导式表达转向对话式表达,通过开放平等的对话交流,增强教育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可接受。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可以用文字语言来阐述,还可以使用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来表达思想,利用漫画、音乐、影视、游戏等形式来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甚至利用VR技术构建虚拟场景来提升话语的感染力。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谨慎引用网言网语作为其传播的主要话语方式,因为网络流行词汇的运用对象较为狭窄,时效周期也较为短暂,不足以表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内核,反而会消解其理论深度,造成网络受众的滥用和误用。

(三)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媒介平台

“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媒介平台来展现和传播话语信息,并通过媒介平台作为主场阵地来实现对话语的控制引导。完善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平台,有助于提升网络话语权力的辐射范围和覆盖人员的广泛性。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构建专属网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造契合自身的话语平台,专门用于研究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阵地,给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最具切实保障的话语交流平台,并且进一步完善网站的信息内容和功能设计,优化网站的用户体验。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入驻主流网络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大主流网络媒体中驻扎话语“根据地”,利用网络主流媒体的天然流量来吸引用户关注度,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优势,并通过网络主流媒体的交互性和个性化传播来创新网络话语的传播方式,实时观察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舆论动向,从而引导网络受众心理并占据舆论指导点。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还需要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呈现“圈层化”的网络人员往往通过隐蔽性强的社交软件来交往沟通,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信息茧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打入网络社交软件中社群聚集体的内部,利用社交软件中网络主体的“倾己性”来获取网络信息圈的话语领导权,并且社交软件的私密性可以帮助教育者进行“一对一”话语传输,提升网络政治教育话语的针对性。

(四)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手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是构成其话语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育者要构建对自己有利的话语传播秩序,使之最终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输出。网络传播瓦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多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向度话语传播体系,提供了多元价值观展现和各种思想观念竞争的平台,变革了公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互动交往方式。第一,通过议程设置来规划话语主题。面对网络中杂乱无序的信息思想和非主流社会思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把握先机,在各种社会思潮和热点事件面前主动提供正面信息并及时安排相关议题,通过对议程的操控和设置,把网络人员聚集到自己设置的可控的话题圈当中,从而影响他们对特定事物的关注程度和意见观点,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第二,通过舆论引导来控制话语方向。网络虚拟社会中网络主体越来越倾向于表演性人格,即网络主体在表达思想时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害怕个人观点属于少数而被孤立,从而失去自我主见,去积极赞同强势意见观点。这会导致网络舆论话语越发缺乏理性,那些“呼声大”的观点占据舆论高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对于热点事件及时主动发声,通过正面宣传引导舆论方向,对于不良思潮敢于斗争,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逻辑性和真理性来消解虚假信息和错误思想的话语影响。第三,通过反馈评价来改善话语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制定一套合理客观的评价标准,从而时刻反思自身的话语劣势。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网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调查访谈,具体掌握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并通过多渠道实时考察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以观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度,寻找话语权提升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做出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调整。

三、从日常生活之维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效

(一)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渗透进现实生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的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网络这一单向层面,还需要将网络话语效果作用于现实层面,因为现实生活才是人类永恒的主要的生存时空,网络主体终究不能代替现实主体而存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运转始终建立在现实层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凝聚教育对象的共识,获取思想认同,可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打造成日常生活用语,通过人们的口语习惯渗透进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场域中通过特定符号潜移默化地重复运用来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习惯和个体存在的一部分,实现其真实权效。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实现大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用被大众所普遍使用的日常用语来构建其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并且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输入进现实生活,使其和日常生活接轨,为大众所熟悉,获取大众的思想认同。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实现通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用被大众所广泛熟知的词汇语句阐述其理论要义,使话语思想理论尽可能突破教育对象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的制约,扩大话语辐射影响范围。

(二)以社会实践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推广还需要社会实践的支撑,由社会实践活动切实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第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网络教学,将“系统性”教学和“碎片化”教学相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学的开展,既可以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话语灌输的优势,又能够切合网络话语“碎片化”传播特性,对教育对象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学。一方面,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教育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学科话语和教学话语,利用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理论逻辑的系统性优势,展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另一方面,教育者开展“碎片化”话语灌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精细加工,结合社会存在的热点事件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精髓,提炼出网络人员乐于接受的碎片化知识,利用教育对象现实生活中饭后闲余的零碎时间进行话语灌输。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借助传统媒体来提升网络话语的影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能只运用网络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还应致力于运用传统大众传媒的宣传话语,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通过书本、报纸、标语、广播等形式融入教育对象的现实生活,扩大其传播范围,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话语政治
画与理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