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研究
2022-11-21侯雪娇江苏省泗洪县泗州学校
侯雪娇(江苏省泗洪县泗州学校)
运算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知识点,运算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从兴趣激发、情境创设、习惯养成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运算兴趣
数学运算量大、形式枯燥等导致部分学生对锻炼数学运算能力兴致不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学生数学运算的兴趣是教师的首要目标。教师可以善用游戏等多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运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一年级下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相关内容时,笔者利用计算接龙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笔者准备了标记“26”的卡片,并要求学生在各自准备的卡片上标记“+10”“-9”等任意数值,然后开始运算接龙游戏。
师:请大家读出老师卡片上的数字。
生:26。
师:我现在想算加法,哪名学生想和我加一加?
生1:我想和老师加一加,我是“+13”,26+13=39。
师:接下来,我想算减法,哪名学生愿意和我减一减?
生2:我是“-51”,39-51不够减了。
师:是啊,所以在算减法时大家要注意数字的大小。谁能继续来算减法?
生3:我是“-18”,39-18=21。
……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相较于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运算接龙游戏的方式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参与,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更容易调动其参与的热情,从而激发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二、创设运算情境
受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在开始接触数学运算时存在困难。特别是乘除运算规则较抽象,对于许多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创设运算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缓解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畏难情绪。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中“5 的乘法口诀”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带领学生数手指,以此引导学生编、记乘法口诀。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快来数一数,你的右手有几根手指?
生:5根。
师:5根手指也就是一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写作1 × 5 = 5,然后同学们也可以编一句口诀“一五得五”。请大家跟我读一遍口诀。
生:一五得五。
师:请同学们再伸出你的左手,快来数一数,同学们的左手有几根手指?
生:5根。
师:同学们的左手和右手一共有多少根手指呢?生:10根。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4:我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
师:你数得真准确。
生5:因为左手有5根,右手也有5根,我就用5+5=10算出来了。
师:你的运算方法非常好。
生6:因为有两个5,所以我用2×5=10算出来了。
师:看来你一定是预习了,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两个5 相加等于10,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运算,也就是2×5=10。同学们还可以编一句乘法口诀“二五一十”。
师:接下来,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看看用自己的小手还能编多少口诀?
……
在教学复杂的运算时,教师结合手指数量等来创设互动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具象化。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会了乘法口诀,还建立了联想、观察实际生活解决抽象问题的意识,促进了其运算能力的长远发展。
三、培养运算习惯
数学是一门强调准确、考量耐心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运算中出现的错误是由于马虎大意造成的,究其原因是其没有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有的学生书写潦草,导致看错数字;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看错运算符号;有的学生在验算和检查时马虎,没有找到失误之处;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避免重复出错。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相关内容时,笔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算,使学生明确运算步骤,培养正确、良好的运算习惯。
师:请同学们回答“390 + 56 × 6- 487”这道题目有几种运算符号?
生7:三种。
师:在数学算式中出现多种运算符号时,同学们首先要注意什么呢?
生8:要注意运算的顺序。
师:那么在这道题中,正确的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生9:先算乘法,接着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请大家认真运算,并举手说出你的运算结果。
生10:239。
师:在运算后,还要进行验算。那么,请同学们进行验算,验算后告诉我239是不是正确答案?
学生进行验算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训练。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地对学生的运算进行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运算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更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尽管数学运算比较单一、枯燥,但是只要教师灵活教学,必定会让运算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