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炎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2022-11-21覃玲春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局灶肾炎

覃玲春

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慢性肾小球肾炎又称之为慢性肾炎,是指蛋白尿﹑高血压﹑血尿﹑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疾病进展缓慢,可伴有程度不一的肾功能减退[1]。若患者病情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发展为慢性衰竭的肾小球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2]。为此,针对该类患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给予健康宣教,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健康宣教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患者自愿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利于疾病预后[3-4]。鉴于此,就近年来临床针对慢性肾炎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综述如下。

1 慢性肾炎的分型

该病可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为五个亚型[5-6],即①普通型,该类型较为常见,病情迁延不愈,病情相对较为稳定,通常表现为轻中度水肿﹑高血压及神功受损。尿液在显微镜下可呈现血尿﹑管型尿等。主要病理改变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及局灶系膜增生等,也可见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②肾病性大量蛋白尿,该类型除具有普通型的表现外,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肾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包含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为主;③高血压性,该类患者以持续性中度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舒张压持续上升,往往伴有眼底视网膜动脉迂曲﹑动静脉交叉压迫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絮状渗出物或(和)出血。病理以弥漫性增生﹑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为主要表现;④混合型,该类患者不但存在肾病型表现还存在高血压型表现,同时大多数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肾功能减退。病理该病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晚期)为主;⑤急性发作型,在病情先对稳定或持续性发展过程中,因病毒﹑细菌等感染﹑或过劳等因素影响,将短暂潜伏期(通常1~5d),而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经系统治疗可恢复或稳定病情恶化,进而出现尿毒症;或疾病反复发作多次后,肾功能急剧降低,出现尿毒症临床症状。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应哈基础上出现新月体﹑弥漫性增生﹑明显间质性肾炎。

2 健康教育具体内容

2.1 饮食方面

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科学的饮食习惯,给予饮食调养,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7]。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合理的安排每日三餐饮食,维持机体所需热量。保障共计充足的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向患者宣教多进食酸性水果,绿叶蔬菜。针对伴有贫血的患者,注意补充维生素12﹑铁剂﹑叶酸等;同时向患者宣教含嘌呤﹑含氮高的食物会对肾脏细胞造成刺激,从而增加肾脏负担,在日常饮食中严格控制豆类﹑芹菜﹑肉汤等食物的摄入,尽可能缓解其肾脏负担;由于患者长时间存在蛋白尿,导致机体蛋白质大量丢失,极易引发低蛋白血症,不利于疾病的转归。为此,针对肾功能良好的患者,嘱咐其每日摄入80~110g蛋白质,其中高生物价蛋白质占比需至40~50%。若患者肾功能受损显著,需将每日蛋白质摄入调整至30~40g。若患者伴有少尿﹑水肿等现象,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20~40g[8]。

2.2 心理方面

慢性肾炎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例如悲观﹑失望等[9]。为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向其宣教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既往成功案例,给予人文关怀,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注意语言亲切﹑态度温和。多给予积极的语言鼓励,激励其参与户外活动,保障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2.3 日常生活方面

保障清洁病室环境,定期通风,调节温度与湿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室环境。指导患者勤修剪支架,避免皮肤划伤而引发感染症状[10]。针对急性发作的患者,嘱咐其保障卧床休息,改善体肾血流量。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指导其积极参与有氧运动,例如打太极﹑散步等,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保障每日充足的休息时间,保障睡眠质量[11-12]。对于严重口腔糜烂患者,可指导其在局部涂抹龙胆紫﹑制霉菌素等,加快愈合。保持皮肤的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感染。

3 健康宣教方式

①多媒体教育,从互联网获取孕期健康知识的 相关素材,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和视频动画。向患者及其家属滚动播放,展示疾病各阶段的生理变化情况;②面对面理论教育,由专科医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理论授课,包含疾病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治疗促使及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③书面教育,制定疾病管理宣教手册,设立走廊宣传板报和健康常识栏,采用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的文字提供慢性肾病各类科普知识;④新媒体教育,采用网络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推送﹑微信群平台的交流互动等形式,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热点问题的实时答疑[13]。

4 慢性肾炎健康教育的作用

4.1 提升临床疗效

慢性肾炎的病程较长,单一开展生物医学手段治疗,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作用有效。需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自行采取有助于疾病控制的行为,进而控制疾病的进展。梁馨媛[14]研究显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快速康复,有利于舒缓患者心理应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韩学科[15]研究显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与预后状况。

4.2 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改善不良心理

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能有效改善其对健康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及时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同时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曹淑琴[16]研究显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开展基于微信平台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4.3 生活质量

有相关研究显示[17],患者生活质量与机体健康具有一定关联性。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开展健康宣教,通过心理干预﹑运动指导﹑生活干预等措施,促使患者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预后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赵红波[18]研究显示,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良好的疗效,侧面改善其生活质量。

5 小结

总而言之,慢性肾炎,实质上就是由多因素引发局灶性改变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多与环境﹑药物﹑遗传﹑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等有关。其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其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生活起居指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其疗效的提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益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但日后临床仍需不断摸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局灶肾炎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巨大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