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源性头痛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022-11-21林鑫阳李长辉

智慧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颈源针刀单侧

林鑫阳,李长辉,2★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0 引言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流行病学[2]研究示颈源性头痛(含合并其他类型头痛)患病率为4.1%,单纯颈源性头痛的患病率为2.2%。30~50岁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随电子产品在工作、生活方面的渗透和普及,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发病年龄由既往中年人,逐步向青年人群趋近[3,4]。本文回顾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近年来颈源性头痛的中医治疗概况进行总结归纳。

1 中医病因病机

颈源性头痛一词是由现代医学所提出,在古代医籍中无关于此的记载,但可查阅到颈项痛与头痛二者症状兼备的论述。颈源性头痛根据其发病部位或病因可分别归属于“头痛”“头风”或“项痹”“颈肩痛”的范畴。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通过颈项之经脉输注于脑,故颈部为供养元神之府的必要通道,倘若颈部经脉痹阻,气血不能上输清窍,致使清窍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见颈项、头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亦有学者[5]认为外伤、劳损导致颈部筋脉结聚、气血痹阻,不能约束骨骼、稳定关节,导致“筋出槽,骨错缝”而引发该病。

2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CEH的方法十分广泛,中医含括推拿手法治疗、针刺、针刀、中药治疗药物,且研究表明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均可起到协同作用[6]。

(1)针刺治疗:针刺通过刺激腧穴,起到疏经通络、调整气机、调和阴阳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颈源性头痛,缓解疼痛、颈部功能障碍等症状,且有学者通过Meta分析得出针刺治疗的有效率优于非甾体抗炎药物[7]。基于数据挖掘[8]发现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取穴多以风池、颈夹脊穴、天柱、阿是穴、合谷、风府、百会等穴为主。吴伊宁[9]选取60例CEH患者,将通脱法针刺(百会、外关(单侧)、后溪(单侧)、合谷(单侧)、太冲(单侧)、昆仑(单侧)配合局部阿是穴)与普通针刺比较,发现通脱法针刺在近期与治疗1月后的疗效都优于普通针刺。杜静[10]研究发现项七针(风府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配合穴位透刺为主的治疗对本病的头痛程度及疼痛的持续时间有改善作用,且远期疗效优。黄盈盈[11]治疗本病采用双侧的率谷透完骨、风池透风府、玉枕透天柱,治疗30例,总有效率89.2%,且远期疗效佳。谢宇峰[12]等对颈枕部压敏点行恢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提插捻转治疗,并通过后续研究[13]发现不同直径的针具疗效不一,粗针的疗效更优。夏翀[14]等采用腹针穴位中刺配合颈椎压痛点对应的腹部全息点行浅刺治疗本病,认为腹针可以改善颈部的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症状。吕善广[15]运用“薄氏腹针”中“引气归元”穴位组合(中脘、下脘、关元、气海)补益气血、培肾固本治疗本病亦有不错疗效。赵锡蕾[16]等运用缪刺法行刺络放血,调整头部经络气血,总有效率达95%。董有康[17]基于经筋理论及软组织生物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从筋论刺”“辨点论治”的治疗思路。张颖[18]在传统针灸基础上配合现代解剖针刺,对颈肩、背部的筋节、条索进行针刺,取得疗效优于单纯传统针灸。张道宗[19]认为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在于五脏虚损或督脉痹阻导致头窍失养,从而提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本病,选取颈夹脊、风池、风府、百会、大椎、神道、命门等穴,改善脊柱与脑的气血津液运行,以治疗本病。还有学者[20]通过研究从经筋理论及软组织生物力学的角度,提出以筋论刺治疗颈源性头痛。

(2)针刀治疗:针刀既有针刺的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又有刀的松解切割之效能。辛丽[21]使用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38例,针刀治疗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且治疗后患者的颈部活动度改善情况更佳。叶峰[22]通过针刀松解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上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39例,研究结果表明针刀松解激痛点疗效佳。李义凯[23]等通过局部解剖认为颈源性头痛和寰枕后膜与硬脊膜之间的软组织桥相关,并提出针刀治疗本病的作用点应在头后小直肌。李红[24]等选取风池(双侧)、天柱(双侧)、完骨(双侧)、风府穴,肩胛提肌附着点进行针刀治疗,总有效率达88.9%。有研究学者从解剖出发[25]认为颈源性头痛与肌硬膜桥的病理改变相关,通过松解肌硬膜桥,改善脑脊液循环,可以改善头痛症状[26,27]。

(3)推拿手法治疗: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多从颈部肌肉、关节腧穴、压痛点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应的手法治疗,可达到疏经通络、理筋整复的效果,治疗本病疗效肯定。现有的颈源性头痛诊疗共识也推荐推拿为本病的初始疗法[28]。丁东福[29]采用颈部整复手法治疗本病,通过研究结果发现颈部关节整复较颈部牵引疗效更为显著。袁海光[30]等研究学者提出“骨正筋自舒”的观点,通过整脊正骨可改善、调节椎体间的紊乱,纠正关节间错缝,而缓解周围神经受到的压迫,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以改善神经受挤压刺激而引起的头痛症状。王贤俊[31]在对照组传统牵引疗法基础上予推拿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结果证明推拿、整复治疗的有效性。韦景斌[32]运用颈部五线按动法,即在颈部常规推拿配合患者主动屈伸、侧屈运动,治疗总有效率93.3%。裴殉[33]发现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定位旋转侧扳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及该病的复发率。王成元[34]等通过文献归纳认为翳明穴、天牗穴、天柱穴解剖上于颈源性头痛发病的神经、肌肉相关性高,通过对该3穴行弹拨、点按手法可以有效改善头痛症状。裴珣[35]运用角度定位旋转侧扳法治疗本病,降低本病疼痛症状、发作频率及复发率。杨超洁[36]等运用理筋正骨调颅三步法,分次行手法理筋调整颈肩背部肌肉、筋膜,整复颈椎小关节调整颈椎偏歪和小关节错位,最后行调颅手法调整颅压治疗本病较常规循经推拿效果优且单次治疗效果明显。

(4)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多运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药物,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总的治疗原则。田利军[37]研究表明葛根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紊乱和脑血管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联合使用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朱恪材[38]运用清上蠲痛汤治疗颈源性头痛50例,总有效率96%,认为清上蠲痛汤可改善者的头痛,提高患者颈部活动度和局部血流量等指标。李旭君[39]应用中医李秀琴的祛瘀化痰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不错疗效。陈宝田[40-42]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研制出方药天正丸,该药物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川芎茶调散、桃红四物汤、四藤消震饮方化裁而成。高礼明[43]等在普通针刺基础上配合葛根汤治疗青少年颈源性头痛取得效果更佳。李旭军[44]认为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压痛点、筋节及影像学上的软组织增厚钙化、骨刺是有形痰瘀的外在表现,从而提出活血化瘀治疗的主法,运用祛痰化瘀通络方治疗本病效果显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亦有学者运用丹珍头痛胶囊、疏风养血汤治疗颈源性头痛[45,46]。

3 讨论

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手段手段颇多,就目前相关研究而言,中医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研究应加强机制研究,从机制出发而治疗本病以提高治疗率,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在常规松解患者局部肌肉、韧带附着点等后,对阿是穴进行重点治疗,最后还需运用整复手法纠正骨关节错位以达到骨正筋柔,方可达到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颈源针刀单侧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