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2022-11-21刘海宁车佳郡刘静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学心理健康

刘海宁 车佳郡 刘静芳

一、引言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整体教学计划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李慧卿、刘丽梅认为,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内容上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方法上具有互动性[1]。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均不容忽视,本应相得益彰。然而,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二者的结合似乎尚未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以心理咨询与治疗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少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2]。在学科交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两者的契合,致力弥补上述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短板。邬博文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导地位、个人情况和个人价值,缺乏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应善于运用教育者的积极力量,创新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方法”[3],这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不谋而合。

积极心理学超越了心理学中近一个世纪以来对消极范式的研究,聚焦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宗旨[4],有积极阳光、正向创新等诸多优点。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个人成长[5]。因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突破自身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局限性,打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碍性咨询”的桎梏,从积极心理学视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新方向、提供新视角。两者的融合,对积极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增加其理论内容,拓展其应用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远离学生生活、少亲和力的不足,进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诸多要素,创新教育理念,推进高校的德育进程。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即以人的主观幸福为核心,以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作为三个基本点[6]。谢尔顿和劳拉金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聚焦研究人类发展潜力和收益的科学”[7]。它更加强调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相信人性本善,聚焦希望,并且认为心理韧性与抗挫折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通过积极心理学中提出的快乐学习和幸福教育观的互动,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同时积极心理学也提倡友善教育,将友善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培育高校学生的友善观念和友善行为;此外,友善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积极心理学中的友善观也可以充分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

柳礼泉、肖冬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点燃希望、充满快乐、追求幸福”[8]。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恰好是想要培养具有积极的心理素质的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它们相互契合,有利于彼此的顺利实施,同时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上,积极心理的培养偏少。目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有些许不足,比如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及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德育与政治相关方面的内容较多,且多数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预防教育或批评教育,对非积极角度关注较多,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感受,在学生自我提升方面较少有实践性教学内容。我国学者杜亚男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立于国家和社会的立场培养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感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在处理个人和社会利益时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却对学生作为个体的利益诉求关注不够[9]。

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今后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思路和教材内容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高校可以尝试多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提高自尊,提升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满足感,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在教育思路方面,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性本善的理念,对学生的成就给予及时又具体的肯定和赞赏,培养学生正知正念,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分辨碎片化信息的优劣,增加信念感,减少迷茫感;在教材内容方面,应聚焦积极的人格特质,加入较多的正向模范事例,教材中的语言及事例应与时俱进,多关注增强学生自尊、幸福感、个体价值、自我效能感等可以提升学生积极状态的内容,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积极潜能,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更加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课程结束后仍可以对学生个人发展有所帮助。

(二)教学方法上,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倾向于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有时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相较于其他学科也更抽象,难以使学生自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代入感较低,学生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的程度较为表面,容易出现片面化的情况。我国学者杜亚男指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反复强调德育观念内容,导致了效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学生内心;枯燥的知识说教难以引起共鸣,容易引发学生消极情绪;过度强调家国观念,缺少人文关怀导致师生关系淡化[9]。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大多为教师主导教学内容,形成教师单向灌输、填鸭式教学、学生参与度较低的局面。当教师为单向主体时,具有权威感,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时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

今后,可从教学模式、教学体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提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学模式方面,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展成以教师与学生双重主导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延伸至师生的双向互动;在教学体验方面,教师应多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可以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互动的过程中减少学生对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抵触情绪,引导学生改变对思政课的消极刻板印象,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教学方法方面,多应用实践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拥有沉浸式体验,除了教授理论知识外,还应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对学生的想法及行为进行积极的及时反馈,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从积极的角度填充教学内容。通过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教育体制,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教学环境上,以学校教育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整体来看,学校教育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学校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相关知识,或要求学生观看课程相关视频,下课后分配作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和家庭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持续、全方位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结果许多学生对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缺乏深刻的记忆,甚至学生没有实践所学到的东西,学习内容容易被遗忘;再比如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育风格较为严肃,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环境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结合当代潮流文化,融会古今,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营造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并将课内外的互动相结合,整体优化校园环境、学校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轻松、包容、多元、先进的物理和精神环境,为三方协同提供可能;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学校合作,创造一个安全、宽容、和谐、友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的思想观念进行更积极的引导;在社会教育中,相关机构部门可以增加宣传力度,与学校一同建立起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能力、有责任感并具有积极心理学教学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

四、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希望点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里克·斯奈德教授将“希望”定义为“成功的动机(目标能级)和方式(达到目标的计划)在交叉生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激励状态”。“希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目标、路径意识和动机意识。积极乐观和毅力使人成功[10],具有高希望水平的人,都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持久的毅力和良好的动机意识,可设定现实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期望,而后以坚定的决心克服所有困难,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当目标实现受阻时,不会灰心丧气、轻言放弃,而会选择其他备选路径,最终成功实现预定目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融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造就一批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师今后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趣味性三方面入手,将“希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理论讲授、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故事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愿望和目标,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意志来克服困难,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实现目标或应对策略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上,注意树立现实的希望,而不是虚假的希望,并且向学生强调实现目标一定要选择正当的手段,不可不计后果甚至影响他人,希望的目标总体上要与社会目标相同;教学趣味性上,让学生感受到实现目标的趣味,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目标设定和路径选择的过程中来。

(二)抗挫折教育填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提案》中指出,加强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挫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但目前许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挫折。抗挫折教育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生们的心理调适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并调节常见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学生面对挫折,抵抗挫折的能力。

为推进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可以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课余活动、队伍建设、教育氛围方面加以改进。教学体系方面,可以将挫折教育融入其中,不断开拓课程教育内容和形式,将挫折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扩大挫折教育工作覆盖面,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和欣赏自己的一切;教学内容方面,丰富学生实践课程,通过实践学会放松身体、放松心灵,进而对挫折产生积极、理性、客观的认知,培养学生能够多角度看待挫折;课余活动方面,增加宣传活动,创造挫折教育良好氛围,推动心理健康节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熟开展,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广泛传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心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队伍建设方面,优化挫折教育工作水平,提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效率,适当性调整业务培训与专业指导,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扩大工作队伍;教育氛围方面,构建挫折教育合作联盟,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强化家校协同,推动家庭教育法律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友善观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我国学者罗小苹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友善皆是保持人类彼此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身相处的关键法宝[11]。友谊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这已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时至今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友谊逐渐成为早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友善观即是友善价值观的简称,一般性而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友善问题形成的总的观点和看法。友善观的本质是价值观主体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阶级立场所做出的价值诉求,是社会各个层面对友好程度、何为友善、如何友善等问题作出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而形成的一个社会原则和观念体系[10]。

王姗姗认为,大学生友善观培育实质上是对友善观的延伸,以友善观为基础,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对象,通过友善观塑造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即通过对友善观的细化达到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12]。陈勇、于婷婷认为,友善观培育以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进行社会实践锻炼为主,鼓励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所倡导的友善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13]。在友善观教育中,通常应该包含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生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方面都要做到友善,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道德情感。这样有利于高校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益成熟,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友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之,将友谊概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很好地展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功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服务、实现其人生理想。

五、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径

(一)注意增强关于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的教学内容。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成长,转变态度面对压力,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更多的积极体验,拥有更多的“正能量”;被负面情绪长时间困扰的大学生,则会增加罹患身体和精神疾病的潜在风险。增加关于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快乐、镇定、勇敢,使其更了解自己的情绪,教会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平静下来,减少其压力、悲伤、恐惧、害羞和孤独等负面情绪。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积极关注、积极倾听、压力管理和提高意识四方面入手,提高关于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教学内容的占比。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关注。教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发展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水平。培养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交往技能之外,更加重视培养一种幸福、自信、积极的人生观,帮助学生体验更多积极的情绪,例如感到更快乐、更活泼、更自信、保持好奇心和包容等,继续利用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来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增强自我的人格魅力并学会识别和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使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带给自身的改变。第二,通过发展主动聆听的能力,培养学生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积极倾听可以带给对方积极、有效的沟通体验,为营造积极的社交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教会学生通过倾听展示出对对方的理解、尊重和欣赏,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彼此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提升,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第三,教会学生压力管理的方法。鼓励学生正视压力、积极调整、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要学会变通,不做情绪的奴隶,学会自我关爱,进行压力管理,正视压力及由于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变化,教会学生调试不良情绪的方法。第四,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建设性的方法解决问题分歧。

(二)善于采用实践活动等隐性教育手段。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公民教育、德育、政治教育等取代[14]。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教育机制千差万别。例如,美国更倾向于通过社会实践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信仰教育”和“精神教育”[15];英国更多的是通过日常教学进行渗透;日本则设计许多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透过“艰苦教育”领悟知识;新加坡更加重视“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来看,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教育过程实践性强、教育手法隐蔽自然、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等优点,但并未建立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契合的理论体系,且相关理论较少。国外研究的借鉴价值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西方经历了 100 多年的发展,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时,其学科化发展历程、主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注重实际操作的教育方法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经验启迪”[16]。

相比较之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健全,实行多年,且有更多的制度保障。例如,目前全国各大高等及专科院校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相应课程人员配备比较齐全。在此优势基础上,我们可以再次进行改革,通过鼓励、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以显隐结合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吸收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精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涉及概念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展开公开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和练习,还可以加入不同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帮助,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美德、智力、体育和艺术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进了解,感受团队的力量,丰富大学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良性引导,使学生们产生感悟,实现学生科学性成长;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举办团训、思政心理剧、心理健康科普活动等实践活动,譬如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下午茶沙龙,组织学生积极发言,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下,思政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在沟通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自尊、自信、敢于表达的良好品质。在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深刻内容的情况下,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冲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希望及韧性。

(三)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环境。二战后,日本高校以“塑造完美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发力,强调学生主体性,在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重视环境熏陶法。在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就像一粒种子,只有合适的土壤环境才能生根发芽,在学生心中茁壮成长,从而发挥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利于成长的支持性环境。学校应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创建健康学校,全力为学生搭建锤炼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与抗挫折能力的平台,更好地使同学们纾解内心压力、聚焦积极心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并进行自我成长,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家长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方面的工作,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教导孩子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起孩子掌握正确应对心理压力的相关技能,促进心理适应能力发展;社会方面可以增加宣传普及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营造健康环境,培育健康文化,与学校一同营造关注积极情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懂得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六、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外在教化的作用,注重群体、社会层面的共生发展。而积极心理学则关注个体成长经历和内在需要,体现了个体层面的尊重和接纳。以积极心理学视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理性层面”有利于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养成,从“情绪层面”有利于大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的塑造。通过“积极”引领大学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更准确、更透彻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动态,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稳定的性格和科学的价值观,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Holism in Education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挫折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