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思维

2022-11-21贾凯崴樊潇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总书记战略特色

贾凯崴 樊潇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与原理,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的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目标、路径、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包含的哲学思维是格外丰富的,除了有助于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快速实现外,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有最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既强调实事求是,又倡导积极主动承担历史担当的“有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要求“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有最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是新时代贯彻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共产党人则将马克思唯物主义精辟地归纳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阶段所提出的,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对此,意味着我国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新的时代。在新时代,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提升到新高度,单纯以要素投入为主要推动力的资源消耗型模式不再具有持续性,发展更强调创新动能,并将生态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同时,面对消费贡献相对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及策略,例如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也承认“意识可反作用于物质”。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物质的、能动的、高度积极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经过各族人民、全党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当前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努力。”但是需注意的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不是免费的午餐、不是毛毛雨,想要实现目标则必须创造与劳动,这是所有幸福、成就的根本动力。”“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也离不开全党、全国上下的艰苦奋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时代重大突出课题,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实践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引领人民改造世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属于实践的理论。”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归纳,是历史辩证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依赖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在党的八大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和现阶段经济文化无法满足人民需求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的建设,我国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解决了“衣食”问题,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物质贫困”一去不返。但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民生、环保、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均衡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应用历史辩证分析方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既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和进步,又要持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对上层建筑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党和国家未来奋斗方向,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和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美丽、富强、和谐、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目标。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提出了“五个关键词”“五个文明”“七大战略”和“十四个坚持”。要求在“新发展阶段”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时,要注重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联系思维”,尤其是要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从多个方面入手以积极推动与落实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例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这对于推动我国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既是理性思维的科学结晶,又是理想主义的代表,“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观”是其绚烂底色

马克思主义明确强调人民是社会真正的英雄,其根本原因是历史的推动力为人民。群众路线则是我党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生命线,在持续发挥出党的作用与价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立场,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崇高理想的担当和坚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熟地运用了“否定之否定”原理,不回避矛盾,而是灵活地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直面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在发展的进程中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基于全球层面来看,我国正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形势来看,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前景更加不明朗。西方资产阶级近年来在发展动力不足的背景下,“逆全球化”和“冷战思维”倾向更加明显。从国内来看,虽然整体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但是国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还较为突出,制约国家发展的一些因素还客观存在,甚至随着发展进一步突出。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所有回避矛盾、消极怠慢、贪图享受的行为与思想都是错误的。”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指挥全党、全国直面矛盾的基本方略。“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深化改革是习近平“否定之否定”哲学思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应用。深化改革不是自我否定与自我扬弃。为了有效应对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习近平将“两点论”“重点论”观念灵活地加以运用,提出了诸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七大战略”等,体现深化改革的重点。同时,针对发展中的各种“小问题”,他也强调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风险”变成“大风险”,从而将“两点论”和“重点论”深刻结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重要位置,“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的提出,更是中国哲学与中国智慧在解决全球问题的巨大贡献。“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与国家和党的前途命运有着直接关系。”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立场。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彼此竞争但又互相合作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在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面临着共同的治理难题,迫切需要彼此合作。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突出体现。尤其是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国内治理、经济发展、应对全球突出问题等方面越来越乏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结语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与归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崇尚理性,又富有理想;承认矛盾,又勇于直面矛盾;既是坚定的唯物主义,又倡导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强调整体,而且也关注局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哲学思想是格外丰富的,因此对其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与剖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总书记战略特色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