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赛美基于少火虚与壮火盛论治糖尿病

2022-11-21黄婷王桂娟黄凤怡曾纪斌指导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黄连黄芩正气

黄婷,王桂娟,黄凤怡,曾纪斌(指导:李赛美)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0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在中国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2%[1]。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学多将糖尿病归属“消渴病”范畴,认为该病的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脾、肾,但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累及心、脑、眼等全身脏器[2]。2型糖尿病的病因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辨证论治多基于“三消”学说,近年来亦出现从阴虚燥热、湿热、火热、瘀热、阳虚、肝郁等不同角度论治糖尿病的观点。现代医家多认为糖尿病中医证候的特点是“虚”,中医病机的核心是“热”。

李赛美教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其擅长运用经方辨治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疑难病症,倡导纯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李赛美教授认为2型糖尿病的病因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其发病更取决于后天环境,与生活方式、工作环境、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3]。李赛美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血糖作为人体能量的根本来源,其产生与代谢与脾(后天之本)与肾(先天之本)最为相关。人体正常水平的血糖属“少火”,少火可化阳,为人体提供必需物质,使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而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火热郁结化热,发为“壮火”,火毒之邪侵袭人体经络脏腑,疾病继续发展,从而表现为火毒耗损机体正气的病理表现,即“壮火食气”。基于以上认识,李赛美教授提出从“火热论”辨治糖尿病,认为糖尿病患者全身虚损,局部火毒亢盛,全身虚损即为“少火”虚,局部火毒亢盛乃生“壮火”,病变贯穿于疾病全程,从三阳到三阴,临床表现多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4]。在“火热”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缺陷-高血糖-2型糖尿病”网的关系的研究[5]中,局部高血糖化为“壮火”,胰岛素抵抗可助“壮火”熊熊之势,而湿热浊毒痰瘀则加重胰岛素抵抗,使实邪亢盛,正气更虚。胰岛β细胞缺陷与脾肾亏虚相关,此为“少火”虚衰。“少火”虚弱,无以制衡病态之“壮火”,使得“壮火”更盛,高血糖状态难以纠正,又因“壮火”亢盛,实邪壅滞,阳郁不达,进一步加重“少火”之虚。故治疗时,李赛美教授围绕“壮火”与“少火”状态的偏颇,治以寒温并用。以下总结李赛美教授基于“壮火”与“少火”状态的偏颇采用寒温并用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1 糖尿病“壮火”偏盛而“少火”微虚之辨治

糖尿病病变之初,患者因外邪入侵内伤而致血糖升高,控制欠佳,局部“壮火”生起,而糖尿病患者本已有正气虚损,故患者处于“壮火”偏盛,“少火”微虚状态。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为口干口苦、多饮、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等,怕冷、神疲乏力症状未见或轻微。根据“急则先治标”原则,及时清“壮火”以防其持续不得清解,以免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局部“壮火”偏盛,火热燔灼气阴,烈火炎炎,树枯土焦,损耗人体之根本,可致“少火”虚损加重。糖尿病患者“壮火”偏盛而“少火”微虚状态在六经辨证中多表现为三阳病,或三阳合病,亦可见三阳与三阴合病。治疗用药可予治疗少阳与太阳合病之柴胡桂枝汤、治疗少阳病之小柴胡汤、治疗少阳与阳明合病之大柴胡汤、治疗少阳与太阴合病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阳明病之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湿热症状较重时还可配伍其他方剂。肝胆湿热发黄者,加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下焦湿热者,合用王氏连朴饮,伴见小便不利者予猪苓汤;痰热内阻者,合用小陷胸汤;胃热痞满者,合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热毒炽盛者,合用甘露消毒丹、五味消毒饮;肝郁重者予四逆散。岭南地区湿热较盛,湿热易阻气机,可致气滞而血瘀,故李赛美教授常配以活血化瘀之桃核承气汤、桂枝加芍药汤。对于岭南地区糖尿病患者,更不可忽视祛湿,“湿去而热孤”,故虽为“壮火”偏盛,在清火热时应兼以祛湿。针对患者高血糖“壮火”亢盛期,李赛美教授运用黄连、黄芩、茵陈、栀子、芦根、玉米须、半夏、桃仁等降火祛湿活血之药,此时清“壮火”之品药量要大,药味较多。糖尿病“少火”微虚时不可过用苦寒之品耗伤正气,以防“少火”更虚,故常配伍少量干姜、桂枝、炙甘草等性味偏温之品以顾护阳气,轻补正气,从而改善高血糖状态下“壮火食气”导致正气愈加虚损的情况。糖尿病病变之初,患者多表现为“壮火”偏盛而“少火”微虚的高血糖状态,此时在采用降火祛湿活血之药以清“壮火”之余,少量配伍性味偏温之品可不致伤自身之“少火”,但亦不可过用温补以防“抱薪救火”。

2 糖尿病“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之辨治

糖尿病患者经大清“壮火”与小补“少火”治疗后,患者高血糖状态得以解除,血糖渐趋下降,局部火盛渐轻,“少火”虚凸显,但此时薪尽火传,余火未清,“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临床多表现为口干多饮、并见腰酸,偶见乏力不适,舌苔或黄腻或淡。此时不宜继续大量应用苦寒之品,以防苦寒之品更耗伤气阴,需酌加扶助“少火”之品,滋阴益气以复脾土运化津液之功。此时火势较前小,加强补“少火”不仅不会助邪火燎原,还可通过补肾健脾,使水谷津液如雾露雨水滋润人体,生水以灭火,防止邪热复炽,死灰复燃。针对糖尿病“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之患者,李赛美教授临床多采用乌梅丸治疗。乌梅丸为《伤寒论》中用治厥阴蛔厥证的方剂,乌梅丸为酸甘苦辛合剂,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章虚谷《伤寒论本旨》[6]谓:“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主方,木邪肆横,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胃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苦寒泻火,因肝木中有相火故也。”乌梅丸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清代医家柯韵伯曰:“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7]。乌梅丸在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肝脾不和、阴阳乖逆、气血失调等疑难证候中皆可配伍使用。治疗糖尿病“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之患者,李赛美教授也配伍使用麻黄升麻汤,以辛温散邪并苦寒清郁热。仝小林教授应用麻黄升麻汤治疗郁火证[8],李赛美教授运用该方治疗咳嗽、痹证、虚劳之余,亦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正如仲景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时还可采用李氏寒温降糖方(主要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党参、茯苓、苍术、白术、赤芍、玉米须等组成),具体运用时可减少黄芩、黄连、玉米须等清热祛湿之品的用量,加大党参、茯苓、白术等的药量,达到寒温并治之效。

3 糖尿病“壮火”微盛而“少火”偏虚之辨治

糖尿病患者经寒温并重治疗后,火热之邪已基本清除,血糖渐趋平稳,基本控制至目标水平。此时疾病本身的正气虚损转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临床多表现为口干喜热饮,四肢畏寒怕冷,身体倦怠乏力,小便清长,或伴大便溏、肢体麻木、雀目或白内障等。此时患者呈“少火”偏虚而“壮火”微盛状态,治疗重心当转向扶助正气为主,以维持血糖的平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但“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不可不防,故仍需少量配伍清热之品以防微杜渐。治疗用药李赛美教授多使用四逆汤类方、金匮肾气丸、桂枝加附子汤、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等。辨证加减用药如下:气虚气滞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肾阳虚予真武汤、白通汤、茯苓四逆汤;心阳虚可采用桂枝甘草汤;气血亏虚予小建中汤;视物模糊多予补肾之品并可加用密蒙花、千里光。岭南之地多湿热,糖尿病患者正气虚而无力化湿浊,若此时患者仍见舌苔厚腻,当“以通为用”,配伍使用王氏连朴饮、柴胡汤类等以开宣郁热,清热除湿。此时患者“少火”已虚,配合扶助正气之品,寒温并用,使得湿热已去,正气得复。具体用药时,黄连、栀子等寒凉之品需药量轻,药味少。“少火”虚,动力不足,气血运行阻滞,故应配合活血通络之当归四逆汤等。

在消渴病的整个病程中,“少火”虚及“壮火”盛贯穿于全程,但其证型变化复杂,虚实变化多端,病机冗杂,药物使用当随证施用,但应注意主次有序、药量及药味多少。李赛美教授在消渴病全程予黄连素片、金匮肾气丸与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黄连素片可清除局部火热之邪。相关研究[9]表明,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血糖。同时配合使用金匮肾气丸和地黄丸,偏阳虚用桂附地黄丸,偏阴虚可予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与地黄丸相配,寒温并用,既能除“壮火”,又能顾护“少火”,加用活血化瘀、通络行气、疏肝开郁之品,使气血流通,以此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血平和。

4 病案举例

患者黄 某,男,59岁,2019年7月23日 初诊。主诉:口干多饮14年。患者14年前因口干多饮诊断为2型糖尿病,近3个月来指尖空腹血糖波动在12.0~13.0 mmol/L,未监测餐后2 h血糖。就诊时症见:神清,精神可,汗出较多,汗出清稀,无恶寒发热,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无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胸闷心悸,无泡沫尿,无夜尿频多,无恶心欲呕、腹胀腹泻,胃纳可,眠可,二便调。舌尖偏红,苔黄腻,脉弦滑。2019年7月5日体检时尿常规结果示: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8.9%,心电图、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常规、骨密度等各项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体质量指数(BMI)为22.86 kg/m2。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寒热错杂证)。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合防己黄芪汤与肾四味加减。处方如下:葛根45 g,黄芩30 g,黄连30 g,玉米须30 g,生地黄60 g,赤芍30 g,益母草30 g,桂枝30 g,防己20 g,防风15 g,黄芪45 g,西洋参10 g,枸杞子15 g,山茱萸肉30 g,补骨脂15 g,菟丝子15 g,淫羊藿30 g,甜叶菊3 g。处方10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两次温服。2019年8月3日糖耐量试验结果示:空腹血糖12.07 mmol/L,餐后半小时血糖19.54 mmol/L,餐后1 h血糖23.55 mmol/L,餐后2 h血糖24.13 mmol/L,餐后3 h血糖18.13 mmol/L;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示:空腹胰岛素5.02 μU/mL,餐后半小时胰岛素11.49 μU/mL,餐后1 h胰岛素13.98 μU/mL,餐后2 h胰岛素23.68 μU/mL,餐后3 h胰岛素8.27 μU/mL。

2019年12月31 日二诊。患者诉无明显不适,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查糖化血红蛋白7.4%,静脉空腹血糖8.82 mmol/L。方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合生脉散加减。处方如下:葛根45 g,黄连20 g,黄芩20 g,玉米须30 g,瓜蒌仁30 g,法半夏10 g,赤芍30 g,生地黄20 g,防风15 g,黄芪30 g,西洋参10 g,五味子15 g,麦冬30 g,肉桂6 g,山茱萸肉30 g,炙甘草10 g,甜叶菊2 g。10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上。之后患者每2~3个月复诊1次,病情平稳。期间维持口服盐酸小檗碱片0.5 g/次,每日3次;桂附地黄丸4片/次,每日3次。

2020年10月26 日三诊。患者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无口干口苦,无泡沫尿,无视物欠清,平素怕热汗出,纳眠可,二便调,舌根苔偏黄厚腻,脉沉弱。指尖空腹血糖7.1 mmol/L。2020年10月20日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如下:糖化血红蛋白7.8%,空腹胰岛素5.22 μU/mL,空腹C肽1.38 ng/mL,三大常规(血、尿、大便)、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方用沙参麦冬汤合肾四味、王氏连朴饮加减。处方如下:西洋参10 g,麦冬30 g,玉竹10 g,黄芪45 g,山茱萸肉30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补骨脂15 g,淫羊藿30 g,天花粉15 g,黄连5 g,厚朴15 g,赤芍15 g,桑叶10 g,芦根15 g,淡豆豉10 g,栀子5 g,石菖蒲10 g,法半夏10 g,柴胡10 g,炙甘草6 g。处方10剂,煎服法同前。中成药方案不变。

按:现代医学将糖尿病的原因归纳为全身缺糖与局部高糖,中医解释为全身表现为虚损而局部火毒亢奋。血糖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供能原料,性甘温,以平为期,即为“少火生气”,局部郁蕴则壮火乃生,“亢则害,承则制”,即出现“壮火食气”。李赛美教授将糖尿病的病程分为3个阶段,即脾肾亏损、阳郁不达及热毒积聚,每个阶段可错杂出现,临床中各类病机交错复杂;并提出“降糖不远寒、扶正重脾胃、气血贵流通”的治疗思路。岭南地区常年湿热,湿热困脾阻滞气机,耗伤阳气,痰湿内阻亦可化热伤阴,由此更多见寒热错杂之证,治宜寒温并用。寒温并用之法起于《黄帝内经》,立法于张仲景,寒药与温药配伍使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能够达到既能祛邪又能扶正,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本病案患者2型糖尿病病史长达16余年,初诊时已有14年病史。患者久居岭南湿热之地,体内湿浊之邪渐聚,湿蕴亦可化火。初诊之时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壮火”乃生,临床表现为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皆为湿热之象,此时为“壮火”偏盛而“少火”微虚状态,故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壮火”为主,方中黄芩、黄连用量可至30 g之多。糖尿病起病正气本虚,加之病久更耗气阴,可少量配以淫羊藿、黄芪、西洋参等补脾肾之品,顾护“少火”。二诊时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均前下降,但仍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时患者病情转为“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状态。继续予葛根黄芩黄连汤,但方中黄芩、黄连减量至20 g,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加大益气养阴之力,山茱萸固肾,全方寒温并重。三诊时患者血糖控制基本达目标水平,脉象由滑数转为弱脉,此时处于“少火”偏虚而“壮火”微盛状态,治疗应侧重于“少火”偏虚,方选沙参麦冬汤合肾四味(枸杞、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加大扶助正气之力,稍清“壮火”,仍保留黄连、栀子清热之品,但用量减至5 g。因患者湿浊仍滞留体内,故予王氏连朴饮以清湿邪。

本病案患者在坚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注重心理调节等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一直采用纯中医治疗,期间血糖控制良好,可见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黄连黄芩正气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不一样的“双黄连”
“小矮子”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