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
2022-11-21黄文鹏李莉明刘娜娜高剑波
黄文鹏 李莉明 刘娜娜 高剑波
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因“进食哽咽2周,间断呕吐3天,突发咯血15分钟”入院。患者3天前出现间断性呕吐,呕吐物为少量食物残渣及黏液,与食物种类及进食时间无关,今日劳累后剧烈咳嗽,伴呕吐,并咯血,约为150mL新鲜血。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40×1012/L,中细粒细胞计数10.33×109/L,单核细胞计数 0.67×109/L,纤维蛋白原5.45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8.72ng/mL。CT:后纵隔软组织肿块,内可见少许低密度(图1A),平扫CT值约37 HU,最大截面约6.5 cm×8.0 cm,气管及食管受压向前移位(图1B),气管及双侧主支气管变窄(图1C),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PET/CT:中后纵隔及心脏右缘见软组织肿块影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增高(图1D),SUVmax约41.8,最大层面的大小约8.3 cm×9.4 cm,CT值约34 HU,中心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放射性分布稀疏;周围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及食管受挤压移位;诊断考虑为后纵隔神经源性恶性肿瘤。行纵隔占位穿刺活检,活检病理:光镜下见上皮样瘤细胞呈巢状、弥漫性排列,大小不一,核染色质淡染,核分裂象易见(图1E);免疫组织化学:AE1/AE3(-)、TTF-1(-)、P63(-)、Syn(-)、CD56(-)、S-100(-)、Desmin(-)、MyoD1(-)、Myogenin(-)、CD68(-)、Ki-67(60%+)、OCT-4(±)、LCA(-)、CAM5.2(-)、CK8/18(-)、CK5/6(-)、CR(-)、CD34(-)、CD31(+)、ERG(+)。病理诊断: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
2 讨 论
血管肉瘤是少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EA作为血管肉瘤的亚型之一,多位于深部软组织,尤其是四肢和腹膜后,发生于纵隔罕见[1-2]。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放化疗、二氧化钍造影剂、动静脉瘘、慢性淋巴水肿等相关[3-5]。E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与肿瘤部位有关,本例发生位置隐匿,症状为进食哽咽、呕吐、咯血,考虑为肿瘤侵犯食管、气管所致。EA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病理特征为肿瘤组织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形态上呈大小不一的上皮样,呈巢状、乳头状排列,构成相互吻合连接的血管腔隙,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提示CD31、CD34、ERG和FLI-1等血管源性标志物多为阳性,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作用,其中CD31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6-7]。本例CT特点为后纵隔密度不均匀肿块,包膜不完整,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压迫气管及食管,边界欠清,未见钙化。PET/CT可见肿块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性浓聚,中心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考虑与EA生长速度快,易出现坏死、囊变有关。PET/CT显像既可以肿瘤的位置和解剖关系,也能对肿瘤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价。本例需与神经源性肿瘤、恶性神经鞘瘤、胸腺瘤、神经节细胞瘤相鉴别。EA的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发生血行和淋巴转移,首选治疗方法是广泛手术切除,术后可辅以化疗防止复发以及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期[8],确诊需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