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退休焦虑
2022-11-21王贞虎
王贞虎
有患者来信说,自己已经工作了三十年,即将面临退休。因子女都已有自己的家庭,丈夫也在多年前过世,目前一个人独居。她担心退休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没有重心,不知道是否该再找一份工作,还是要规划自己的兴趣,也怕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原本以为退休是一件放松的事情,但现在却相当焦虑,请问我该怎么办?
心理解析:因为丈夫去世而独居多年,过去工作是生活的重心,一旦退休没有收入,又怕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不免让人愈来愈焦虑,该如何处理这些多重的担忧呢?
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派,开宗明义列出人类焦虑情绪的来源,为“存活焦虑”“死亡焦虑”,以及与所爱之人分开的“别离焦虑”。小婴儿自呱呱坠地便有肚子饿了就抗议啼哭的觅食本能,若没有妈妈的奶水或不能喂饱他,便会竭尽所能地嚎叫以驱赶他当下所感受到的威胁。当妈妈的乳头塞进他(她)嘴里时,小婴儿的紧张与愤怒随即一扫而空,在吸吮与吞咽奶水的节奏中,体验到爱与满足的感觉,这种内在需求与外在供给的交会,让婴儿创造出“全能幻想”。
这种幻想会持续到6 个月大左右,小婴儿会逐渐知道,虽然妈妈的乳房是他(她)的至爱,但是并不属于他(她)。这是小生命必须面对的第二道难题:我该怎么处理和最爱分开的情绪?也就是别离焦虑的缘起。
儿童游戏治疗的先驱者克莱恩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她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幼儿会将他(她)与依附者的关系投射到具代表性的物件上,并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同时,儿童与这些物件之间的对话会出现在游戏中,仿佛它们也具有生命。
克莱恩于是根据这些精彩的工作纪录提出创新观点,主张幼儿与内在物件的互动形塑了人格的发展,开创了“物件关系理论”,对于心理治疗的学术与临床影响至为深远,而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便是别离焦虑的种种形式与变貌,以及其中丰富多变的情绪光谱,例如爱与恨,羡慕以致嫉妒,感伤乃至负罪感等。从逐渐了解到至爱物件与自己是不同个体,幼儿自主性地内化了这些物件,在面对别离的压力时用来安慰自己。
例如,我们常会听到三四岁的小娃娃在幼儿园自言自语地说:“没关系,妈妈等一下就会来了。”——这正是内化了的妈妈的声音。在幼儿有能力运用内化物件来舒缓压力之前,我们更常看到泰迪熊等物件被如影随形地带在身边,一方面为他(她)壮胆,另一方面在哭的时候可以安慰他(她)——这便是所谓的过渡物件;即便是软布娃娃或有奶臭味的小棉被,经过了多年,虽然脏脏臭臭也不准妈妈丢掉,否则便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若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人的一生可以看成都在处理别离焦虑这一类的根本问题——那就是离开了母亲子宫,结束了与母体的共生,成了另外的个体。我们得自己面对存活的议题,故而随之发展出各种精致的防卫技巧,来处理无所不在的别离焦虑,也因此,人类透过各种学习、创造,来填满独自一人的空虚。
例如,嗜好的养成或文学艺术的创作等等,都是某种“过渡物件”的升华形态,而某些人努力追求成就甚至成为工作狂,也可看成是对抗别离焦虑的特效药,所以,一旦“被退休”,失去了这帖药,别离焦虑升起并交织着存活与死亡焦虑,就有可能陷入负面想法的漩涡。这时,有必要检视财务现实,评估退休金或过去的积蓄,可以提供什么样的生活选择,再据此来规划转型所需的过渡物件,例如自娱娱人的艺术创作、手作、园艺,或者是另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