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教学共同体的路径探索
——以广州医科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生联合培养创新模式为例
2022-11-21黄晓亮张晓华孙宝清
黄晓亮,张晓华,孙宝清*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120;2.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澳门 999078)
粤港澳大湾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区域内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全局性部署和战略性安排。明确要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
2017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快速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
1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同体最早由王志强[2]提出,即在国家的统一谋划和政策引导下,以合力打造世界性教育高地为终极目标,大湾区内各区域、各层级、各利益主体协同组成旨在追求创新发展、共同提升及命运互系的发展集群。卓泽林[3]则从大湾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需求,以“高等教育枢纽”强调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即汇聚大湾区各市高等教育主体,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流高校联动而相互联系,以此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国际学术和优秀人才,从而为服务于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拥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等教育容量大、资源丰富、优质资源多;大湾区内拥有一批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的高等教育机构。根据2022 年QS 世界大学排行榜[4]中,前100 强高校中香港地区共有5 所高校上榜。广东地区共有2所高校进入全球前300 名,其中中山大学排260,南方科技大学排275。大湾区内优质高校资源丰富,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政策上顶层设计助力,从政策层面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枢纽提供了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域,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1年9 月,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化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明确发展路径。通过对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创新性设计,明确横琴和前海两座城市的不同任务。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提出具体战略部署实施方案,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指明了方向。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创新氛围强,开放包容促流通。当前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两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创新极点(两点)为主体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已基本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内围绕教育、经济、文化领域协作蓬勃发展,协作内容包括海洋、体育、数字经济以及科研仪器研发等展开协作。“十三五”期间,广东地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投入增加,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 年的2.41%提升至2020 年的2.88%。自主创新能力提升[5]。开放包容、兼容并促的社会氛围,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提供了软实力支撑。
2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同体存在的堵点与差异
2.1 结构松散型
一个运行高效的组织必须有清晰的管理或治理体系,即明确的权利配置与制度设计,从而能明确决策者与执行者,方能做到决策明确与高效执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分属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管理。三地高等教育体制不同,管理机制不同。高校之间不存在层级关系。从高校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观察,纵向即高校内部各方的管理机制不同;横向即高校之间的利益关联不大。若要做到大湾区之间高效协同,需要正视三大问题。共同体之间的治理机制、人事队伍以及财务支撑。
2.2 文化多样化
粤港澳大湾区属于“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的地区[6]。虽地缘接壤,但是由于历史以及地理等因素,导致大湾区内文化呈多样性。
第一、语言多样性;狭义的大湾区,在语言上以汉语方言中的粤语(又称广东话、广府话、白话等)为生活中的通用语。与此同时,普通话是粤港澳大湾区就是的标准化语言。而澳门和香港则分别使用葡萄牙语与英语在本地区使用。如果考虑大湾区其他地区,语言多样性则更加明显。
第二、国际化程度不同;对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单项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根据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城市国际化示范区评定标准研究,综合指标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办法,采取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对不同维度予以赋权叠加进行测算。欧美代表性的指标评价方法有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全球化城市指数GCI;英国的GaWc 指标体系;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则是国际城市综合评价体系(刘玉芳,2007)[7]。2021 年由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结合了国内外文的评价指标,设计的指标包括定性与定量指标并分为五大维度,包括开放性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国际交流包容、国际化公共服务以及国际形象和城市魅力共25 个指标[8]。其中开放性经济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营商环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指出,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要与国际上营商环境的全球趋势接轨,特别是监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建立符合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为企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2020 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香港位列第三,紧跟新西兰与新加坡。中国内地排31 名[9]。香港在英国Z/Yen 集团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于2021 年9 月联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与伦敦[10]。因此大湾区内国际化程度的不同,也会削弱大湾区其他地区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吸引性,阻碍大湾区教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2.3 学制的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制度不一,一直是三地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一是,每年招生指标数量的确定;二是学位的授予办法。根据澳门大学章程中对校内各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公布,澳门大学设有校董会、校务协调委员会、教务委员会。教务委员会下常设十一个委员会:分别是常务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学术质量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咨询及教育科技委员会、研究生课程委员会、通识教育委员会、教与学优化委员会、奖学金委员会、体育委员会以及师生咨询委员会。其中围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课程委员会有众多职能,其中批准研究生修课式课程及研究式课程的入学标准及每年收生人数、批准博士学位课程的入学申请就由研究生课程委员会决定[11]。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每年下拨澳门公立高校定额的财政补助,由高校自主决定招生的规模与形式。而香港主要采用英美的学制。
由此可知,阻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得到实质性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和差异,第一是结构松散化;第二是文化多样化;第三是最为重要的,学制的差异。
3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探索的思考与设计
3.1 以不同实践形式对大湾区高校学生进行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灵魂的灵魂[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 年9 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的倡导。2018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双创”当选为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3]。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与人高度相关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的分科越来越明细,对医务人员的实践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对比粤澳两地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实际效用,为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生创新培养模式积累实践经验。
3.2 探索不同制度下的合作机制
前文提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制度不一,一直是三地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的堵点。澳门的高等教育从1594 年西方传教士创办圣保禄学院肇始,到1981年港商创立东亚大学,受制于殖民地以及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澳门的高等教育一直发展缓慢。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澳门全面实施《澳门基本法》,特区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和主体性文教事业。特别是以“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方针引领下,不断推动澳门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澳门高等教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回归后不断增长的GDP,更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0 至2004 年的GDP 年均增长高达12%;2005-2008 年的GDP 平均增长更加上升到18.3%[14]。强劲的经济发展有力地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2009 年起,澳门的高等教育就学率就达到50.6%;2014/2015 年76.2%;2017/2018 年80.7%;2018/2019 年85.3%;2019/2020 年95%[15]。澳门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行条件。
考虑到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的学制差异,探索以非学历教育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广州和澳门两地的学生与学术交流,如学生交换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从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同学制背景下,学历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方案。
3.3 促进不同体制下的文化建设
潘懋元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历史演进中渐渐积淀而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体现在这个民族的价值和伦理观念、思维与行为方式、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它渗透于该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表现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制约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16]。如果说教育最基本的社会任务是文化传承,那么文化与高等教育则具有潜在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因为高等教育就是高深文化的传承[17]。当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做出改革与文化传统相一致,或不抵触时,文化传统可以推动甚至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反之,会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这是文化与高等教育宏观层面上的联系。
而在微观层面上看,教育则属于建构主义的范围。高校联盟的研究专家弗里茨·格鲁普认为“原则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认可之间存在着令人懊恼的遥远距离”[17]。高等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在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过程中,使个体发生了在其他教育阶段或形式中个体不会发生的独特变化,这种独特变化就是个体在自我适应或自我超越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了解决“自身发展与文化压力之间的矛盾”的心智能力,即推理反思和批判评价的能力[19]。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高等教育塑造文化。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的选择、教师队伍的建设甚至是校园文化的氛围来选择文化,甚至是创造文化。选择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选择的目标[17]。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南中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与重要发展任务。广州与澳门、香港虽在地缘上接近,但三地在文化背景和体制机制却有所区别。当中既有地理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原因。三地高校机制不同,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经费使用、权益分配、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不同[18]。因此通过两校深度、长期的科研合作,推动两校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签署。通过人才的联合培养,形成以文化驱动的长期性、战略目标一致的高效合作,最终达成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研共同体的目标。
4 结语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学者本·戴维在研究世界科学中心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之后认为,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高等教育中心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大致是重叠的。时至今日,知识经济的发展逐步壮大。“高等教育-研发-创新-经济增长”四者之间已经结成密不可分的链条。知识应用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引领推动科技与经济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也必然有赖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不断丰富发展[18]。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40 周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四五”规划中对粤港澳大湾区赋予了更重要、影响更深远的使命与责任。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能加速区域教育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能提供坚实的知识支撑与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因此总结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融合的堵点与差异,探讨创新学生实践方的不同效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间人才培养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