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2-11-20蒋国庆甘肃省武威市天祝民族师范附属小学
蒋国庆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民族师范附属小学)
“参与式”教学,即协作式教学暨合作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领悟知识生成的过程,努力做到: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的教师不插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过程应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参与式”教学的首要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相互割裂的情况,因此就出现了教师的绝对权威或者学生的过于呆板。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适时转换角色,由“一言堂”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的教,要站在学生的思维水平上,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把握好引导、组织的度,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为前提,同学生一起观察、讨论、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个性发展状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动手操作,去观察、去发现、去总结,让学生自己能够轻松愉快地整合他们已学到的新旧知识。做教师的好帮手,学习的好能手。
(二)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只有教师对学生真心关爱,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敬爱之情。学生往往由“敬爱”老师而转变为爱老师所教的课,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这既是情感迁移的作用体现,也是现代数学观所要求教师达到的育人目标。只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师生处于平等互助的状态,学生才敢于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才会将更丰富的问题资源提供给大家,使众多的人有了研究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资源。
二、营造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
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生理实验告诉人们:当人们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大脑皮层下神经的活动,脑血流量增加,血糖深度上升,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整个神经系统呈最佳兴奋状态,这时进行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路人”,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自由说、认真做,为学生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一)引导学生“操作”是营造氛围、优化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操作”可以渗透到各个教学活动中,从剪一剪,拆一拆、量一量,到搜集、调查、统计等,都可以要求学生去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运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情景导入,或将学生提前调查梳理好的问题向全班同学生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感悟和体验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随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如:新授“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提问:“圆锥的体积公式怎样推导呢?”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你们喜欢做实验吗?下面我们一块儿来做个实验,看看同学们协作的怎么样?这里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首先在圆柱里装满沙子,再把圆柱里的沙子倒入等底等高的圆锥里面,每次倒满看看能倒几次,你们就会发现把圆柱装满沙子倒入等底等高的圆锥正好倒了三次。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呢?”学生肯定会很容易就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通过操作、对比、观察等一系列动手活动使学生有所感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鼓励学生质疑是参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方法
学生主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尤为重要。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是一个难点,尤其让学生提出带有创新意识的问题会更难。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好引导、组织和参与的功能,及时发现新问题或点拨引出新问题。让学生带着新问题探索讨论,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教师演示,增加学生操作;减少机械背诵,增加民主辩论。有时围绕以某一重点或难点进行讨论,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学生敢于争论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去探索原理,再上讲台当小老师把它讲出来或做出来。而后,再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评析,拾遗补阙。
三、拓展开放主体的参与时空
拓展学生参与的时空,就是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和思维方式,让学生突破狭义课堂的限制,搜集、整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了解知识的来源及产生的原因,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让数学为生活实践服务,给学生以操作、实践、体验和升华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一)课前提早参与
学生在课前结合预习进行动手制作,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的准备活动。如,制作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系列学具或深入学校、家庭、农村、厂矿、商店进行调查、咨询、测量、搜集,为新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新授“利息”这节课内容时,让学生课前认真细致了解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及本人家庭成员的月收入、年收入情况,并将自己的零花钱存到银行,然后再估算不同年限定期存款应得利息是多少?这样把枯燥的课本内容转换成学生生活中的事,促使学生调查了解了存、贷款的年利率、月利率、税率,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由学生自己来讲述如何存款,如何计算利息,怎样存款对自己最有利,以至为什么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对学生今后关注社会、自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后延伸参与
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使知识得以巩固,体验得以延续,习惯得以养成。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周围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从多方面进行应用性的实践活动。
1.同一数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如百分数知识,在学校可用于计算学生的出勤率,体育达标率,男、女生所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等;在农村可用于植树的成活率,种子的发芽率等;在工厂可用于统计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完成任务的百分率等。
2.在不同生活实际中同一知识适用于不同的侧面
如“近似值”的运用,当计算粮产量需求近似值时,可用“四舍五入”法;而计算制作包装箱、油桶等用料需要求近似值时只能用“进一法”;在制衣厂计算制衣件数需求近似值时只能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3.在同一生活实际中同一知识运用的不同策略
如:到游乐园购买门票,单人游玩、双人游玩、多人游玩的购买策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批发和零买的策略……经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认识到日常生活与数学紧密相关。
四、赋予灵活自主的评价权利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而传统教学把评价学生的学习生活完全统领在老师的手中,成为老师的“上方宝剑”。教师应把教学重点采用在学生中开展自评和互评的方法,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学生。如:对课堂讨论交流、相互辅导,甚至包括作业的批阅都可以让学生去尝试,老师只做好组织和调控工作。使学生在兴奋中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端正为他人服务的态度,并从中感悟出享受评价的权力则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
对传统的考核和测查,同样可以适当交给学生开展轮流出题测查。即在限定的时间内每人出一题交给“邻座”,“邻座”算出结果再续出一题再交给另一个“邻座”(此活动在5~6人的小组内开展)。以此类推,待小组内每人都完成后,某两个小组间交换,人均查阅一份,最后由组长将出题和批阅结果向全班汇报,评出编题、做题、批阅的质量优劣。这样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命考题的自豪感,批阅的权威感,服务的责任感,竞争的使命感,而且促进了集体观念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竞争与团结意识。
总之,只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自由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交流,参与实践,参与竞争,参与评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