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赋能师生幸福成长

2022-11-20

江苏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师生学科资源

倪 娟

近年来,“教育内卷”这个词已成为流行语。教育内卷是指教育系统内的个体在没有增量资源的环境中加剧争夺存量资源的现象,这导致教育囿于停滞不前的发展困境。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教育面临着复杂的时代挑战,也更具有多元发展的可能性。为突破内卷并迈向教育质量新高地,我们需要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从融合视角切入,构建贯通中学阶段的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并立足乡土优势开拓教学场地、开发教育增量资源,在推动学校教育变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

第一,以融合为基本理念,从学科本质走向学习本质。知识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而人们在真实世界中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复杂的,是需要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的。树人学校从育人的高度出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统筹整合不同学科的课程差异和知识联系,以情境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素养导向的教育追求正是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方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树人学校的实践既可以理解为融合视域下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可以说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融合课程实践,体现了对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回归。

第二,以基地为课改依托,从学科课堂走向综合实践。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包括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三个阶段。让学生走进真实情境去体验、实践,是完成实物操作的有效方式,能够为后续的表象操作、符号操作进而内化学习做充分的准备。树人学校充分开发校内资源并发掘和调动校外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实践天地,为多学科课程融合和课程情境创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依托课程基地,树人学校以有机关联式思维丰富教育增量资源,为学生搭建起合适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让五育融合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渗透于日常的学校学习中,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以知识为载体,学会学习,成为知行合一的终身学习者。

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标准化教育到个性化教育,重视社会情感的培养,通过融合课程、融合资源实现五育融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缓解甚至破除教育内卷化,赋能师生幸福成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未来人才,这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改革的责任与使命。事虽难,不做不成;路虽远,行则将至。

猜你喜欢

师生学科资源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我给资源分分类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