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定位*
2022-11-20刘浩鹏
刘浩鹏 魏 峰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农村建设的重心发生改变,农村居民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治理现代化的期望也随之大幅提升。农村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生了变化,需要在农村居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的问题表征
深入认识农村社会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明确农村教育定位的前提。只有对当下农村建设新阶段中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进行准确把握和深入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推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
1.农村的相对贫困和教育资源不足。
尽管脱贫攻坚取得了胜利,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其享有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质量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追求质量更高、覆盖面更广的农村发展目标。全面脱贫后,国家应采用多维的相对贫困标准,包括反映“贫”的收入和就业的经济维度,以及反映“困”的教育、健康、社会保障、信息获得等方面的社会发展维度和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环境维度。[1]
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教育资源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农村教育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和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仍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当前,农村中小学师生流失较为严重,农村家庭文化资本较为薄弱,大多家庭缺乏促使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文化氛围,多数父母不具备指导子女课业的能力。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老年大学和特殊教育等多元教育模式的享有,以及图书馆、文化宫和博物馆等文化资源的获取,在目前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条件下要想在短期内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2.农村文化失调和教育重视不足。
文化失调是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道德难以约束市场经济观念熏染下农民的逐利行为,也难以调解由此产生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公平、民主、法治等观念在农村传播有待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秩序难以完全适用于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传统道德教化与现代治理理念在农村可能会出现矛盾。不合理消费、非理性竞争和社会关系失衡等现象在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多,尤其是消费主义的冲击给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使农村居民原本平静的生活滋生了诸多困扰。[2]
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学生获取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的难度在增加,而在短期内回报速度快的打工挣钱更具吸引力,“读书无望”与“知识无用”观念在农村流行。[3]农村居民缺乏投入教育的热情,致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同时,对乡土文化缺乏认同与自信,“轻农思想”“消费主义”和“攀比风气”在农村传播,离乡之人也很少再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大部分青壮年奋斗的目的不是“为农”“兴农”,而是尽快“离农”。
3.农村治理复杂和教育管理难题凸显。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层组织自我治理复杂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作风削减了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农村建设与发展因缺少重要的参与主体,使得农村社会凝聚力不断下降,呈现原子化的趋向。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造成基层组织集体行动和公共事务困难,治理成本持续走高、治理难度增加。[4]
农村教育管理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指令,又缺乏农村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导致借助教育治理推进复杂多变的农村社会发展出现诸多困难。在城镇化进程中,师生流失、学校布局调整不当等问题均是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障碍。在复杂的基层治理环境中,农村学校不仅难以利用农村的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还时常被外界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面对农村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一些学校既不具备处理权限,又缺乏借助有力的农村组织去协调解决的能力。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的意义追寻
归根结底,物质生活改善、精神追求提升和乡村生活和谐是农村居民的共同追求。参与农村建设的角色是多元的,农村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应该是广泛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里的学生,还应该包括留守农村的中青年居民、老龄人口、外出务工的“离乡”农民和城市“回流”的“新式”农民等。
1.农村教育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力量来源。
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相对贫困的问题仍然存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教育习得工作技能、获取就业机会仍然是农村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居民在获得自由进城就业和居住权利的同时,还可以继续保留在农村享有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身份。年轻力壮者进城打工经商,年老体弱者留守生活成本较低的农村。“半工半耕”的家庭模式在农村逐渐成为主流。[5]但由于当下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工作技能缺乏,在城市寻求工作机会时出现一定的困难,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农村居民为获取高收入进入城市打工的障碍。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基本经济支柱,农村居民作为产业兴旺的当家人需要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科技知识。[6]当前,针对农村居民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渠道不多等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给农村居民提供公益性的优质教育服务,以提升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储备人力资本。
2.农村教育是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文化振兴能够为农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7]农村教育应该承担文化传承、文明传播、传统与现代整合的重要作用。
一是农村教育要促进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农村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改变将农村文化视为弱势文化的认知。重构农村文化要以“优势视角”取代“问题视角”,积极发掘乡土社会内生性文化资源,将地方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农村教育,让农村青少年儿童认识农村、理解乡土,培养他们建设农村、服务农村居民的责任意识。[8]
二是农村教育要支持现代社会文明的传播。通过农村教育可以将现代文明理念传播到农村社会,培养热爱农村、有能力建设农村的新型农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普法教育、医疗卫生下乡和政策推广等活动,使广大农村居民形成核心价值观、法制观念和健康生活理念,从而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的现代化进程中。
三是农村教育要推动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坚持守正创新,使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是中国城乡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9]现代化与乡土化并不对立,教育的现代化不是全盘城市化,乡土化也并非要走“复古”的路子,应以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的人才作为农村教育的目标。农村教育不仅要将目光看向世界,还需要放眼未来,深扎中国文化之根。
3.农村教育是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力。
农村居民是农村公共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这也是达成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将对农村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治理现代化的理念融入农村教育实践之中,通过政策宣传向农村居民介绍国家相关的具体治理办法,帮助他们了解参与农村治理的依据与办法;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用的教育活动,激发农村居民关心农村公共事务的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农村社会治理与农村教育治理相互促进,良好的农村治理环境能够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方面占据重要位置。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目的在于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促进农村振兴。
1.改变农村传统教育观念。
为了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各类教育的平等性,摒弃短视狭隘、急功近利的观念,需要引导农村居民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经济状况和就业环境来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以适应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等方面的投入,完善生产经营风险保障体系,改变以往对农业活动“脏”“累”“无技术”“低回报”的刻板认知,激发农村居民“在农”“为农”的成就感。
当然,城乡之间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认同,这也是影响教育选择与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让体力型、农业类劳动位于年轻人的就业歧视链末端。为此,需要全社会给予一线职业工作者更多的尊重与关爱。
2.加强农村教育资源支持。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大量小规模学校出现,且分布较为散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可能按照功能需求建设图书馆、运动场、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针对农村教育现状,需要集中发挥资源的实际效用,将学校建设成以农村文化教育为主体的多功能中心,满足农村多样化需求。[10]农村教育资源的精准投入与高效使用,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建设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依托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课堂、优秀师资、管理经验与农村学校共享,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二是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保障水平。一方面,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另一方面,拓宽农村教师的发展渠道,构建其发展与上升的通道,增强其作为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以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3.构建城乡教育融合机制。
构建城乡教育融合机制,要以统筹管理、共享互惠和灵活机动为原则。一方面,统筹人口与社会发展,科学调整城乡学校布局,避免不合理的农村学校裁并,减少学生就学的空间距离障碍,保证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推进城乡资源共享,激励教师双向流动,相互学习教育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尤其要倡导城市优秀教师下乡支援、农村教师进城交流。同样,城市教育也可以引入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共生,助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职业教育领域,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积极探索城乡普职教育融合机制,完善招生录取、培养计划和学历认定等方面的融通,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知识与技能的联动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社会教育领域,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科技下乡,搭建乡村社会农业科技培训平台,借助于第三方力量为农村居民提供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高水平实现农业、科技、教育和管理的结合,为乡村振兴积累充足的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