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文画面中穿行,得言意于实践
——谈《观潮》一课的教学
2022-11-20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汤虹飞
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汤虹飞
《观潮》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开篇,作者直抒胸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短短的16个字写出了大潮的气势磅礴,同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那么,怎样带领学生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画面?又如何引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呢?研读课后习题中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便会发现,这篇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就藏在这首古诗中,这首诗涵盖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诗文互鉴,为教学本课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教学路径。下面,笔者具体谈一谈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字斟句酌,关注“言”
王崧舟老师借用南帆先生的话诠释“字斟句酌”,就是“沉入词语”。字词是文本中最小的意义单位,你只有沉入词语,才可能沉入整个文本,你的文本细读,也才可能具有真正的深度、厚度和广度。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直入课题,关注“言”。
师:同学们,课题中《观潮》的“观”怎么理解?
生:就是看的意思。
师:表示看的字还有哪些呢?
生:望、赏、瞅、盯……
师:如果把课题换成“看潮”“望潮”“赏潮”好不好呢?
生:不好。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看、望、赏都有看的意思,但是看的角度不同,看的远近不同,看的意境和心境也不同,自然用法就不同。
师:你理解得很透彻。看,是眼睛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印象;望,是向远处看,它有更强烈的距离感,有精神上的,也有物理上的;赏,大多指对眼前美好事物的内心感受;而观,是细看,是有目的地看,除了对物质世界的印象外,还加入了思维的想象与洞察。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海、望月、赏花”,不同的字词,相近的意思,用法却不同,这就是汉字的魔力和魅力。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开篇的这句话。(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这里也有一个“观”,还是“看”的意思吗?
生:不是。这里的“观”表示的是“景象或样子”。
师:是的。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字斟句酌,关注“言”,让学生在推敲、品读“言”的过程中,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抠字眼,不能回避词语的动态,仅仅理解了词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让词语进行意义和逻辑编码,从而实现语言的内化。如此教学,才能让词语有更宽广的空间,才能达到更有效的训练。
二、诗文比照,品读“意”
作者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呢?(出示刘禹锡的《浪淘沙》)学生反复读诗,顿悟: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用笔墨记录下了对钱塘江大潮的所见所闻所感。它又奇在哪里呢?走进“诗文比照,互文阅读”,由此促进学生对文本“意”的感悟与理解。
(一)闻:八月涛声吼地来
学生从文中找出与第一句诗对应的句子。
师随即出示课文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相关的四句话:
①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②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③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学生自由阅读第②、第③和第④句话,并在书上这三个句子旁边做好批注。课堂上,学生能够专注地阅读,用心地写出阅读感受,再加上认真地倾听和交流,这才是一节有“言”的课堂。
师:同学们,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潮来时,声音非常响!
生:我体会到潮来时的声音是由远及近,越来越大的!
生:我体会到作者在写潮来时的声音时不仅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有丰富的想象力。
生:我读完这三句话,突然想到曹雪芹老先生《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钱塘江潮来时就像书中王熙凤的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我觉得这个写法,特别具有真实感和艺术性。潮来时的那一声闷雷般的滚动,就像是出其不意中昭告来观潮的人们,它来了。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你的思考别具一格!都读到作者心里去了呢。接下来,老师分别来读这3句话,我每读完一句话,你们都帮我配上合适的“隆隆”的声响,让我们一起还原“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时浪潮发出的不同声响。
师: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生:隆隆。(沉闷的一声响,大潮出场了)
师: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生:隆隆、隆隆。(响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响,画面越来越清晰)
师: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隆隆、隆隆、隆隆、隆隆……(响声愈加剧烈,近在咫尺,震耳欲聋)
师:同学们,你们口中的一个又一个“隆隆”就是诗句中的哪个字?
生:吼。
刘禹锡只用一个字——“吼”就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声之大,正可谓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这一个“吼”字给了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赵宗成和朱明元用三句话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来势之汹汹、气势之磅礴,这就是“诗文比照,互文阅读”的魅力,它让学生读得懂、理解得透。
(二)观:头高数丈触山回
教师出示课文中与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相关的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教师让学生品读句子,并引导学生理解“两丈”就是7米多。接着播放了一段钱塘江潮来时的视频,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视觉的直观冲击下,感悟潮来时画面之壮美。
师:同学们,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你像作者这样把镜头逐渐拉近,发挥想象力,试着来说一说。
生1:那条白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再近些,只见一群疯狂的“白狮”奔腾而来。
生2:看,远处那条白线飞速移过来了,近了!近了!更近了!只见这一条条白线慢慢膨胀、绽放成了一朵朵会流动的云,正迈着高频的小碎步向岸边涌来了。
生3:瞧,白线逐渐平移,似几条白龙在江面上翻滚,只见白龙摇头摆尾,腾起数丈高的水浪扑向江岸。
师:同学们,诗之境阔,“头高数丈”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大家能把长长的文章读短是一种能力,能把短短的诗句读长,更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三)看:须臾却入海门去
这句诗对应的文字是潮来后,学生自然会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却入海门”了,作者还要赘言“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呢?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思维一打开,面前一片海,从“可是”这个词中寻找到了答案,原来这里藏着“玄机”。教师顺势出示课后“资料袋”,学生结合地图,一读便明白: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之所以会形成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原来是和当地独特的地形有关,潮水上涨时,受到了渐狭江面的约束。
(四)赏:卷起沙堆似雪堆
歌德曾说:“想象力只受艺术尤其是诗的节制。”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辩证地来理解。如果把钱塘江大潮比作一件艺术品的话,我们研读文本会发现,作者确实没有对潮退后的景象用过多的语言进行勾勒和渲染,而诗句中的“似”却把大潮写活了。(教师相机出示潮退后的图片)当学生再次读这句诗时又会发现,这是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想象和赏识。再读对应的文字(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时会发现,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也是作者对大潮由衷的感慨和赞叹。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对照课文,结合板书,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对《浪淘沙(其七)》的理解:八月的涛声如万马齐驱、惊天吼地般地奔涌而来,那卷起的浪头有七米多高,直接冲向岸边的山石,却又被无情地撞回,溅起美丽的浪花。顷刻间,潮水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又回归了大海,那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的照耀下,真像那洁白的雪堆。
理解了诗词,品读了课文,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从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奇在它的声之响,奇在它的形之美,还奇在它的特殊地形。
巍巍青山壁立千仞,浩浩江水源远流长,大自然是美不胜收的,是神奇多变的。有一天,当它遇到诗人的慧眼时,那山,就有了生命;那水,也有了血脉,山山水水,也就有了悲喜境界,且立意恒久。课堂接近尾声,学生在大气磅礴的背景音乐声中再次大声吟诵《浪淘沙(其七)》,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就在这朗朗的读书声中得以升华。
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关注形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即不但要“得意”,还要“得文”,在“得意”“得文”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古诗简洁凝练,现代文具体生动。如此诗文比照,由诗及文,由文生象,让学生在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过程中,实现了言意兼得。
三、定格画面,实践“用”
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潮来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教师大都聚焦于此,很注重内容的解读,一味地感悟潮来时的声之响和形之美,不停地让学生谈感受,过分注重情感的烘托,但是这样的设计缺乏语言的实践意识。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的第3、4自然段,会发现多处运用想象力把潮来时的壮观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正所谓“声”在“形”中,“形”中有“声”。教师出示滚滚黄河、黄果树瀑布等视频让学生也来写一写它们的独特之美。
这个教学设计,教师指出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问题,即写景状物时缺少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和会想象的思维。相机辅以迁移说话,把黄河具体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听,它犹如万马奔腾,又似雄狮怒吼。瞧,它时而浊浪翻滚,时而浊流宛转。它冲破山谷横贯中华,当夕阳西下,美丽的余晖洒到河面时,它又宛如一幅山水画……由此,定格画面,实践“用”,实现由“意”到“言”的转换,假以时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会得到提升。
四、适度拓展,升华“情”
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师,绝不会让眼睛只盯着一篇课文,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适度拓展延伸,突破课堂的局限,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在古诗词中再度观潮。
出示古诗句: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元·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品读古诗,想象画面,再读课文,在言意转换中,学生不仅会读出现代文的形象美,也会读出古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凝练美,还会读出文字背后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阅读是一种就“言”而得“意”的吸收过程,又是一个从“意”到“言”的表现过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能够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尤其要对作品故意留下的“空白”“不定点”“ 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及作品的象征、比喻、隐喻等艺术手法进行体味、赏析。据言知意,据意识言,以言表意,就在这言意互转、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了螺旋式的提高,这才是具有诗意的语文,才算是语文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