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物理学习方式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2022-11-20褚宇
褚 宇
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认知、行为、情感因素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认为物理课堂枯燥乏味,物理课往往“死气沉沉”,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为何会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笔者通过观察日常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偏差,我们有必要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方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笔者以徐州开发区中学为样本学校,分别从学习倾向、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影响因素以及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四个方面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共设置了26个问题。随机发放1200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研究数据可靠。
1.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对每道题目选项的选择率进行了统计,结合教育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对于物理的重视程度以及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较大,对物理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更强。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作业布置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造成影响。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时,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但若在作业布置形式和教学手段上较为单一,则不利于学生向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三,家长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受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和沟通频率的影响。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性和探究性。
2.实践反思及再认识
笔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出发,反思初中生物理学习方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多元化的引导对策,以期提升学习方式有效性,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微观层面上,笔者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采取异质分组,深化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合作小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织原则。“组内异质”保证了教学的多边互助,有助于小组内各成员相互讨论,促进小组成员的个性化发展;“组间同质”保证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使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实效。(2)教师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导入,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这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尽可能让每位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第二,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环节,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主要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中“沸腾”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根据教师制作的有关“沸腾”的课件进行提前预习,学习沸腾现象的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播放“水的沸腾实验”微课视频,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随后筛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通过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完善答案。
第三,改善物理学习训练,分层布置作业。有必要对物理学习训练进行改进,加强物理学习训练与生活和现代科技的联系,注重物理情景的创设,编写有利于提高学生时间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内容。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物理训练:改善基础性训练;加强实践型训练;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分层布置作业。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之前开展卫生大扫除的活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大扫除中擦黑板、拖地、摆桌椅、抬水等活动,设置与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描述、思考实践活动细节,顺势引出力的概念、大小、方向等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力的理解。
宏观层面上,可通过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及建设区域性微课资源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注重评价改革导向,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在新的教育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一个操作性强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改变其教育方式,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二,建设区域性微课资源,用人工智能支持智慧学习。在“智能+”教育时代,微课教学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人工智能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带来了诸多便利,将进一步促进知识性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助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