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高校新生心理疏导体系
2022-11-20苏金龙缪涵蕊
苏金龙 缪涵蕊
为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工作,并依据获得的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管理,如心理健康中心对筛出的高危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心理干预。诸如此类举措在缓解高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基本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勇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常覆盖不到那些性格相对内敛、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此外,高校新生在由中学向大学生活转变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人生规划等问题[1],这些问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可能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校新生的发展焦虑
高校新生在学习及日常思维上有着明显的“中学痕迹”,如强调课本内容,看重考试成绩等。相比中学,学术、社团、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成为衡量大学生的重要参考。这意味着,高校新生要想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需要应对这种转变带来的压力。有关研究显示,这些压力集中体现在学习、社交、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同时,相比女生,男生在上述维度的压力感受更为强烈;相比理工专业的学生,文史和体艺专业的学生报告更高的压力得分,尤其是体艺专业的学生,其报告的压力得分要显著高于文史和理工专业的学生;相比城市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2]
另外,周围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感会让人产生弥散性焦虑。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个体对自我的评价,让个体产生自卑、无力感等负性情绪体验。如果这些负性认知和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舒缓,就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初入高校,个体对专业和未来的探索开始“萌芽”,在这个过程中常会出现“迷茫”等困惑。一般来说,轻微及中等程度的“迷茫”有助于高校新生进行自我探索。然而,不同个体的自我探索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一些高校新生需要得到能够帮助其“解惑”的社会支持。
二、班级对高校新生环境融入的意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三大社会需求理论认为,交往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同样指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与他人保持联系、被群体接纳是个体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比较多的个体更少出现心理问题。而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来说,社会支持本身也有助于缓解其心理问题。大学里存在各类层级的组织,如宿舍、社团、班级等,这些组织及其营造出的群体身份为个体归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这意味着,加强不同类型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引导,可以为高校新生提供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从而缓冲环境因素对其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
对于高校新生来说,班级是承载其社交互动的主要组织类型。入校之初的军训等活动多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同一班级的学生往往在宿舍、课堂等多个方面存在交叉。这些特征为班级成员之间建立友谊提供了便利,也决定了新生最为便捷的社会支持大多来源于班级成员。这一点不仅在有关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也在日常学生管理实践中得以彰显。我们发现,在大一上学期,个体的友谊及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班级内部成员。此阶段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大部分缺少社会支持,表现为朋友少,不愿与人沟通,抑或依赖网友等。因此,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助于高校新生的心理调适和自我发展。
三、构建基于班级的心理疏导体系
前文提到,校级心理健康中心一般多提供心理预约咨询服务。校级心理健康中心对应的服务常不能覆盖到性格内敛且不愿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在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班级的能动性,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新生心理探测及疏导体系,有助于拓宽心理工作的范围,构建协同作用的立体化心理服务体系。
1.班级心理疏导体系的基础
发挥班级在高校新生心理疏导中的作用,有赖于3个要素:活动、团队、专家库。这3个要素的科学搭配和协同运作构成了班级心理疏导体系的基础。基于班级特征,我们可以搭建不同的心理疏导体系。但是,这些体系都不能脱离上述3个要素。其中,“活动”指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成员加深了解、建立友谊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班级价值观、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主要依托。一个组织越有凝聚力,其为成员提供的社会支持就越大。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可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了解,营造包容、温暖、成长性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团队”指班级内负责协调、组织的成员构成的集合。班级活动的开展有赖于班委和班级成员的协同努力。其中,科学的、运转通畅的班委架构对班级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负责协调、组织的成员,就会变为“一潭死水”。好的班级风气和班级本身的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班委的激发与组织。在上述团队中,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疏导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作为班级内部的心理服务者,心理委员承担了解班内成员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人际心理安慰以及向相关教师传递寻求帮助意愿等职责,是班级心理疏导体系中团队建设的关注重点。
“专家库”指那些与心理服务有关的师资力量,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及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等。对于高校新生,尤其是那些原生家庭不良的高校新生来说,入学面临的新环境中存在很多压力性事件,而这些压力性事件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在这些情况下,相关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适当的干预有助于学生平稳度过这一阶段。此外,专家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心理委员,以及上述三方协同作用下营造的班级氛围。
总之,活动、团队、专家库协同产生作用,是班级心理疏导体系构建及发挥作用的核心。
2.“班级心理疏导体系构建”案例
基于上述3个要素,笔者曾经对以班级为单位的高校新生心理疏导体系进行了探索性构建,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如下。
一方面,高校新生入校之初,我们在常规班委搭建和班级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成立了“向阳小组”。“向阳小组”的规模遵循社会心理学的有关发现,4~6人为一组,组员自行结合。每组至少每2周开展1次集体活动,可以是聚餐、看电影、到图书馆自习等任一类型的活动,从制度层面支撑小组活动。“向阳小组”着眼于为学生搭建交往平台,促进彼此了解,为学生获取社会支持提供帮助。同时,在班级内设立每周1次的“班主任接待日”。具体来说,班主任每周拿出固定的半天时间与新生谈心,发现新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扰、学习和生活中的“迷茫”等,并予以引导。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新生适应,减轻了可能由适应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扰。尤其是班主任谈心环节,可以解决新生在专业、未来规划方面的发展问题。
另一方面,建立班级层面的心理疏导机制,营造“探测—干预—追踪”的闭环心理关怀环境。为了达到该目标,笔者在班级内构建了以心理委员为中心,班委为辅助,班主任及学校心理咨询师为专家团队的支撑体系。具体来说,班委成员将了解到的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名单统一汇总至心理委员处。心理委员负责监测班内成员的心理健康情况,依据对方的心理困扰程度决定是否向班主任报告或帮其预约学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服务,抑或鼓励对应同学自行寻求心理服务并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追踪监测。后续访谈显示,该体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为主动性不强的高校新生提供心理服务”的通道,缩短了新生整体入校适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