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识谱教学思考
2022-11-20林丹炜
文/林丹炜
引言
作为一门听觉艺术,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的呈现是以乐谱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乐谱作为音乐实体化的展现形式,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与载体。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识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更为显著,教师不仅应对识谱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还应通过优化、创新的手段进行识谱教学策略的多元化探究,使学生在对识谱教学产生兴趣的同时获得识谱能力的提升,在提升音乐识谱能力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音乐学习能力,为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乐谱是音乐的重要载体。学生只有对乐谱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结合乐谱进行音乐旋律及节奏的呈现与演奏,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1]。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乐谱的认知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音乐学习能力。因此,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通过开展识谱教学,能够使学生对乐谱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准确把握乐谱来学习音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增强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具有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教学功能,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健全学生人格等育人功能[2]。而识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乐理知识积累、提升学生音乐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识谱教学,使学生利用学到的乐理知识深刻感悟音乐作品的节奏与旋律,从节奏与旋律的转变中感受思想情感的变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进而使学生的艺术鉴赏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有助于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形成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小学音乐教师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就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之上。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识谱教学,不仅奠定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使学生有能力进行音乐创作,还有助于学生在对乐谱知识的掌握中接触与学习更多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厚积薄发”,为其音乐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培养识谱教学意识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指向标。因此,教师应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科学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课程标准》对小学各个学段学生的识谱能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积极地开展识谱教学,还应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有效的识谱教学。由此可见,教师应透彻地理解《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导向,树立正确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意识,在给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3]。
(二)以趣味性游戏为手段,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
对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阶段学生来讲,学习兴趣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学习,才能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但是,针对具体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践来看,由于乐谱的抽象、枯燥,学生对其学习兴趣并不浓厚。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通过具有趣味性游戏因素的融合,实施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戏的吸引下产生浓厚的参与积极性,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乐理知识的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乐曲中的七个音阶。让学生根据教师弹奏出的音阶出示相应颜色的纸牌,这样就在趣味性很强的音乐教学游戏中将学生的感官与音阶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各个音阶的音准、节奏的掌握更准确、熟练。同时,学生通过参与趣味游戏能巩固自己的乐理知识,增强自身对乐谱的识别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识谱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重要的教育辅助技术,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了显著的教学优势。因此,在小学音乐的识谱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求,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此增强识谱教学的形象性和综合性,达到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宽松的体验式教学情境,以此强化学生的识谱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音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各个音阶与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一一对应,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各个音阶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这样就使枯燥、抽象的乐谱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以此提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视听唱相融合的识谱教学模式,以此增强识谱教学的有效性。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感官的调动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识谱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为学生营造视听唱的综合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读书郎》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视听情境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并通过模仿训练来进行歌曲乐谱的再现。这样不仅通过运用多媒体降低了学生识谱的难度,还在多种感官的综合协调下深化了对曲谱的感受与体验,由此提升了学生在音乐识谱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四)结合乐器演奏教学,提升识谱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音乐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乐器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识谱教学存在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乐器演奏教学的融合,进一步优化识谱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能利用乐器进行乐谱的认知与演奏,在具体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识谱教学效果。例如,在“吹竖笛”的乐器演奏教学中,教师不仅应通过演示使学生认识竖笛这一乐器及演奏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简单乐谱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利用竖笛进行演奏。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按照乐谱进行竖笛的吹奏,并在利用竖笛对各音阶的吹奏中掌握每个音阶的音高、音准,增强对乐谱的识别与演绎能力,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五)运用手势教学的开展,增强识谱教学互动性
手势教学法是由科达伊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法,不同的手势和高度代表不同的唱名,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的认知与展示乐谱。由此可见,手势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中获得良好的识谱教学效果。例如,在《春来了》这首歌的演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将乐谱中的七个音阶与教师的七种手势进行融合记忆,这样不仅提升了演唱教学的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在师生互动中开展识谱教学。
(六)运用唱歌训练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识谱能力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以歌唱的形式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学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对乐谱的识别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乐谱进行深刻的记忆与了解,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更为有效的演绎,实现音乐作品中情感的充分表达。由此可见,歌唱教学本身就是学生对乐谱进行学习及实践运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唱歌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在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识谱教学的开展与深化,以此促进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草原上》读谱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既有的乐理知识,自主地进行乐谱的认识与歌曲的哼唱,并在学习小组内展示学习结果。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地进行曲谱识别,发现与改进演唱过程中的不足,实现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和对乐谱的认知,提高音乐识谱能力。
三、关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深层思考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识谱教学已经获得了较为有效的开展。但是如何使识谱教学跟随音乐课程改革发展的脚步,获得更为深入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首先,实施人本化的教学模式[4],实现识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音乐学习的主体,音乐知识基础、兴趣以及所表现出的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差距。教师如果忽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武断地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获得良好的识谱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贯彻人本理念,通过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还能通过因材施教的引导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简谱教学与五线谱教学。乐谱分为简谱和五线谱,其中简谱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便于学习者的学习与识记,但是不适合如合唱这样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表现;而五线谱采用的是固定调唱名法,具有旋律直观、音域宽广的优点,但是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学习难度。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简谱或五线谱教学的选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识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识谱教学,并通过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乐器演奏、手势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融合,增强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