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育雏期体重管理措施

2022-11-20张志远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均匀度周龄雏鸡

张志远

(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寿光 262711)

0 引言

在育雏期往往容易忽视料位、水位和弱雏的管理,促使鸡群中的弱雏比例逐渐增加,引起整体体重不达标、均匀度较差,甚至发生死亡率较高的情况。所以管理者需要重视细节管理,抓好这3项主要细节工作,提高育雏期体重的管理,为培育健康雏鸡奠定基础。

1 料位管理

1.1 标准料位

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增长,随时提供合理的饲喂空间和料位,料位是指雏鸡的采食面积或位置,正常情况下,蛋鸡在1周龄、2~3周龄、4~9周龄每只鸡需要的标准料位分别为2~3、3~5、5~7 cm。这是饲养管理指南上给出的标准料位,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鸡舍条件、季节变化和管理水平等的不同,随时调整料位,确保料位合理。

1.2 料位不足的危害

蛋鸡在育雏第1周通常使用小料桶供给饲料,料桶底部周长为56.52 cm,按标准料位每只鸡2~3 cm来计算,可以供给18~28只雏鸡采食。在实际生产中,个别养殖户为节约供暖成本,在雏鸡入舍后往往每个笼内放置50只雏鸡,让它们使用一个料桶,这种情况下雏鸡料位明显不足,尤其在冬季问题更为严重,虽然增加饲养密度能够节约供热能源和饲养空间,但是因料位不足致使许多个体较小的雏鸡无法自由采食到充足的饲料,造成1周龄鸡群体重较小和均匀度较差的问题,甚至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在育雏第2周通常将料桶供料过度到料槽饲喂,有的育雏笼底面积较大,笼内较深、笼位就狭窄一些,虽然这种情况下雏鸡饲养密度合理,但是料位明显不足。2周时雏鸡已经学会自己寻找食物,就会出现争抢料位的现象,即使分几次饲喂,那些弱小鸡也会因采食不到足够的饲料而引起体重不达标。相反那些个体强壮的鸡,采食过多的饲料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也是造成整群均匀度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1]。

1.3 解决方案

在雏鸡入舍前需要在笼内铺设垫纸,来增加饲喂面积。笼内放置真空饮水器时,可以在笼内铺设2/3的垫纸,在没有垫纸的地方放置饮水器,避免将饲料打湿,引起饲料发霉变质。

垫纸上面的饲料厚度需要保持1 cm即可,切忌撒料太多雏鸡采食不完,造成饲料浪费或发生霉变,进而影响雏鸡的健康状况。在使用垫纸时,需要做好垫纸管理工作,避免饲料上面粪便太多而影响雏鸡的肠道健康[2]。在第二周雏鸡个体较小,如果使用的料槽太深,也会致使鸡吃不到底部饲料,有条件的可以用PVC管制作简易料槽供料。

需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及早分群管理,正常情况下在1、2、3周末分别进行分群,具体分群时间可以根据笼内饲养雏鸡的数量和料位确定,确保雏鸡在龙呢活动自然和拥有适宜的料位。分群时最好按照雏鸡体重进行,将小体重的雏鸡放在上层笼内,并适当减少饲养密度,促使其尽快达到标准体重。相反将大体重的雏鸡放在温度较低的下层笼内饲养[2]。

2 水位管理

2.1 标准水位

在育雏期需要根据雏鸡日龄增加,逐渐增加饮水位置,标准水位是饲养管理指南上给出的每只鸡需要的饮水空间或面积。通常雏鸡在1周龄、2周龄、3周龄和4周龄后使用真空饮水器时,每个饮水器分别可以供给25只、14只、6只和4只鸡饮水,如果使用乳头饮水器时,每个乳头在前2周可供给15只、第3周供给10只,四周龄后供给5只鸡饮水。当然饮水位置还需要根据饲养密度、鸡舍条件和温度环境等随时调节,以鸡群采食后3~6 h,鸡嗉囊柔软充盈为宜。

2.2 饮水管理不良的危害

目前大多数管理者在育雏1周内使用真空饮水器给雏鸡供水,无论饮水器的容积大小,都会将饮水器装满来供水,这样雏鸡饮用5~6 h后还会剩余很多水,再加上在饮水中添加开口药或维生素,这样不仅造成较大的药物,而且还未成为细菌培养基,严重威胁雏鸡的健康状况。另外一个常见细节问题,就是无论笼内有多少雏鸡,均使用一个饮水器来供水,这样也容易出现水位不足的现象,致使弱雏饮水缺乏,体重无法达标[2]。

集约化养鸡场,在雏鸡1日龄就采取乳头饮水器供水,有的笼内饮水乳头数量只有1个,而每个笼内放置20~30只雏鸡,这样水位严重不足,也无法满足雏鸡饮水需求,导致雏鸡体重增加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和均匀度下降。

如果雏鸡水位不足时,易引起大群鸡争抢饮水的现象,此时增加踩踏致伤、甚至致死的现象。一旦笼内乳头损坏或堵塞,不能及时更换时,整个笼内的雏鸡就会成为弱雏,体重远远低于标准。

2.3 解决方案

无论是采取哪种饮水器供水,均需要满足雏鸡对饮水的需求,根据饲养数量来安置相应的饮水器,使用真空饮水器时,应采取少量勤天的方式,一次不用添加太多的饮水量,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同时每个饮水器内添加饮水量最好一样,这样便于管理,统一添加饮水或更换清洗饮水器,避免出现饮水器内空水的现象,减少雏鸡饮水不足造成的损失。

3 弱雏管理

3.1 管理粗放弱雏较多

在一些管理粗放的养鸡场,经常会发现鸡群中弱雏比例较高的现象,这些弱雏的体质下降,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较低,往往会成为疾病的导火索,增加整群鸡感染发病的风险,同时弱雏较低还会降低鸡群均匀度、平均体重偏低和死亡率较高。所以在育雏期间对弱雏的管理也体现鸡场的管理水平[3]。

3.2 解决方案

在雏鸡入舍前合理安排鸡群放置情况,建议将鸡舍前端的1~2架鸡笼空置出来,不放置雏鸡,在雏鸡入舍1~2 d,将大群中的弱雏统一挑出栏,放在前面笼内,精心饲养弱小鸡,还可按照体重大小和健康状况再逐渐分级管理,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管理。

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营养物质,及时补充弱雏体质和能量,还可以帮助弱雏逐只饮水,避免脱水严重引起的死亡现象。给弱雏提高营养全价的颗粒饲料,使用粉料时可以将饲料拌湿,增加饲料的适口性,然后推迟更换育成料的时间,采取少喂勤添的饲喂方式,促使弱雏尽量采食更多的饲料,帮助其体重尽快达标。

供给弱雏舒服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安置适宜的料位和水位,让弱雏能够随时采食到饲料和饮用到充足的清水,帮助弱雏尽快提高体质和体重。对于没有饲养价值的病弱雏鸡,需立即淘汰处理,有利于减少对饲养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降低饲养密度,给健康鸡群提高充足的笼位[3]。

4 结束语

为管理好育雏期的体重,需要从细节入手,雏鸡提高适宜的料位、水位,让雏鸡吃好、喝好,并及时挑出弱雏,精心护理,促使弱雏体重及时达标、进而提高鸡群的平均体重、均匀度和成活率,为高产稳产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均匀度周龄雏鸡
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成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开产时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喷头高度对防火林带喷淋效果的影响研究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
食醋可防鸡病
PTT纤维纱线生产及在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