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场生态的党课创新探索
——以党课《回望革命党史 弘扬伟大精神》为例
2022-11-20陈永兵周晓慧
陈永兵 周晓慧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7)
学习党课是党员提升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最常用的形式,建设真正入脑、入心的党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传统党课学习形式存在着不足,例如,讲授方式偏向于单向灌输,内容上侧重于认知交流而忽视情感、人际交流,效果上偏向模式化,无法激发听讲者的共鸣,难以将共产主义信仰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新时代对党建水平和党课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增强党课的吸引力、激发党建活力,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提升党员情感素养
自2014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就致力于将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论在普通中学里实施且落地生根,已经在“情感德育”“情感—交往型课堂”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优化了教育教学生态,构建了校园情感场。在丰厚的校园情感文化的滋养下,教师的情感表达能力显著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笔者所在学校的党员占在职教职工的46%,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情感教育研究团队更是以党员为主体,这就为情感教育向党建工作领域的纵深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创新探索党课学习形式从构建到实施,参与其中各个环节的党员同志,无论是主讲还是演讲抑或是访谈,都注重以流畅的情感交流带动认知传递,展现了较高的情感素养。而听讲者同样是学校的党员同志,也具备较高的情感感知能力,与台上的讲授者之间展开了积极而高质量的情感互动,共同构建了强大的情感场,将党课一次次推向高潮。
党课创新探索拓展了校园情感场的覆盖范围,有利于打破意识形态工作在触及心灵、塑造灵魂方面遭遇的困境,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辐射效应,形成全员情感育人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党课呈现方式
与传统型党课相比,基于情感场生态的党课在完成对相关认知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感官的刺激,使讲授者和听讲者进入特定的时空场域之中,达到以情感促进认知、增强认同的效果。
在《回望革命党史 弘扬伟大精神》这节党课中,以时间为经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为了将每个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体现出来,在每个篇章都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在第一篇章《启航——红船精神》中,通过视频模拟重现了中共一大最后一次开会的晚上遭遇特务的惊险场景,全场进入了紧张的氛围,凸显了共产党人的机智;美术作品《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就是想通过油画色彩的鲜明对比,让受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斗争环境的恶劣和共产党员初心的鲜亮。在第二篇章《寻路——井冈山精神》中,首先向听讲者展示了井冈山的地貌,这种地形形象地解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然后用老百姓珍藏的《一罐食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军民的“鱼水情”,使听讲者深刻地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什么是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为什么能依靠群众取得胜利。在第三篇章《壮举——长征精神》中,当主讲人邀请一位名叫“红军”的老师来为大家讲红军长征的概况的时候,大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当红军老师宛如一位红军将领,在大幅的红军长征示意图上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的时候,大家都折服于他挥斥方遒的大将之风;当他讲述他名字的寓意及父辈寄予他的期望的时候,全场不仅被红军老师的成长经历及人格魅力所吸引,更深深感动于红军战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再如,根植于中华文化基因的诗词特别能够引发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七律·长征》这首诗在领诵者激情洋溢的演绎下,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宏大气魄;全场齐诵环节不仅提高了听讲者的参与度,还带动了全场情感的交汇,汇聚成为革命的浪漫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第四篇章《丰碑——抗战精神》首先用一段混剪视频将全场带入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现场,这段惨痛的民族记忆使全场沉浸在悲壮的气氛中。其次,主讲人讲述赵一曼的故事、解读遗书的令人费解之处和嘉宾角色扮演赵一曼读给儿子的遗书,这种交叉同步进行的特殊讲述形式,辅之以牢房昏暗的背景和悲情的音乐渲染,将情感场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当抽象的家国情怀如此真实而有温度地传递,全场听讲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潸然泪下,精神在泪水中得到洗礼与升华。为了最终达到“以情促行”的实效,在第五篇章《赶考——西柏坡精神》中邀请笔者所在学校援疆教师团队代表讲述自己在新疆支教的故事,真切动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的信条在全场教育人的心中扎了根。最后,对学校94岁老党员的采访让在场党员再度被老一辈的纯粹信仰所感动。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老党员发自内心的独白,全体党员不由自主地齐唱。
三、反思党课教育实效
情感教育理念告诉我们,重视情感体验不是丢弃认知,而是提倡认知和情感都得到发展。基于情感场生态的党课在实践过程中也要注重达成教学目标。
首先,基于情感场生态的党课也是课,课上所传达的理论知识必须是准确的,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美术、诗词等多种艺术手段,但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无视科学性。例如,这堂课上涉及的党史及观点都是经得起检验的,运用地图展示的中国革命中心区域也是准确的。这就要求授课者具有较高的情感素养,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授课态度,才能达成学习党课理论、获得知识的教学目标。
其次,基于情感场生态的党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还要在情感碰撞的基础上注重理性的思考,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这堂课上不同阶段的革命精神的提炼都是在激发听讲者情感共鸣之后引导大家理性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水到渠成获得的。特别是最后一位嘉宾谈“西柏坡精神”,将其与之前精神的不同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思想智慧。
最后,基于情感场生态的党课学习不能仅仅有一时的触动,还需要注重课堂的延伸,将感动一阵子转变为学习一辈子、践行一辈子。例如,这堂课由于时间的局限,只涉及了一部分的党史,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完全可以拓展成系列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理论学习、廉政教育、法纪教育、国情教育等诸多专题,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倡导的那样,将情绪机制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起协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党课《回望革命党史 弘扬伟大精神》引发的良好反响说明了情感育人理念与党课教育的融合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广大党课学习者将进一步通过提供优质的情感体验,传播有温度的思想,真正提升党课实效、打造党建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