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以《骆驼祥子》一文为例
2022-11-20刘若诗
刘若诗
(五邑大学,广东 江门 529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前言指出,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目前,我国的教育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新方法、新理念均在不同程度地融入课堂,改变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对分式课堂的提出,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都还在尝试中,目前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文章将针对当下教师主导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思维能力弱、阅读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探索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开始尝试的教学方式,是以现实生活为课堂背景,将项目任务与真实的学习、社会问题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力求改变传统的名著阅读教学方式,为名著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项目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课标》中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生应该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语感,重视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由此获得对自然、社会发展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学生应具备能阅读日常的报纸和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1]除此之外,《课标》还提出了量化要求: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究文学作品本身,对作品加深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发,享受审美乐趣。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困惑分析
笔者向某学校共3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在每个年级选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学生阅读效果差的原因,为分析学生阅读效果不佳做数据支撑。
(一)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根据笔者的观察,教师常常在课堂上使用提问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营造出一种欢乐的课堂气氛,会出现太多无效提问,如“是吗”“好吗”“对不对”这样简单的问答。20%的学生觉得这种简单无意义的问题过多,会减少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不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及学生对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下降。
(二)学生兴趣不高
针对项目式教学法,笔者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主要以访谈、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现在的初中生已经习惯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快餐式”“碎片化”阅读,有40%的学生对传统文本阅读已经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加之有些传统文本与时代脱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人兴趣脱节,导致初中阅读教学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方面大都停留在表层。虽然教师也倡导学生要多多阅读课外书籍,但这仅仅停留于倡导层面,并没有深入监督。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只是进行了基本知识和固定模式的讲授,也没有进行适当的课外扩展,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导致学生对作品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对语文阅读渐渐失去兴趣。
(三)教师主导学习
传统的课堂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分强调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教师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觉得教师只是让他们简单地记住作品的故事背景、内容结构、中心思想、情节等考试常考的知识点,没有结合生活实际,习惯使用题海战术,结果导致部分学生死记硬背,缺乏探究动力,没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观点。自主阅读是实现阅读有效性的前提,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阅读感受文本内容,从而有了自己的理解。但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充裕,只有24%的学生觉得思考的时间充足。在新课标教学形式下,教师应该学会“放手”,以一个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来协助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检验教学成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学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存在的缺点和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研究发现,名著阅读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是极其单一和机械的,有18.3%的学生表示,教师主要是通过考试成绩和打分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内容上,试卷中主要是对该文本重点片段、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等方面的考查,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只是检测了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而在评价方式上,目前还是只使用考试这一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没有对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做全面的评价。
(五)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迷茫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线语文教师很少能站在整本书的高度来审视初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尤其是很少能自觉、科学地设计三年的阅读训练内容。同时,大部分教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很迷茫,不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只是停留在陈述知识的层面上,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较弱。
三、探索项目式教学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路径
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目标任务是单一的、套路式的,并且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例如,在进行《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时,教师布置任务:思考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祥子的三起三落、虎妞的悲剧是如何导致的,祥子最后为什么失去了希望等。课后则为学生布置“背熟常考知识点”的任务,并无其他延伸。长此以往,学生缺乏明确的、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再加上评价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无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亟须改革。项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出发,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较长周期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并完成一系列如设计计划、问题解决、作品创建及结果交流等学习任务,最终达成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目标。[2]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用项目式教学法,设定真实的生活情境,将读名著的教学目标变成驱动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探究。教学地点不局限于教室,教师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现实。学生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完成项目任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能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提升复习效果。
项目式教学法的重点就是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适合初中学段学情的任务,从而推动教学。教师要设计精练且与生活实际相符的驱动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项目任务,才能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设定阅读项目学习目标:①梳理作品情节,厘清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并概括相关故事情节;②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并用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③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④梳理对比祥子这一主要人物的前后变化;⑤探究人物命运的时代社会根源;⑥深入探讨作者创作此小说的主旨思想;⑦体会老舍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教师设定目标后,还应组建项目学习小组,各个小组认领目标任务,落实项目任务。
《骆驼祥子》故事的发生年代较久远,有些描写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后,教师可以展示祥子拉车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选底层车夫作为主角?骆驼祥子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通过祥子,我们看到怎样的社会缩影?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虎妞的出身明明不错,生活条件较好,但为什么她如此泼辣?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深入阅读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究祥子的心理活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等,继而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来回答问题。学生完成任务方式不限,可以是汇报、戏剧表演等。
项目作品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结合多媒体汇报项目成果,完成自选目标,学生的回答要有理有据。基于此,可以开始正式评价,首先,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实践表现和最终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回顾整个阅读过程,更能获得阅读技巧的提升。其次,学生自主评价后,教师可站在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度再次进行评价,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包括名著的中心思想和人物特征等。通过学生的开放理解,教师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每名学生的思想深度和闪光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和深度阅读。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能够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也是一个重要的成果。根据考试,加上小组报告、相互评分等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的同时,积极地思考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适时进行指摘和评价,对学生偏离的想法进行修正。[3]
将项目式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名著阅读指导中,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项目式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分配任务。另外,通过团队探究合作、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也有助于教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名著的阅读中,主导深度阅读,进行深度学习。笔者认为,项目式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育人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将来的名著阅读教学中会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