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绘本阅读课堂融入审美教育的方法
2022-11-20金珠
金 珠
(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江苏 南通 226361)
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些懵懂,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但是思维活跃,有丰富的情绪体验,对周遭事物充满好奇心,对鲜亮色彩有敏锐的视觉感知,对未知世界充满奇思妙想。绘本阅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引领他们发散思维。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情、智、趣、美的课堂中学习,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进行结合,发展自己的思维。
一、直击简洁生动的绘本,凸显语言之美
绘本读物是低年级学生认知自我、触碰世界的途径之一。绘本以多彩的画面、有趣的角色、细腻的语言带给学生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同时以精彩的情节吸引学生进入绚烂的想象世界,帮助学生逐步构筑自己的想象空间。如简单的钢笔线条勾勒了《爱心树》的主要画面,一棵树,一个人,简简单单,一目了然。语言形象,简洁明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生动故事的内涵,文本第一段中,简单的几句话蕴含了多姿多彩的画面,教师用舒缓的语速引读“从前有一棵大树……”。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述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真实的画面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看似简单的画面进行联想、重组与再创造,学生饱满的情绪也跟随绘本中主人公与大树间的情感变化而起伏。学生被绘本的语言之美所感染,被绘本的情节牢牢吸引。
二、欣赏细腻鲜亮的笔触,凸显意蕴之美
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其特点在于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叙事模式。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写道:“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因此,绘本画面功不可没,它不仅传达文意,还呈现出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表达的意蕴之美。”
《爱心树》在一个环节呈现了七个画面,然而简单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细腻、生动的连环点:飘落的树叶、舞动的枝条似手臂般地托住男孩、紧紧裹着、垂下枝叶等一系列大树的形态,在绘本中描绘成男孩子身边的保护者。学生在欣赏画面时,要敏锐地捕捉到情的落脚点。男孩子需要采集树叶,大树便摇晃树枝,让树叶纷纷落下;男孩子把树叶做成王冠戴在头上,雄赳赳气昂昂,将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时,大树的两条树枝都舞动起来,像是在哈哈大笑;男孩子累了睡着的时候,大树垂下枝叶,为他遮蔽阳光……如此敏感、细腻的笔触将语言道不清、说不尽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中,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
三、合理运用生成的资源,凸显智慧之美
《现代阅读学教程》中这样阐释阅读的概念:“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绘本中的白色部分内容有留白和空白两种,它们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意境,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也为生成创设课堂意外提供了机会。
《爱心树》中的大树以树的形态出现,其实就是人的隐喻。省略号是绘本的一大特点,这样表达绘本的内容给了学生想象的无限空间。“男孩子好爱这棵树……”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在回答“男孩子为什么特别爱这棵树”时,学生畅所欲言,答案层出不穷,有的说因为大树风雨无阻地陪伴男孩子长大,为他遮风挡雨;有的说男孩子在树上荡秋千,吃苹果,很快乐;有的说大树把一切都给了男孩子;甚至有几个学生说,在这个问题中,联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呵护自己长大,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大树对男孩子的爱,就像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渗透感恩教育,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在佩特·哈群斯的《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中,一个奇丽而有趣的冒险故事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故事中的隐形主角是一只倒霉的狐狸。当狐狸想要接近母鸡萝丝时被钉耙打,被面粉埋,掉进池塘,陷入干草堆,在蜜蜂的追赶下,只能放弃眼前的美餐灰溜溜地逃走了。狐狸倒霉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交流碰撞让大家难以平复心情,换位思考人生的价值,开放的问题给了孩子们深刻的启迪。
四、丰富拓展学习的方式,凸显创造之美
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符号化显现。学生对绘本的学习不可能是纯粹地习得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更是对思想的触摸,对情感的体验,对创造的渴望。绘本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在绘本阅读时,低年级学生能直接在看绘本画面时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不断重复的句型、句式对儿童来说真是异彩纷呈,极富节奏感和趣味性。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找到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沿着故事的思维脉络,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根据图文信息进行推论、联结与整合,将绘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绘本《你千万别上当啊》时,学生已经知道狐狸先生邀请胖乎乎的鹅妈妈和他一起散步,鹅妈妈欣然同意了;狐狸又邀请鹅妈妈去黑森林看看,鹅妈妈也同意了。这时,教师可以先盖住绘本中的文字,让学生猜测故事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如果你是小鹅你会说什么?学生往往会运用之前小鹅们所说的话,非常急迫地对鹅妈妈说:“你可千万、千万别上当啊!”再让学生猜想后面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学生会按照之前的故事结构,想象狡猾的狐狸想带着鹅妈妈去另一个地方散步。这样在学生把前后故事内容进行串联的基础上,猜测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后续的故事发展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期待,迫切想要知道故事的发展是否和自己猜测的一样。最后狐狸先生得寸进尺,邀请鹅妈妈参观他家里的厨房,厨房里还有一口锅在煮只差最后一种食材的汤。这时可以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实际操练一下。学习方式的丰富性、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促成了精彩连连的课堂,阅读教学因此变得灵动起来,同时促进了学生想象力、思辨力、创造力的发展。
五、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凸显人性之美
情感因素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爱是情感的支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绘本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维持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的载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毕竟“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宽容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通行证”。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还不能完全坚持自律,活泼好动是这一阶段的特征,加之绘本阅读课堂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课堂不可能井然有序,也不是所有学生都会按照老师的期望按部就班地阅读绘本,课堂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也很常见,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一味批评、惩罚固然可以杀一儆百,维持课堂秩序,但无形中也可能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换一种方法,如善意的提醒、真诚的期待、巧妙的唤醒,都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意纠正错误,展现一份独特的人性美。
艾登·钱伯斯认为,绘本阅读是孩子最初的一种阅读形态,它在孩子幼年时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样,绘本阅读为童年期的孩子提供了一种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维活动,在图文的游戏中想象、创造。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美、应用美、创造美的格局,把美有机地融入绘本阅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奇妙的故事情节连接现实世界,进行自我了解、自我架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