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创新*
——以扬州大学为例
2022-11-20赵杨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赵杨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建成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这一目标,既对于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考验。
近年来,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进步,同时公共艺术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提高。因此,各地高等院校相继成立公共艺术学院,服务地方公共文化事业。尽管高校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公共艺术人才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许多切入实质的问题上仍然缺乏创新性的举措和保障,导致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成立公共艺术专业,扎根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古城扬州,面向长三角地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需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展现出了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一、创新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的必然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指引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49年-1978年);初步发展期(1979年—2004年);转型期(2005年—2020年);成熟期(2021年以后)。[1]其中,2005年首次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2007年国家开始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至此,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战略规划基本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推动与落实,相关部门制定了五年期的实施纲要。2013年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颁布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具体要求。在人才培养建设方面,“十二五”纲要更加偏重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公共文化队伍建设,而高校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中的位置和作用并未更多地涉及。2017年文化部出台《“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的目标任务。在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了:“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健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可以看出,“十三五”改革规划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将高等院校作为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的主体,以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为切入点,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展望2035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建成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较前两次规划,“十四五”规划更具有新时代特色,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高校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规划中明确指出:“公共文化管理纳入学科体系,依托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培养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人才。” 由此可见,要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打造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高质发展。
(二)高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职能
高等院校在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公共文化人才的社会职能。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政府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的主阵地、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生力军、社会机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对高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要求:“探索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思想觉悟较高、素质能力强、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共文化人才。”这是高校肩负公共文化职能的必然使命。
高校要树立服务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意识。尽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但目前的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政府公共部门的着力点更关注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高校与生俱来的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就要建立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要强调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场域中展开公共文化人才教育,探索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高素质人才。
(三)以公共艺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公共艺术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提案:“艺术赋能社会文化发展。”[2]进一步激发文艺、文化的内生动能,高质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提案:“把艺术元素纳入乡村建设,彰显乡村美。”[3]充分调动高校的人文、美术、建筑、设计等学科专业资源,形成学、研、产结合机制,助力各地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充分重视“农村美”的规划建设。如此看来,公共艺术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艺术表达公共文化的特征。每一个地域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进而展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遗产文化都构成了该地区公共文化特征。公共艺术因其具有的公共性、社会性和参与性的特性,善于展现公共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是公共艺术弘扬城市形象的特征。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产业、自然环境等都需要通过一种能与公众发生关系的形式语言或媒介呈现出来,而公共艺术作为公共文化的符号,是表现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不二选择。最后是公共艺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特征。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将公共艺术的力量投入乡村规划建设、乡土建筑设计、乡村环境生态美化设计、乡村造物传统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中,用公共艺术为实现“农村美”的美好蓝图贡献力量。
二、创新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与困境
目前,公共艺术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国内各高校也积极投身发展建设公共艺术专业,但也暴露了一些高校现有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很复杂,但主要集中在学科建设方向不清、人才培养目标摇摆、教学课程方式陈旧三个大的方面。这三点互为依托,是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建设方向不清
“公共艺术”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4]这个概念在中国大致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髦的艺术概念逐步取代了“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等名词,但是对于公共艺术的核心概念、适用范围和价值取向依然是众说纷纭。孙振华先生评论这种不加界定、任意偷换概念的艺术现象时指出:“这种‘城头变幻大王旗’式的概念游戏对中国公共空间状态的改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5]公共艺术的概念先天存在学科间的模糊界定,就这个层面看公共艺术专业,其是一门领域很宽泛的学科,基本涵盖了雕塑、建筑、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影像新媒体、园林规划等众多专业方向,给高校在学科建设方向选择上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一些高校领导层一方面看到了组建公共艺术专业的时代趋势,另一方面在宽泛的学科建设中存在焦虑心态,左右徘徊,难以决断。其实,精准把握学科建设方向需要深入调研区域内公共文化产业特征、行业人才需求以及高校现有学科布局,从而制定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和类型相配套的教学课程体系。而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充满了急切的心态,一些高校索性将一些工艺类、美术(设计)类学科进行整合,合并成立公共艺术专业,起码这样看上去“大而全”。显然,这样急就章式的学科建设是本末倒置的,也不利于培养适用的公共艺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摇摆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也需不断“聚焦”“上移”,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良性循环和发展。就目前来看,高校在培养公共文化人才中的“短视”功利现象还是客观存在。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摇摆的原因还在于专业学科设定含糊,学科建设方向尚处在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的朦胧阶段,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抉择。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公共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定位过高、用力过度,着力于宏观的顶层设计,缺少俯身观察地方区域文化发展的微观视角,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和非遗传承停留在蜻蜓点水层面,无疑忽略了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文化的功能。同时,部分院校设定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处在“一厢情愿”的尴尬状态,与政府公共部门和社会机构之间各行其是,各管一段,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方枘圆凿”,其结果必然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教学课程方式陈旧
针对公共艺术专业教学课程的一系列的问题,大范围基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课程三大板块的相对孤立,缺少衔接和关联。简而言之就是“功利性”的学科建设和“脱节式”人才培养难以为教学课程提供新鲜空气,教学课程的创新成为一纸空谈。单就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的探索仍有几点不足:首先是课程的设置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与教材创新不足,教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相脱节,没有与新型数字技术相结合,不能适应现代公共艺术人才需求的变化。其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缺乏联系。公共艺术专业训练的特点就是将思维想象能力、人文情怀、批判精神通过艺术方式和材料语言转换为现实的、视觉呈现的公共艺术作品。缺少了理论联系实践,无疑是纸上谈兵。目前的艺术实践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数量是不足的,实践机制也不够健全,在后疫情时代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最后是教师队伍质量有待提升。公共艺术涵盖门类宽泛,要求教师不但能胜任专业性的知识点教学,同时能具备跨专业领域的交叉学科背景。高校新引进的博士人才大多是理论“见长”而实践能力有限,这也会导致学科的整体发展以及教学质量提升受到影响。
三、创新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也在加强,公共艺术专业要明确自身定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新要求。成立扬州大学公共艺术专业就是为履行高校培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社会职能,树立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扎根扬州、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就创业能力强、一专多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人才。
(一)精准把脉,厘清学科建设方向
虽然公共艺术学科概念有着宽泛的定义,但也赋予了高校学科建设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要合理地设定学科建设的方向关键在于把握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定位,才能为公共艺术专业发展扫清障碍。2000年,中国美术院建立了公共艺术系,成为国内最早组建公共艺术专业的高等艺术学院之一,发展至今成立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观其发展,中国美术学院并没有“大而全”地追求专业上的布局,而是通过对“公共艺术”解读和阐释,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产业、行业特性和社会需求的调研设置了雕塑方向、公共空间艺术方向和纤维艺术方向,学科建设高度契合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可持续,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具有典范式的借鉴意义。中央美术学院更加关注“公共艺术”“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城市为载体开设“艺术城市”“创意城市”“文化城市”三大学科板块,可以说把公共艺术服务城市的学科理念贯彻得淋漓尽致。南京林业大学公共艺术专业摒弃同质化的办学理念,以林业和园林设计作为学科建设亮点,专题培养城市园林设计的公共艺术人才,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方向。
扬州大学公共艺术专业自成立之始便开展了学科建设方向的探索,明确了要结合自身优势并依托扬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学科建设。这种选择具有天然的优势,扬州的地理和区位因素决定了扬大公共艺术专业必然要深耕扬州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挖掘和保护地方区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专业研究、作品创作和实践活动,进而促进扬州地区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扬大公共艺术专业在学科设置与调整中既不缺乏宏观规划,也俯身观察地方文化发展的微观视角,既强调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也重视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和非遗传承,这些都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打好了底,铺好了路。例如,成立漆器工作室,旨在继承和弘扬扬州传统漆器工艺;成立公共景观工作室,旨在提升城市人文景观和景观园林品质;成立视觉传达工作室,旨在服务城市空间导视和地方特色品牌文创;成立雕塑(陶艺)工作室,旨在承担传承城市文化和美化环境的责任。四大专业方向的设置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均衡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瞄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扬州大学公共艺术专业在设立之初就以培养服务地方公共文化人才为核心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上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层面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源于“我们有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将来发展什么”的三大目标定位。目前明确的四大品牌专业方向都是植根于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现实的需要。例如,漆器工作室的建立就是直接弥补了扬州漆器文化和漆器工艺人才培养的空白;公共景观工作室就是为培养继承扬州园林景观和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的公共艺术人才。在服务本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关注公共艺术人才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专业多次展开调查研究,赴北京、南京、上海考察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其中,优化了视觉传达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师制度,协同育人,教学直接对标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即是教学科研中的创新点,打破教学与实践的界限,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中“一厢情愿”的难题;明确了雕塑工作室的双线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优秀的城市雕塑公共服务人才和以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为主的陶瓷艺术公共服务人才。公共艺术专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地方企业的肯定和称赞,毕业生连续五年100%就业率,这些都与确立精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密不可分。
(三)改革实践,创新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教学是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方式,课程设置的内容、授课方式的优劣以及教师队伍体系的建设都直接关系到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效果。扬州大学公共艺术专业四个工作室的核心课程都开展了革新实践,其中雕塑工作室明确进行了课程创新。随着数字媒体技术革新,数字软件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越发普及,这也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将传统的泥塑写生和三维数字软件(如MAYA、3D-MAX、Zbrush 等)结合,课堂作业也通过3D打印技术或虚拟仿真技术呈现。课程内容的改革极大地提升了作业的制作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前沿科技,顺利对接社会需要。
重视实践训练是公共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引产入教”的实践探索。“引产入教”活动绝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之余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单位,而是真正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让社会上的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会社会的需求,使其知识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匹配。例如,视觉传达方向的学生参与到冶春包子包装品牌升级的实践项目中,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联系弥补了课堂中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提升了实践技能水平;公共艺术系承接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志性雕塑“马克思与恩格斯像”项目,将学生融入项目,学生参与项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的项目实践过程中给予相应的评价,这样的实践探索对于学生能力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共艺术专业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中已经将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团队水平变成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的规定动作。在教师团队建设中构建了“传帮带”制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带动刚刚起步的青年教师,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师资梯队。对教师的教学课程进行规范考评,对教学成果进行验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规范了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以课程展览的方式进行成果验收。逐步完善持续再教育的培训模式,推进教师进企业的实践步伐,目前公共艺术专业共参加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项,并与企业共同搭建了3D打印培训平台。学院也要求教师个人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逐步完善自身的教学工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
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将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上国家层面,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为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现阶段对高校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我们看清现阶段公共艺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推进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