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2022-11-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9期
关键词:肌理质感室内空间

郑 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居住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装饰材料的运用可让室内设计呈现出更好的效果。传统室内设计多采用建筑材料进行简单堆积,往往呈现千篇一律的式样,很难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1]。而在各种文化、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装饰材料被创造性地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不仅凸显出设计本身的艺术魅力,而且显著增强了室内的空间意境,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情感的追求。

1 装饰材料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中常用的装饰材料主要有木材、石材、陶瓷和玻璃4 大类。木材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湿性能,不仅可以制作家具、地板、墙面装饰,还能加工成各种雕刻饰品,营造返璞归真的自然氛围。木材也能做成各种类型的木作构件,让室内设计更加丰富。石材是最古老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耐磨、耐久、美观的特点,而且承重能力较高,不易破坏,取材也非常方便。陶瓷在装饰中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多样性的花色和形状在室内设计中发挥出良好的效果。玻璃可以提亮整体室内环境,扩大视觉领域,彩绘玻璃、马赛克玻璃以及镜面装饰等均能给人们带来光和美的全面体验。

目前,装饰材料呈现出环保、复合、成品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设计的环保性,各类环保性较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室内设计中逐渐普及,如环保型油漆、板材等,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单一的装饰材料很难同时在物理特性和外观上符合设计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各种组合,研发出符合要求的复合材料,充分发挥各类材料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室内设计要求。

传统室内装饰施工中,不少装饰材料都需要现场制作和安装,较为耗时耗力,也很难达到施工质量标准[2]。而当前不少装饰材料都由厂家事先制作好,只需现场安装即可,非常便捷。此外,装饰材料的高科技和复合化也决定了它们所拥有的多种功能,且能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调控。

2 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

室内设计属于空间和视觉艺术,合理搭配组合装饰材料能较好地呈现室内设计的艺术性,为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触觉感受,形成或放松或美好的情感体验。不同装饰材料有着不同的触感和色泽,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运用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赋予室内空间鲜明的个性色彩,并向人们传递独特的环境信息。

2.1 装饰材料的色彩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媒介,能先于图形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并带来视觉冲击,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因此,色彩是装饰材料最主要的特征,且同时具备物理和心理特性。例如,白色可拓展视野,黑色则会引起视觉收缩,黄色、橙色会带给人温暖的感觉,蓝色容易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红色会让人感受到热情、活泼,绿色会缓解视觉疲劳等[3]。

另外,不同的色彩组合能呈现出不同的轻重、距离、冷暖特性。例如,深色、浅色分别给人以厚重、轻巧感,如果在室内空间中进行合理搭配,那么就能达到平衡的效果。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不同色彩的装饰材料可直接影响整体的设计效果。

因此,设计师应根据室内空间功能、使用人群性质等因素决定色彩的基调和搭配,渲染出个性化的装修风格,提高室内空间的情感内涵。

2.2 装饰材料的肌理

材料的肌理是常用的设计语言,会影响人们对材料的主观感觉。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分为先天形成的自然肌理和后天创造的人工肌理。

自然肌理多为材料本身拥有的花纹、木纹、石纹等,由于是天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4]。

人工肌理则是人为创造的,是设计师根据材料结构制作而成的纹理。将新旧、轻重、粗细性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可通过对比产生不同效果,并赋予空间更加丰富的韵律和节奏,以展现空间的意境变化。多种装饰材料肌理的多样性,可为室内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感受。

2.3 装饰材料的质感

质感属于材料的自然属性,包括材料在结构、组织上的特征以及因此带给人们的视觉感知。不同的装饰材料质感不同,并受温度、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一定改变,触发不同的视觉感知。总的来说,材料质感主要包括光滑度、软硬度、温度、透明度等,人们通过材料的质感能够激发不同的触觉想象,产生触觉心理,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金属质感的强大、冷漠,石材的沉稳、凝重,木材的亲切、安全与生命力,毛皮质感的舒适、典雅等,都会让使用者产生身心上的共鸣。

2.4 装饰材料的规格

规格也是装饰材料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的室内空间和设计方式,所需的装饰材料大小、尺寸均不一样,无论是较大体积的瓷砖、玻璃隔断,还是较小体积的马赛克、卵石,在纳入室内设计时都需考虑其具体尺寸,让整个空间呈现出协调感。一般来说,较大的室内空间,多使用较大规格的材料,反之亦然。不同规格装饰材料形成对比可赋予室内空间形式美,从而塑造出不同的视觉感染力,形成差异鲜明的感官体验。

3 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策略

不同装饰材料存在不同的属性和装饰功能,特别是当前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为材料的创新性运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设计师应充分掌握材料信息、特征,挖掘材料的使用潜力,结合使用需求和用户的装饰需求,对材料的质感、图案、色彩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创造性的设计,最大程度体现装饰材料的审美价值,同时也能为空间注入无限趣味。

3.1 装饰材料的质感转化

质感转化就是运用创新的设计手段,使传统材料的自身视觉特征产生变化,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设计师可以保留材料的部分质感属性,对剩余部分进行创新性改造。例如,餐厅设计中,可在墙面、屋顶大面积使用温润的鹅卵石拼接成不同图案作为装饰,同时在墙面上加入一些方形石块,改变鹅卵石给人带来的视觉和触觉感,形成软硬对比,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为整个室内空间赋予一定的变化性。

又如,设计冰雪酒店时,可以用冰块代替木头制成桌子,并在冰块上模拟出木头的纹路、质感,整个酒店的布置均以冰雪为材料,不仅能更好地突出建立在冰雪概念上的设计主题,而且这种质感转化能够塑造更加贴近自然、别具一格的空间[5]。瓦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材料,给人以冷、硬的感觉,若将其进行大面积曲线排列,则整体将呈现出一种柔软的感觉,突破常规的视觉和触感,从而丰富该材料在环境信息、空间情感方面的表达。

3.2 装饰材料的色彩搭配

传统认知中的室内装饰选材较为低调、大众,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对室内装饰的色彩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运用丰富、独特的色彩搭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色彩本身就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做好颜色搭配和新颖的色彩设计,不断创新人们在视觉上的认知,是设计师们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例如,餐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搭配可对消费者的心情产生不同影响,红、橙等暖色调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用餐者的食欲,部分自助类餐厅常通过适当运用蓝色来起到降低食欲的效果,而人流量较大的快餐店多选择高明度、高饱和度的暖色,拓展食客视觉空间,减少店内的拥挤感。

除了墙面材料色彩,灯光色调的合理使用同样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室内设计中,将墙面装饰材料和合理配置的灯光相结合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质感与装饰效果,不仅可满足使用者对光照的需要,还能体现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例如,卧室使用暖色调灯光来营造温馨的氛围,给人以舒适、安全感,办公室则使用冷色调灯光,帮助人们稳定情绪,从而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一般来说,材料颜色是视觉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白色为主体,不仅能带来整洁的观感,还能与其他颜色高度契合,避免出现颜色不协调的现象。因此,室内设计时,应根据空间的具体用途及使用者的性情、喜好选择主色调,并合理分配需要使用的其他颜色,防止出现色彩过于杂乱的情况。

3.3 装饰材料的自然形态

在室内设计行业发展中,对环保、自然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多,不少设计师都致力于打造返璞归真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大自然本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装饰材料获取的最初来源。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自然形态元素的模仿、真实再现以及再创造来形成新的设计,并通过恰到好处的处理使其充分融入房屋的整体设计。例如,北京市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鸟巢”,就是通过模仿大自然中鸟巢进行整体设计,用树枝般的钢网编织成孕育与呵护运动生命的摇篮。又如,乌克兰知名的龙卷风餐厅中,设计师通过运用装饰材料的色彩、质感特征来模拟自然界中的龙卷风现象,再现漫天风沙的意境,给人独特的美感,并使其成为当地的特色餐厅。

对自然植物的应用,也是通过直接运用植物的自然形态来提高审美的重要手段[6]。具体使用时,应注重和周围环境的融合,不能因植物过多而导致拥挤感,也不能因随意摆放而造成杂乱无章的观感,需要结合室内的颜色、光影与空间特点,在视觉传达理论指导下进行合理选择和摆放,以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亲近自然的氛围。

此外,设计师也可以选择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期打磨的天然材料,对其进行再创造性使用,以增加室内环境的自然因素。天然材料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颜色、肌理以及质感,将其按一定方式组合、制作成某种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物品,如用贝壳制作的笔筒、风铃,原木制作的杯垫,船木制成的桌面等,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能提升室内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3.4 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

废旧材料经过岁月的沉淀,在色彩、肌理、质感上均呈现出不同于新物品的美感,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可在室内设计理念表达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各类资源逐渐匮乏的今天,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减少资源消耗和成本投入。例如,四川省成都市的东郊音乐公园,保留了原址红光电子管厂的各类厂房建筑和其中的多种废旧材料,秉承新旧协调、创意时尚等改造原则对原址部分保留原样,如对网络般的管道进行部分改造和再利用,用锅炉切割的门洞,用机床残件设计的雕塑,用四川省境内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头和绿皮车厢改造的咖啡文化体验中心等。这种充满着工业文明的陈旧历史记忆体现出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不仅吸引了大批知名音乐商家入驻,使其成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而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此外,在一些酒吧、咖啡馆的室内设计中,通过废旧报纸、画册等打造怀旧主体背景墙;在家具制作中,利用一些经过长期使用而被打磨出特殊光泽的木材制成扶手、把手等;用废旧彩色毛线编织成民族风格的装饰挂毯,或者用废旧衣架制作餐具支架等,均可通过创新性的改造重新赋予这些旧物新的生命,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3.5 材料图形的组合设计

图形是室内设计中最常见的元素,每种装饰材料表面的色彩、肌理均有所不同,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图形上的创新组合,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室内设计中多采用韵律、对比、重复等方式进行图形组合。例如,将不同大小尺寸的材料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到一起,使整体呈现凹凸有致的变化,为空间赋予动态感;运用不同粗细的实木条组成不同的形状或者景观,不仅让室内空间更具层次感,而且实木本身的原生态质感和古朴的装饰细节也可以从视觉上提升用户的感受。

设计师也可以打破材料自身的固有条件,选择性保留其中1~2种属性特征,如色彩、质感等,通过拼接、镶嵌等手段重组图形,从而丰富图形构成和设计语言。材料的肌理纹路多有较为规律的方向性和大小规格,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重组,则可改变原本较为呆板的观感,使其产生视觉上的动感。此外,图形的抽象性还能构成各种让人浮想联翩的造型,展现出毕加索式的美学,以简洁的形式构建出豁达、空灵的意境。

4 结语

室内设计在建筑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设计师们应熟练掌握装饰材料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结合空间用途,在创新性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类装饰材料的特性,通过质感转化、色彩搭配、图形组合、自然形态利用以及废旧材料再创造等方式,创造出多种更富审美价值、具备独特美感的室内空间,以实现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使用,不断满足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肌理质感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空间的质感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颜料的“质感”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