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2-11-20黄维薇
黄维薇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引言
目前,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增加。这说明:(1)全民健身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建造更多的场馆,投入更多的健身设备和现代体育器材,投入更多的健身专业人员来开展范围健身活动。但单独进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投入的资金便会少上很多,很多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是存在着一定基础的,使得其对场地和设备的需求不多;(2)在发展全民健身计划时,地区发展不均衡成了制约其因素之一,在些许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其发展速度慢。而少数民族是都是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因此,要想做到全民健身均等化,就必须重视这些地区的体育发展,要结合其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1、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特点
1.1、广西少数民族介绍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汇聚了多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爱好。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境内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11个少数民族,占广西总人口的37.52%。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自身民族的民俗习惯,其中一些民族的民俗习惯中含有着养生、体育或竞技成分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体健康起到了保护作用,不仅仅是一种养生的活动,也是健身性质的活动,经过时代的发展,这些民族活动也演变成了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1.2、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介绍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多个民族的文化使得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据统计,广西共有近300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壮族的抛绣球、打陀螺、赛龙舟、爬杆,苗族的划龙舟、打手键、赛马,侗族的抢花炮、掉跤、斗牛、赛芦笙、侗棋,瑶族的舞长鼓、板凳龙、打陀螺、仫佬族的玩华龙、打灰包、象脚虎步,仡佬族的打篾鸡蛋、秋千、踢健子、打击毛球,毛南族的三棋、牛角棋、抛沙袋、石锁等。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定地区,各民族有着独特的体育形式,通过世代的传承和发展,其有着凝聚民族团结的功能。但在体育活动国际化、多元化的今天,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迎来了瓶颈。一方面是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侵袭,并吸引了大量民众的目光,而这种传统体育活动,成为了在特殊节日中才会出现的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多数的人口涌入了大城市,在大城市中,传统体育活动的体现机会日趋减少。这些都是限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原因。另外,人们的惯性思维使得对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改进难以进行。在广西统计的近300项体育活动中,仅有赛龙舟、舞龙、摔跤、抛绣球部分活动为人所知,多数竞技性较强的活动未得到发展,这使得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1.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特点
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形成的民俗习惯,这些活动有着内容丰富、风格迥异、民族特色鲜明的特点,也具有地域性、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同时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
(1)民族热情淳朴。
广西是我国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其聚居了汉族和11个少数民族,广西省份的语言种类也是极其丰富,有着粤语、状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等语种。广西各族人民热情好客,其包容外来人群,民族有着擅长歌舞、崇尚运动、吃苦耐劳等特点,并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在广西,有着多个民族传统节日,并伴随着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活,传承了其民族精神。
(2)偏远山区地域性。
广西是中国5个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自治区。它拥有西南部最便捷的出海航道北部湾,是我国与东南亚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广西的地形主要由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组成,人们生活在群山之中,形成了独立且浓厚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增添了广西的独特魅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偏远复杂的山区,他们通过竞技性的体育比赛相互联系,常常会十里八村聚集在一起举办,享受彼此的欢乐。
(3)活动充满竞争性。
民族传统体育重视身心共同发展,如同武术般,注重的是人的精、气、神。而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少数民族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其不仅有着休闲性和健身性,还具有着竞争性。如,抛绣球运动项目,在古代绣球本是狩猎或者战争所用,随着历史的发展,绣球逐渐变成了青年男女互表心意的一种娱乐项目,直至今日,抛绣球已然是用来传达情感、娱乐身心、竞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2、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面健身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面健身融合的可行性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有着以下几种特性的,这也为其与全民健身融合提供了发展基础。
(1)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很多为表演类、舞蹈类和游戏类,且人们常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传统体育活动中,因此赋予了民族体育很强的娱乐性,通过愉悦身心,增强人们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吸引了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群众的参与体验,同时促进了文化传播。例如,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上述3类就有290多种休闲体育活动数目的80%以上。广西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为健身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供给,并且这种带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色运动项目极大地满足了民众健身、娱乐、休闲的多元化健身需求。
(2)民族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比如,广西壮族的抛绣球,从最初的体现本民族人民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见证到后来代表着男女喜结良缘的象征,这种可以随时在田间地头开展的体育活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更是本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民族弘扬体育文化是重要任务之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民族性特点为完成该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些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弘扬传播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人们可以在健身过程中体会不一样的特色文化。
(3)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伴随着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进步不断前进的,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耳濡目染接受着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虽然一些人涌入城市,参与机会减少,但他们依然是本民族传统体育重要的拥护者和参与者,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事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首要任务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以此促进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而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拥有的群众性特点能够为全民健身的事业奠定发展基础,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提供保障。
2.2、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的作用
全面健身计划的实行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带来了契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要想做好自身的传承,必然要借助全民健身这一条便利的途径。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团结,是民族之间交流的纽带。因此,要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必然是要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全民健身的接轨。对于广西这样的民族地区来说,发展全民健身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为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人员保障。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更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全民健身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必须开发更多的健身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应对已有项目进行创新改编,将其筛选为全民健身项目在民族地区推广,在多民族聚居的广西,有利于文化传播、民族互信,并且可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面健身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繁多,其群众基础坚实,且群众多,在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极高,正符合全民健身计划,可作为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途径和载体,契和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力,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体育强国、和谐中国的美好愿望。
3.1、弘扬民族节庆活动
在发展全民健身计划时,要注重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的保护,坚持以“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继承发展”的原则。要贴切的符合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注意其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乡土气息,推广过程中要对体育活动进行筛选,将相近或有着相同本质的活动进行整合,并根据人们心理进行改进,将其改造为更易接受、更容易推广的民族特色活动。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传播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文化,将体育活动中富有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民族风格、竞技精神传播出去,号召全民参与、全民健身,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展图。
3.2、以学校教学发扬体育活动
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人才,其也可作为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的载体,能够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行。学校可开设符合学生心理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课程,并在这些开设的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竞技精神等,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和竞技精神的人才。并能够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为全面健身计划奠定基础。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要改进活动内容,使这些体育活动与时代所接轨,突出实用性。
3.3、以俱乐部的形式带动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现代化、多元化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也要跟随新时代市场化运营机制而进行改变,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传统体育活动中。俱乐部可采用多形式的运用方式开展体育活动,如,提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练习场地,聘请专业传统体育活动指导教练,举办传统体育活动竞赛,和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传统体育活动培训。以俱乐部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能够增强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感观,并通过定期举办竞赛的形式来增加人们对该类活动的参加比例。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好感度,使人们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
3.4、加大政府对近和人才的扶持力度
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的过程中,政府要适当地加大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政策扶持力度。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高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人民体质、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高度抓紧抓实,先后出台了《创建国家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工作方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规划》等政策文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政策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这两项文件出台后,广西地区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尊重,也促使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地持续和深化下去。如今更应当发挥出政府的主导和核心作用,积极地构建起广西全面健身计划的发展,积极地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资源,使更多的资金和人力集中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掘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将其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将目光放在短期目标上,还要重视长期的利益。
3.5、通过网络建立体育产业特色品牌
在社会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可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来发展全民健身。首先可通过广西省委的官网来推广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的信息,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推广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竞赛、有代表性的事件。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融合现代化元素,创造出其独特的品牌,并积极地根据此品牌推动相关活动的发展。例如,近期广西举办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庆祝“三月三”,该活动在贵港市园博园举行,以抛绣球、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吸引民众参与,这很大程度地调动了民众对广西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推动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的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是多样化且群众基础广泛的,二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够通过活动、品牌、政策、学校等多个渠道带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3.6、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建设
加强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建设,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要充分认识、保护并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将这些体育活动中呆滞、落后的部分所抛弃,将可继承的优秀部分进行传承。积极地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以大众化、层次化以及健身化的标准。借助广西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资源,以体育活动为契机进行宣传,吸引大量的旅客,已有的类似抛绣球、抢花炮龙舟等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活动成为了吸引旅客的活动,诸如此类的体育活动有很多。因此,开发传统体育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旅客,不仅将广西传统体育文化所传播,还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4、结语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全民健身计划的支持的,后者为其提供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契机,并提供了政策的支持;而要推广全面健身计划的任务,更是需要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