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科研共同体,助力教师成长
2022-11-20安徽省六安市清水河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清水河学校 徐 旭 王 涛
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离不开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教师之间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水平、认知风格是存在差异的,而弥补这种差异的教学资源就是组建“教科研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在分享、合作的学习中,教师之间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产生“增值效应”,从而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我们知道,传统的校本研修形式化严重、效益化较差,同时也无法满足学校校本研修现代化、智能化的需求。依托互联网教研平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教科研共同体”这种新型的校本研修模式,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有效地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有助于学校校本教科研的生态转型,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教师成长的发展之道。
一、创建“三纵三横”的纵横结构结合而成的教科研共同体管理网络
目前多数学校实行的是二级教科研体系:以教科室或教导处为教科研的第一层级,下设学科教研组,这是教研的基本层。其实,各学校的学科组工作基本流于形式,教导处推一步,学科组动一步,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创新性。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强调基于校本的研究,教科研工作重心必须下移,即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须依托校本研究,在校本研究的协商和共建中,形成“教科研共同体”,具体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专业提升。为了使“教科研共同体”持续、有序地发展,学校有必要成立教科研中心,组建“教科研共同体”,对教科研工作进行详细分工,有效避免开展教科研活动需要层层汇报,导致拖泥带水以致难以开展。因此,创建“三纵三横”的纵横结构结合而成的“教科研共同体”网络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纵向结构:
①校长→教科研中心→各学科组→教师,这是以教学工作为纽带的纵向组合。
②校长→教科研中心→各年级组名师团队→教师,这是以校本培训为纽带的纵向组合。
③ 校长→教科研中心→各课题组→教师,这是以课题为纽带的纵向组合。
横向结构:
①由教科研中心与政教处、教导处、德育处等组成,这是在学校校委会领导下的横向结构,由“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协助教导处、政教处、德育处工作。
②由年级组、名师团队等组合而成,具体由年级组长牵头,“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负责指导工作。
③由课题组与教研组、课题组与年级组、课题组与备课组等组成,由课题组长负责牵头,“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负责指导与督促。
这样的组织结构架构有序,教师研修有序开展,由各年级组、学科组的领衔名师牵头,以校本教研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读书自修为突破口,以“实践、思考、写作”三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科研层次与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师课程研修,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优选人员,构建“教科研共同体”骨干团队,发挥团队的指导作用
组建有效的指导团队,是构建“教科研共同体”的前提。为此,学校要高度重视,优选指导团队成员,发挥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引领“教科研共同体”高位发展。具体做法:一是优选校内名师,打破传统的教研组的分隔做法,出台校级校园名师评选方案,将全校分散的名师按学科、类别集中起来,组建“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发挥大家的智慧,每周在网络平台指导教科研工作,解决共性问题。二是优选校外名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在线聘请全区、全市,甚至全省、全国的名师担任指导教师,借助校外名师的力量,提高“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的指导能力,提升“教科研共同体”活动的档次和影响力。“教科研共同体”中的骨干团队成员具有双重身份,一要参加骨干团队的学习,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指导,提高自身研究能力,以便提高学科小团队的内涵建设;二要分散到各年级组、学科组“教科研共同体”小团队,担当领衔人,带领大家共同学习。
“教科研共同体”是学校教科研管理结构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教科研发展必须以个人发展为主体,以团队发展为主导,整个教科研形成一个整体,由校长一手抓,每个团队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各团队之间相互协作,构建成一个网状结构,发挥出积极、正面的良好效果。学校教科研全程以团队方式进行活动与评价。
三、聘请领衔人,组建“教科研共同体”实践团队,开展实践研修
“教科研共同体”是基于教学教研,为了教学教研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听课、磨课、读书、对话、交流和分享等教学实践活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教科研共同体”实践团队一般采用以下形式组建:一是基于学校规模较大的学科(比如语、数、英),由于年级组平行班比较多,这样同一学科的教师可能就很多,如果只建立一个共同体,由于人多,工作不利于开展,此时可以按年级学科组,分别有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年轻教师共6~8人组成,在同一年级中就可以构建若干个“教科研共同体”;二是对于学校规模比较小的学科(如音、体、美等),由于本身教师比较少,可以跨年级或者跨学科组成;三是团队中的教师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配对、分组,以便更好地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有时为了开展课题研究,同一教师还可以加入两个“教科研共同体”。
“教科研共同体”的活动要想正常有序地顺利开展,离不开每个“共同体”的领衔人牵头组织。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多重标准确定领衔人:一是聘用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直接担任其所在年级组、学科组“共同体”实践团队的领衔人;二是根据学校的长期观察,根据遴选的校园名师所在的年级组、学科组,直接聘用他们做“共同体”实践团队的领衔人;三是对于一些跨学科的“教科研共同体”实践团队,学校根据团队成员的意愿,采取自主申报或民主推荐的方式选取,然后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研究。由于不同教师的特长、兴趣不同,研究重点就会有差别。为此,“教科研共同体”可以根据领衔人的学术专长,确定本“教科研共同体”的研究重点,然后将研究成果在全校平台进行展示交流,放大研究成果。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科研共同体”的优势,确保每次研究活动都能高品位地运行,取得最佳研究效果。其他“教科研共同体”可以仿照他们的研究模式,在他们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取得研究实效,提高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成长。
四、优化研修形式,将教科研活动过程做实
在中小学教科研领域,教师在学校教科研工作状态表现为两种现象,即不合作和被动执行。组建“教科研共同体”通过形成共同愿景,在活动中合作与分享,共同参与决策,变个体孤立工作方式为上下互动的管理方式。它的本质是由“我”到“我们”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对“孤立个体”的凝聚,在愿景层次上的凝聚以及在教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凝聚;对“单向沟通”的整合,教师由执行者和追随者转变到共同参与领导与决策。
“教科研共同体”的研修形式主要围绕“常态互动”与“节点推进”两种方式。“常态互动”主要指各年级组的“教科研共同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开展的基础性和个性化的常规教科研活动,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日常紧密联动,开展深度交流,在“共同体”层面上实现优质均衡;“节点推进”主要是指在各学科组、课题组,以学期为单位,分领域重点策划和推进的系列性、节点性活动,如学科带头人专题分享、骨干教师示范课、优质课评比、新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测评等。开展丰富的学科教学专题研讨,如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作业管理、课题成果展示等。“教材解读”如不能细化,往往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为此,我们把“教材解读”又进行细化,诸如“单元解读”“文本解读”“课后练习题解读”“单元主题解读”“单元语文要素解读”“特殊单元解读”等,让每位教师均有能力去完成这项任务,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那么,“互联网+”环境下“教科研共同体”如何优化活动形式,让每一个成员都真正参与其中呢?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来优化。
在线预约研讨。我们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建立微信群或QQ群,研讨前将需要研讨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发在群里,让大家提前学习准备,提高研究的品质和效率。比如磨课,教师先把要上的课题提前发在群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预先钻研教材。这样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足够的准备时间,给深度研讨提供了足够的时空,也集聚了大家的智慧,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
在线视频评课。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科研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常态的评课,都是大家坐在会议室里,通过回忆,对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评议起来可能不够精准,形式化严重,不利于授课教师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为此,我们在录播教室上课,通过边看回放边讨论各自的看法,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可以暂停,这样的研讨更有针对性,参与者的收获也会更大。
在线互动答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困惑,由于身边没有专家名师,无法得到高位的理论指导,长期以往,便降低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平台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实现和专家近距离的接触,如每天安排固定时间,由学校的教科研指导团队成员网上答疑;每周可以安排固定时间,邀请市、区级教学专家在网络平台就某一话题在线答疑。每次答疑前,教师可先收集、汇总、梳理问题,提高活动效率。
五、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可持续成长
要想有效地促进教师可持续性成长,必须做到外力推动和内力自驱,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为此,学校必须建构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于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注重纵向评价,淡化横向评价;注重个性化评价,淡化共性化评价;注重对教师成长性评价,淡化对教师业绩性评价;重视团队整体的评价和激励,淡化对教师个体的评价和奖励,加大对团队绩效的支持力度,促进团队成员自我矫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树立教师的团队意识,以团队评价撬动教师的个体成长,寻求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学校教科研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学校教师的均衡、整体、和谐、高位互动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