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维修中的应用
2022-11-20马福庆
马福庆
(利辛县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安徽 亳州 236700)
在沥青公路维护改造过程中,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优势非常明显,其效果较好,而且费用较低,尤其适合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当中应用。本文以某路段施工项目为基础阐述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
1 就地冷再生技术分析
1.1 技术原理
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是对原有公路路面的工程材料进行充分利用,依照工程规范要求和级配规定,适当添加一定的白灰、水泥、沥青等新骨料和添加剂,并且在维护现场完成各种施工工序,以保证原路面在经过维护处理后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通常条件下,就地冷再生技术都是在公路的中型大型养护维修当中使用。
1.2 技术要求
在运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铣削施工参数的控制,需要以公路路面当前的情况为基础,逐步进行洗刨。在此过程中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否则可能会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另外还需要注意在使用冷再生技术时,需要综合化的分析公路的使用年限、使用要求和等级合理地进行参数优化,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满足沥青公路后续的使用。
2 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优势
就地冷再生技术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的升级改造,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大幅度提升路面的使用寿命,保证养护质量符合要求,具体优势如下所示。
2.1 应用成本费用较低
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是维护原路面。通过在原有材料当中添加一定的新型材料,改进路面的使用状态,能够大幅度节约新材料的购置费用,与此同时也可以减少旧材料在运输和处理时的费用,可以从宏观上提升路面的养护效果,合理控制路面的养护成本。
2.2 效率较高
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流程较为简单,主要是在原场地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一次性完成各个环节,在施工时不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整体工作效率较高。通过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路面维护保养过程中出现的交通不便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3 环保性能较高
在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维护保养路面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对路面状况进行勘测,了解路面原材料的情况,合理利用原材料,以减少新材料的使用量。与此同时省去了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另外减少了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抛洒和粉尘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情况,可以使公路养护过程中的环保力度提升,符合当前可持续化发展的需要,响应了现代化节能减排的号召。
2.4 质量较好
在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化的对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旧有铺层材料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构建施工养护方案,合理配置新材料和旧材料的比例,适当使用添加剂,既能够使施工质量提升,还可以有效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在施工后能够大幅度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
2.5 社会效益
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是维护改造原有路面,在原铺层材料当中添加一些新材料,新材料的使用量较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可以避免新材料在运输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固体废弃物,也使耕地和公共区域的占用量减少,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而且施工速度较快,防止长时间拥堵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安全、经济、环保三方面的效益。
3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具体运用
3.1 前期准备
3.1.1 现场勘查
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观察,了解路面病害情况,尤其需要对裂缝进行检查,判断裂缝的长度和深度,以便对施工范围进行有效划定,全方位地了解裂缝病害的位置,记录裂缝病害出现的起点和终点。从宏观角度整体性地对路面养护方案进行分析,做好前期规划。其次需要注意做好挖补处理。如果发现需要维护的路面具有严重的龟裂、网裂等病害,需要注意对这些病害部位进行深度处理,而后通过热量或者冷补料方式进行养护。接着需要注意加强杂物的清理,在检查好裂缝,并且做好挖补处理后,路面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废弃物,需要注意加强废弃物的处理,防止其对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另外还需要及时清理这些废弃物,避免这些废弃物大量堆积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最后做好放样、划线等工作,对路面划线宽度进行细化,做好路面施工范围的控制。
3.1.2 施工材料
在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水泥、骨料等,需要依照技术要求对材料进行规范化的使用。通常而言,水泥的初凝时间需要控制在3h以内,所有材料在入场后需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材料不合格,则需要加强管理,禁止使用,以保证后续施工的效果,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原有材料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骨料的直径,通常需要将骨料直径控制在40mm以内,这样才能保证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升公路的整体质量。在各方面工作都结束后,需要将施工材料堆放于合理位置,加强现场的管理,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材料受积水因素的影响。
3.1.3 机械准备
在路面施工时,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前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使其处于最佳作业状态,尤其是提升机和再生机等重要设备,需要保证其在施工中稳定运行。计量系统需要调到合适的精度,并且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保证乳化沥青用量符合要求。在剖析作业过程中,需要依照路面养护的具体标准设定剖析坡度和剖析深度,保证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在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路面清理
在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全面清理施工路面,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和清洁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良好环境。另外还需要加强勘测,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测量承载参数和各项标高,并且注意恢复路面中线,依照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监控点,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掌握和了解。
3.3 试验段施工
在全面施工前需要注意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段的施工,要对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合理配置施工参数和配合比。在试验段路面取样施工结束后,需要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记录各种施工参数,及时分析施工时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控制和处理。在施工期间需要通过反复检验,以获取理想的参数。在完成施工后还需要深入分析施工时出现的问题,防止在正式施工期间也出现类似的问题。
3.4 水泥撒布作业
需要依照施工设计要求和试验段的各种参数对水泥的使用量进行确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路面能够均匀的被覆盖,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机械化的应用,重视水泥撒布施工的效果。尤其需要注意严格控制水泥的使用量,通常控制在5%以内,另外需要依照水泥使用量,对再生层的厚度进行确认,以便将冷再生技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散布过程中需要保证冷再生机和水泥洒布机处于合适的距离,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需要根据施工要求调整冷再生机的速度,防止因为摊铺时间过长而产生水泥初凝等现象。
3.5 拌和
在拌和时需要通过推杆进一步连接冷再生机组的管道,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对路面原材料进行破碎。在此过程中,需要使路面材料和水泥进行充分搅拌,以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在拌和时需要依照实际要求严格控制速度,另外还需要注意进行洒水作业,需要依照拌和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洒水量,防止对冷再生技术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1]。
3.6 再生层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胶轮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施工前需要全面进行设备检测,以保证设备能够稳定使用,另外还需要提前实验碾压作业,选择最优的碾压方案。在碾压过程中主要分成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初压时主要使用钢轮振动压路机,在进行三遍碾压后保证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与实测量的偏差在2%以内。如果作业时发现天气较为干燥,水分大量蒸发可以适当增加喷水次数。其次是进行复压,在复压时主要以胶轮压路机为主,需要依照混合料的性能和施工环境合理的确定碾压遍数。通常需要碾压5遍,最后进行终压,在终压时使用的主要设备为钢轮压路机。为了将碾压轮迹清除,需要进行1次~2次的碾压,通常碾压是以静压为主,需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密实度符合要求。
3.7 接缝
首先需要完成纵向接缝工作,合理控制乳化沥青等材料的使用。再生作业时需要注意优化重叠区的管理,保证重叠量厚度符合要求,通常控制重叠量在5cm左右,不能出现较为明显的高低差,在摊铺时还需要综合化的对横坡进行考虑。其次是进行横向接缝,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3m直尺进行检测,对再生起步范围进行确认。在接缝过程中合理使用摊铺机,保证其熨平板对准横向裂缝终端位置进行碾压,做好相关的接缝处理[2]。
3.8 再生层的养生
需要依照路面养护的具体原则做好路面的养生工作,养护周期通常控制在1周~2周。养护时,需要全面禁止路段通行,并且综合化地使用养生袋进行覆盖,防止养护时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在养生工作结束后需要加强检测,对路面进行取芯实验,保证其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如果无法达到质量标准,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返工处理。
4 案例分析
某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需要对一段路面进行处理,该路面自上而下分别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Ⅰ+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Ⅰ+18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依照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就地冷再生法完成路面的维护和处理工作[3]。
(1)在施工前首先设置标桩,以便后续对中心线进行恢复。在标桩设置过程中,直线距离控制在40m以内,曲线距离控制在20m以内,还需要处理路面的一些杂物,如积水、石块、杂草等,通过推杆连接再生机组,然后连接各种管道。另外还需要注意对添加剂的使用参数进行优化,以确保工程后续施工的有效展开。
(2)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照水泥用量,将每袋水泥的综合间距计算出来,接着绘制相应的方格,依照方格完成摊铺。另外还需要通过冷再生机推动水车逐步在原路面行进。如果路段的缺陷较为严重,可以提升刨铣转子的速度,并且控制再生机的行进速度速率,以便更好地对缺陷路段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勘测了解路面缺陷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水的喷射和再生的深度。如果产生问题需要马上停工,及时解决问题后才能进行后续处理[4]。
(3)在施工期间需要委派4人~5人对混合料当中的杂物进行处理,保证横向接缝、纵向接缝以及再生材料的密实性和平整度,与此同时通过平地机处理路面,主要是对侧向中心进行刮平,与此同时在整平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做好碾压处理,依照试验段的参数来进行设置。初压时主要使用18t压路机完成1遍~2遍的稳压,在碾压过程中控制在(1.5~5)km/h。接着使用25t的振动压路机完成复压。复压时,需要碾压3遍~5遍,速度设定在(2~2.5)km/h。终压时使用的是18t压路机,需要碾压1遍~2遍[5]。
(4)在碾压工作结束后需要做好养护。养护时使用专门的洒水车控制洒水频率和洒水量,保证其表面湿润,确保洒水的均匀性。与此同时还需要为期7d的养生,养生期间需要严格对交通进行控制,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6]。
5 结 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道路交通运输量也在逐步提升,大量车辆的碾压会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造成裂缝、凹槽等问题的出现,需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尤其需要重视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以便使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提升,保证路面的施工效果,进而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