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第一身份是“读者”,其次才是“教者”
2022-11-20刘发建
◎ 刘发建
最近走访了一些学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到一所学校,我都会看到老师们的办公桌上或多或少有几本教案,或者是文本解读之类的名师书籍,却很少看到老师们的案头会摆放几本文学著作。
特别是看到一些老师如果要上公开课了,就会动用一切力量,搜集各级各类名师的教案。对于自己要上的课文可能还没有读过,甚至还没有看过,就先开始忙着四处找教案。
我忽然就想,几千年下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怎样的,我们有没有看到过孔子留下一本《孔子教学设计》?或者有没有谁看到过《朱熹文本解读》呢?
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先秦两汉,至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有哪一位名家名师留下过教案集之类的书吗?就算是到了1840 年之后,大家在旧书网上见过《王国维教案》吗?鲁迅在三味书屋里的恩师寿镜吾先生好像也没有留下《寿镜吾教学设计》吧。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我们也没有见过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留下过什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之类的东西吧?
时代已经发展到21世纪了,按道理讲,今天我们孩子的智力、能力,应该是走在一个进化的路上,总不至于比几千年以前的孩子还要弱一些吧?更何况我们现在带孩子们读的,不过是区区数百字的一眼望到底的现代白话文而已,难道这些篇幅短小的白话文比过去的“四书五经”还要难吗?
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的语文老师拿到一篇一眼望到底的白话文,还要设计来设计去,还要绞尽脑汁写教案?还要四处听课、购买教案,又是集体备课,又是专家备课呢?
看看我们现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穷尽一切智慧编撰出来的各级教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都干了些什么呢?不就是把一些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从书本上搬到课件上吗?不就是把一篇原本结构完美的文章,打散后凌乱地搬上课件吗?不就是从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文章中抽丝剥茧般地弄出一副骨架吗?不就是从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中提炼出一些所谓的章法修辞,然后让学生邯郸学步一样刻意模仿吗?我们现在许多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就像一个铁匠铺,整天叮叮当当,虽然表面上看似也打磨出一些锋利刀剑,但从来就没有生长出一棵小草。小草是有生命力的,是会自我生长的。
到底是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下降了,还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理解能力太糟糕了呢?
我们很清楚,现在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未必就比过去的私塾好到哪里去。如果说得实在一点,现在的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恐怕远远比不上过去那些没有教案的私塾课堂培养出来的孩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真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摸了摸额头,细细想了想。我们几千年的传统私塾语文教学,就是老老实实的读书课。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学生读书,他也摇头晃脑地“拗过去,拗过去”地读书,以至于鲁迅听了就以为那是极好的文章。语文课不就是读书课吗?孔子是如此,朱熹也是如此,数千年来都是如此,为何到了今天就不是读书课了呢?
要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读者”。要成为一个读书人,老师首先要去读课文、读书本、读文章,老老实实一字一句地把课文反反复复读上几遍,读通、读顺、读明白。然后我们才能考虑该怎样带着孩子来读书:哪些地方是孩子感兴趣的,哪些地方是孩子可能感到有难度的;哪些地方是需要老师点拨的,哪些地方是孩子可以无师自通的。
语文课上,老师也罢,学生也罢,最核心的角色都是“读者”。老老实实读书就行了,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有了收获和启发就写下来。不就这么简单吗?
我们现在的语文老师,总以为自己是个万能的“教者”,学生是群无知的“学者”。一想到“教者、学者”之类的,就满脑子想着“教东教西,学东学西”,唯独不记得读书的事情了。然而语文的一切功夫都在读书上。
即便我们是“教者”,也要先做“读者”,然后才做得好“教者”呀。然而现在,我发现很多一线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教案依赖症”,案头没有几本名师教案集,他们就不会上语文课了。实际上呢,他们是不会读书了。拿到一篇文章,语文老师不知道如何去读,自己也读不进去,就像猴子拿着一个圆西瓜,不知从何处下嘴一样。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连一篇区区几百字的白话课文都读不懂,还会读书吗?他还怎么能教书呢?
更糟糕的是,现在很多一线老师,不仅仅是患上了“教案依赖症”,还患上了“课件依赖症”。
这些老师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课件,打开课件就可以照着课件按部就班地上课。这些老师,教案也不要了,语文书也不要了,就照着课件哗啦哗啦往下讲。因为这些课件往往是名师精心打磨的完美作品,所有的知识点尽在其中。你若是去翻开他们的语文书,上面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阅读教学的笔记。学生上课,只看课件,只读课件。语文书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课件。课件放完了,课就上完了。整整一节课,不用打开语文书,这也是常态了。
我曾经在不同层次的会议上做过调查,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部分现象,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没有课件,不会上语文课,这样的老师到底有多少?我没有全面统计过,难以回答。大家看看身边的同事,就清楚了。
试想一下,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所学校,如果一群语文教师,长期靠着别人的教案上课,靠着别人的课件上课,而不再自己去读书了,不再自己去思考和理解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啊!
不想也就罢了,细细一想,真的挺可怕的!
温儒敏教授曾多次大声疾呼: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读书少。现在别说读书了,一些语文教师连课文都懒得读了,接下去的语文之路,该怎么走呢?
真希望我这是杞人忧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