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从转变观念开始
2022-11-20曹加明
◎曹加明
人类从自然中走来,却不能完全游离与超脱于自然之外——不仅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即便是人类的灵魂,很多时候也离不开自然这一宁静的安放之处。因此,生态文明理念应该是人类发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念。而生态文明教育,无疑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
一、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转变认知理念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转变对自然的认知理念——从“征服自然”转变到顺应自然。人类从远古的蛮荒走来之时,巨浪滔天的洪水、莽莽苍苍的森林等成为人类迈向文明的“拦路石”。于是,在一定意义上,“征服自然”成为人类开辟生存之路、跨入文明门槛的无可回避的选择。然而,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人类并非时时刻刻都是全知全能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也并不顺利。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青少年需要懂得:即便从最为功利的角度来看,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也需要做出改变——与其执着于“征服自然”,不如选择顺应自然。人类对自然的认知理念应该与时俱进——自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地予取予求的对象,自然本身也是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的容身之所。换句话说,自然生态不是外在于人类的,而是包含着人类的。
因此,自然生态的维护、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教育,并非是人类给予自然的恩赐与怜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人类曾经破坏自然、无节制地“征服”自然后的一种自我救赎,是人类曾经企图“征服”自然的粗暴做法的一种纠偏和逆转……
对青少年学生展开生态文明教育,正是要让他们在自我生命发展的早期就能够恰切定位自然与自我,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在自然面前自暴自弃,亦不在自然面前自满自傲;不盲目地认为人类可以无所不能地“处置”自然,更不傲慢地以“万物之灵”睥睨自然。因为那样的忘乎所以,不仅对青少年的个体生命发展不利,且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亦不利。从太平洋上逐步“成长壮大”的“垃圾岛屿”所带来的水体、环境破坏之“一斑”,我们就可以推测并且警惕:我们对自然的所谓“征服”,不是人类“扬扬自得”的资本,而是人类应该及时“幡然醒悟”的自我省察之契机。我们不能让青少年再走上人类曾经的“征服自然”的泥泞之路,而应该引导他们“改弦易辙”,走上顺应自然的康庄大道……
二、从“竭泽而渔”到持续发展——转变发展理念
当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非要让青少年学生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亦非要让年轻一代成为自然面前纯粹的“看客”,而是要从不顾未来、只顾眼前的极为短视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与理念中跳脱出来,走到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来。由此,转变发展理念,不仅为生态的恢复留下一些空间和时间,更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正向的教育环境。
换句话说,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应该是面对雾霾密布、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大肆砍伐雨林却满口“环保乌托邦”的“浪漫想象”,而应该是身体力行、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厉行节约、注重环保的切实的示范。如此,青少年学生才更容易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萌生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幼芽”!
在孩子懵懵懂懂地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包括父母、教师等在内的教育者就应以身示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选择棉麻,远离皮草;居所上安适为宜,力避奢华;日常生活中能够步行、骑行为佳,非必要不开车;将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青少年学生在寻常的“一丝一缕”与“一粥一饭”中慢慢养成远离“竭泽而渔”、拒绝“大肆铺张”的生活理念,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沃土”中逐步萌发、茁壮成长。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的“日常”中,切身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进而“举一反三”,从“竭泽而渔”的短视的发展“泥淖”中突围出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活道路……
这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既是育人之需要,亦是生态文明教育之人力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需!这样,青少年才能从日常之“道”中逐步领悟到: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态环境不是我们可以肆意“践踏”与“索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面对自然、面对生态时,我们的物质欲望也不是可以无限“膨胀”的。节制欲望、持续发展,不但是应对自然的恰切态度,而且应该是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应然要求!
三、从“予取予求”到修复自然——转变应用理念
要教育青少年养成生态文明理念,我们首先要尽早地转变面对地球、面对自然生态时的应用理念——从盲目“自信”地“予取予求”的索取剥夺式应用理念,转变到自省自察地修复自然的回馈式共享理念。
长期以来,人类在自觉不自觉地将自然当作了“予取予求”的对象。石油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与使用、森林的过度采伐、草原的过度放牧、淡水资源的超量开采与严重污染,无疑都是此种“予取予求”的具体体现。而此番“予取予求”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危机——空气的污染、水土的严重流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超标、淡水资源的枯竭……
这种“予取予求”的无限制索取的应用理念带来的严峻生态现实,无疑在促使人类思考:我们真的可以如此这般地对自然“任意索取”吗?在无节制的贪欲面前,自然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人类真的可以在大自然面前如此“自信”、如此“霸道”地索取吗?
事实上,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意识到:即便从最为现实的视角来看,自然并非完全“被动”地被人类所“处置”、所“索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确实在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然而,我们更要看到由此带来的对自然生态的极大破坏与摧残……
简而言之,人类,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不能继续功利地将自然视为“巧取豪夺”的被动“对象”,而要学会与自然万物共享。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拥有的唯一的生存地,人类应积极地正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现实,积极能动地去修复自然生态。进而,我们要在内心深处认识到:我们需要将对自然万物的过于功利化的应用、利用之理念转化为与自然万物共享的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对自然生态环境,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予取予求”的功利理念转变为修复自然进而与自然共处的共享理念,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之举、“培根”之措!
四、从“跳出自然”到融入自然——转变生存理念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还需要引导他们转变生存理念——将顽强、执着地“跳出自然”、实现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的传统之“进取”理念,转变为逐步深思回望、进而融入自然的共生理念。
的确,人类从榛莽中走来、从蒙昧中走出,再“跳出自然”迈入城市,确实是了不起的壮举!这一“跳出自然”的文明之路,人类走得很漫长、非常辛苦,也特别值得人类为之庆幸与自豪。然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我们也特别有必要思考:人类真的要毅然决然地在“远离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永远将自然甩在身后吗?洪荒时代环境恶劣,虎豹豺狼横行,人类依靠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团结协作,终于从蛮荒中逆袭而出,“跳出自然”。这固然可敬,但是,时至今日,如果人类依然固执地将自然远远地抛在身后,而将自己长期“固定”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那么,这究竟是明智的做法,还是故步自封的惯性、惰性使然呢?
今天,我们有必要引导青少年学生睁眼看自然、看自我,进而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员。我们不仅要看到“人类是万物之灵”的一面,更要有勇气看到并承认“人类亦是万物之一”的一面,而且后者才是更加恒久的。否则,人类不仅容易滑入狂妄傲慢的人性泥淖,而且容易滋生出睥睨万物、忽略甚至无视自然生态的无知无畏的错误认知。那样将不仅遭遇人性的危机,而且容易“搁浅”于人类生存和认知的“浅滩”……
恰切的做法是激励青少年理性地认识到:人类在面对自然生态时,需要转变生存理念,从石器时代的极力谋求“跳出自然”“走出自然”,转变为现代的融入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若能如此,则不仅是青少年之幸,亦是人类之幸,更将是自然生态之幸!
总之,对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转变认知理念;从“竭泽而渔”到持续发展,转变发展理念;从“予取予求”到修复自然,转变应用理念;从“跳出自然”到融入自然,转变生存理念……引导学生从转变理念开始,真正营造“天人合一”的和谐的生态文明之氛围,这不仅是青少年发展、成长的需要,亦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应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