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整本书阅读课型的设计与实施
——以《简·爱》教学为例

2022-11-20陈红林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简·爱整本书评价

■陈红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须实践的课程,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笔者以为,因整本书内容庞杂,学生难以驾驭,教师可针对整本书各自的特点及难易程度,根据阅读的时序进度,相机采取不同的课型来教学,如“激趣导学课”“方法指导课”“问题导读课”“活动展示课”“网读共进课”“自主评读课”等,以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引领,从而突破阅读难关,提升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趣导学课

“激趣导学课”可在学生正式阅读之前开设。采取预测阅读策略,通过推介整本书的封面、书名、序言、目录、内容简介、作家生平、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让学生了解该书有关的主要信息,使学生对该书获得阅读期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开始讲《简·爱》时,可先翻开目录,让学生猜想故事情节,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再介绍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这样一位生命艰辛而又壮丽的女作家的逆境成才之路;然后介绍作家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对作家产生景仰之情,进一步爱上她的作品。

激趣导学课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走进书本,重在一个“趣”字,可在事趣、情趣、人趣、理趣、图趣、猜趣等方面做些文章。

二、方法指导课

“方法指导课”应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始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于需要学生整本阅读的图书大多是鸿篇巨制,学生想要读一遍就能掌握全书内容,这很难实现。因此必须借助适宜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可适时进行阅读方法或阅读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并使用精读、跳读、默读、略读、速读、圈点、批注、摘抄和做笔记等阅读方法,掌握联结、提问、图像化、预测、对比、体验、统整、批注等读书策略,从而让学生拥有必备的阅读技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简·爱》时,针对书中人物关系众多、故事情节复杂的情况,可指导学生采用图像化的阅读策略。教师带领学生动手绘制人物关系图谱,按照故事的发展,列出依次出场的人物,并标注其与主人公的关系,从而形成树状分布图,使学生对整本书涉及的主要人物关系有一个直观而全面的认知。为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情节,教师可带领学生按照主人公情感发展脉络,制作故事情节思维导图,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统观全书、“居高临下”地阅读。

实践表明,学生制作人物关系图谱或故事情节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更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每一张图像化导图,以树型、鱼骨型、蝴蝶型、放射型、条线型、阶梯型等形式,在直观图像中融入说明性文字,使学生一目了然,彻底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后忘前、关系错乱、顾此失彼、思维混乱等问题。

三、问题导读课

“问题导读课”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开设。教师可抓住全书关键情节,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阅读探索的欲望。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居高临下,掌握整本书精髓,适时提出有见解、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从而带领学生突破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越过阅读难关。

在教学《简·爱》时,笔者设计了下列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这对她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简·爱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也有哪些不足?

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

人的外表与内心的美丑能统一吗?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对主人公的遭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萌生将《简·爱》一书读下去的强烈欲望,也让学生拥有了“读出自我”“走进书本”的有效方法。

四、活动展示课

叶圣陶曾说:“就读的方面说,一个人若不经历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有真阅读?”因此,开展一系列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经验、获得阅读体验的活动,可助力学生阅读。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书心得,每天检查评比,对质量较高的摘抄和心得,选择公布至“钉钉群”或班级“阅读园地”,供其他学生观摩;教师要求每个阅读小组每周至少拍照上传几份最优秀的摘抄和心得,由备课组从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印成阅读简报,供全班(或全校)学生欣赏、借鉴等。另外,可有计划开展“美文经典诵读”“诗歌朗诵比赛”“名著知识竞赛”“阅读主题写作”“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制作”“最佳朗读者”等活动,促使学生在表达能力、精神品质和阅读品味等方面得到迅速提升,使整本书阅读课程真正发展成动态、生长的课程。

教师在《简·爱》教学中,可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在排练“红房子事件”这一场景时,指导学生在演绎简·爱、贝茜、艾博特、里德太太等人物之前,思考用什么语言、什么动作、什么眼神才能展现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反复研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洞察作品的深刻主题,让学生先读进去,再读出来。在反复揣摩、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自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仅靠作品阅读替代不了的,应该说这种演绎体验活动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是让学生把阅读所得融入自己知识体系的最佳方法。

五、网读共进课

在互联网时代,不少教育网站与时俱进,开辟了各种网络阅读学习系统。这些平台拥有海量的电子图书、有声读物、专家讲座、名著微课、阅读App等,涉及阅读的方方面面,基本能满足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要求。

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过程中,笔者常借助于“学习通”“百智通”等校园阅读系统,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计划,让学生依托系统中开辟的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专题”“课程”“小组”“笔记本”“阅读时序进度”等栏目,有计划地在这些平台上实现即时网络阅读,撰写阅读体验,交流阅读心得。笔者及时跟进批阅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笔记,掌控学生阅读进程,等等。这些平台不仅能满足师生之间交流的需要,而且生与生之间、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均能适时进行交流,完全是一个多元开放的阅读交流平台。

教师在教学《简·爱》时,可选用“钉钉群”等系统平台,通过链接“泰微课”“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在线课堂”“在线视频小组活动”等资源,助力学生阅读《简·爱》。可开发《简·爱》各个章节的阅读指导二维码,把二维码发至家长微信群,让家长通过手机扫码免费下载图书供学生阅读,彻底解决贫困学生囿于家庭经济条件,无法利用电脑阅读的问题,从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进程与效率。

当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助力整本书阅读,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精心遴选,择善而用。

六、自主评读课

为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科学评价必不可少。由于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开放的自主阅读活动,考虑到学生间差异,制定评价标准时,可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参与评价与实效评价、成人评价与学伴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目,可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按学生展示交流情况,全程记录,适时点评,给予相应的评价分值。每本书阅读积攒够一定分值,即可参与评选班级整本书阅读之星;单项星级达到一定标准,可参评校级阅读之星。

针对《简·爱》一书,可从“阅读计划,阅读进度,阅读习惯,阅读成果,参与活动,能否清晰说出必读书目的主要内容,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写作特色有准确把握”等方面制作整本书阅读评价表,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针对自读书目,可适当降低评价标准和要求,从“能否大概说出自读书目主要内容”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还可从“阅读篇数是否达到要求,摘抄书写是否规范,是否及时撰写阅读心得”等方面设计表格,让学生自主评价。一本书阅读结束,还可围绕“名著知识测试”“阅读圈点和标注情况”“平时表现”“活动表现”等方面设计表格,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价。总之,要发挥阅读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对照新课标提出的四大“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如何依托整本书阅读加以落实,让每一名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丰富内心,锤炼品格,发展能力,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还有很多课型值得进一步去实践,去探索。

猜你喜欢

简·爱整本书评价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