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语文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布置策略

2022-11-20江苏省徐州市经十路小学张阿平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布置双减作业

江苏省徐州市经十路小学 张阿平

单元主题整合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将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作为整体,不再以每一篇课文为基础,将每一个单元内的语文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在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为目标和方向,从而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基于单元主题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语文作业的布置也应当朝着“单元主题整合式”的方向进行优化创新,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语文作业的布置水平,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语文作业布置面临的一些困境

(一)学生对语文作业的练习主动性不强

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对课堂上的语文知识内容进行巩固练习,以此来保障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当前语文作业布置实践中,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率不高,而且,在语文作业的练习过程中也不够仔细认真。这样,虽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语文作业,但是,作业练习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内容掌握仍然不够,其语文知识水平很难提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天性爱玩,他们对语文作业的完成主动性不强。因此,教师很难引导学生主动、高效率地完成语文课后作业。

(二)语文作业布置形式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为学生布置语文作业时,最乐于使用“读、练”的作业布置形式。例如,在学习一首古诗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背诵+书写”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并且将古诗中的生字词,通过抄写的方式进行巩固掌握。这种语文作业布置的形式,使学生在做作业时体验感不强,甚至使很多学生在做作业时感觉非常疲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单一的语文作业布置形式使学生的作业练习效果不佳。在这过程中,学生只是提升了自己的应试能力,但是,其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没有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语文作业布置统筹性不强

受传统“一文一课”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之后,就会相应地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本篇课文进行巩固学习。从表面上看,只要学生将每一篇课文掌握牢固,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必然提升。但是,这种作业布置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另外,这种“碎片式”的语文作业,没有整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本周、本月、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没有进行科学统筹。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目标性也不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效果不好,其语文知识体系更没有建立起来。

二、“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单元主题整合式的创新性布置策略

(一)从语文单元主题入手,明确作业布置主题

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仅仅是按照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而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的形式展示课程知识内容,并且,每一个单元都有其自身的主题特征。在语文作业单元主题整合式的创新实践中,教师要将“单元主题的确定”放在教学任务的首要位置,这是开展语文单元主题整合式教学的基础,更是布置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着眼于教材的单元模块,为学生选取一个适合的课后作业布置主题,让课后作业与单元主题整合式教学课堂活动相呼应,全面提升语文作业练习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内容进行整合时会发现,《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池子与河流》等四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题材,很容易地找到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并且,依照这个主题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习这些趣味性的寓言故事,感悟人生哲理,指引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应当是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内容,但是,如果让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练习本单元的寓言故事,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不高,甚至无法达到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布置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讲寓言小故事”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学习一篇本单元中没有的寓言故事,第二天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讲完寓言故事后,还应当将在寓言故事阅读中领悟的道理、受到的启示一并与他人分享。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他们在课后会认真搜索、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并且通过习作、口语表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学生对寓言故事这一题材的文章掌握会比较深入,在以后遇到寓言故事类的文章后,也能够独立地进行阅读和学习,提升了寓言故事类文章的学习效果。总之,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教师要着眼于课本单元内容,为进一步的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布置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单元主题整合式语文作业布置计划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一课一布置”的作业布置形式,导致每天的作业前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说,这种作业布置形式有很强的随意性,使语文作业布置统筹性不强,无法将一周、一月、一学期的作业进行整合,导致学生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前后联系,其练习效果并不理想。在“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布置形式应当发生改变,尤其在布置单元主题整合式的语文作业时,教师应当有更强的整体观,为学生布置前后联系性更强的作业,把语文作业布置得更有计划性和整体性,以此高效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将本单元的《花钟》《蜜蜂》《小虾》等三篇课文进行整合之后发现,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主要是动植物的生存特点。针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作业布置的计划。在作业设计时,教师依据本单元的教学时长,制定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总时长。由于本单元中有四篇文章,并且有课后练习,教师初步核定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讲授完毕。也就是说,依据单元主题整合式的作业布置形式,针对本单元需要布置为期两周的作业量,教师对此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知。在掌握作业布置总时长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基础语文知识,并且将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划分。在第一周的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作业布置,“横向”地掌握《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二周让学生“纵向”地深度掌握《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作业掌握三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样,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观,按照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将一段时间内的作业布置内容进行统一部署。学生在统一的作业部署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避免了单元知识的重复学习,减轻了语文作业数量,还强化了作业练习效果。

(三)积极地创新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的布置形式

在以往的语文作业设计中,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语文作业练习中主动性不强,导致作业练习效果不佳,直接影响了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单元主题整合式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新作业布置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单元主题整合式语文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练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布置策略的应用效果。

例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依据本单元的课程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课程知识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实践性的作业。如在教学《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古代桥梁建设的相关知识,并且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一个“拱桥”实验,感受古人的智慧。学生在搜集有关古代桥梁建筑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从美学、力学等方面,掌握古代桥梁建筑的“巧妙之处”,提高对传统古桥梁建筑的探索兴趣。而学生通过用纸板等材料,进行一个“拱桥”小实验,用实践活动掌握了赵州桥的力学原理,更对本篇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认知。除了这种实践形式的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布置形式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业的练习活动之中。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社会调研作业,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对“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进行调研,了解本地的节日习俗,并且将这些习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进行结合,独立地为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介绍,字数不限、文体不限。通过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性调研活动,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方式有了成熟的思路,并且在学习本单元其他课程中涉及的传统节日等内容时,也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索。总之,在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的创新中,注重形式的创新至关重要,它在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双减”背景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作业布置的质量,减少语文作业的数量。为了保障学生在作业量减少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减,教师在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创新布置方式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整体把握语文作业布置的目标和任务,强化学生作业练习的计划性和整体性,从而提升语文作业布置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负担。

猜你喜欢

布置双减作业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