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幼儿调查问卷 让课程审议落地生根
2022-11-20文/杨萍
文/杨 萍
引 言
课程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系统,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介或桥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还强调幼儿发展,强调幼儿一般能力获得的经验课程。各个幼儿园应在课程价值取向的连续体中尝试找到适合的位置,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课程呢?
一、课程审议的缘起
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自主权大,很多幼儿园开始了园本课程探索之路。幼儿园常用的课程蓝本有综合教程、渗透式课程、整合课程等,这些课程如果拿来就用,并不能适用本园的实际情况,那么如何实现课程园本化?课程园本化就是选择特定的主题,然后教师将相关联的内容按照领域均衡填充进去,这就是最初的课程园本化探索实践的雏形[1]。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很多幼儿园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及园本课程开发的迫切性,关注的焦点从“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于是课程审议走进大家的视线。但是,关于课程审议的原因及做法并没有一个特别规范和清晰的说明。当人们的关注点开始从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向强调幼儿的发展和经验建构,愈发感觉缺少了一丝内核根基,课程审议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二、课程审议的问题与现状
(一)种类繁多的课程审议模式
当前幼儿园开展的主题课程活动之间不是孤立的,应是幼儿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或幼儿的发展有了一定需求后自然产生的学习内容。幼儿园课程审议会从主题内容的选择、目标制订、日常生活的渗透等各个环节来开展。有的幼儿园在开学前对所有的主题进行审议;有的幼儿园在每个主题开始前进行审议;还有的幼儿园在每个主题开始前、过程中、结束后进行审议。幼儿园的课程审议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对参与的主体及教师对课程审议的了解程度大都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只是机械地进行。
(二)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体
课程审议不应该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教研模式,其最终目标一定是落实在确立适宜的幼儿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笔者曾经观摩一个幼儿园的课程审议,年级组的教师集中分享上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讨论修改下一个主题,替换一些不合适的活动,然后针对主题讨论开展一个大型的年级组亲子活动,最后确定主题板可以呈现的内容,宣告课程审议结束。如此,教师也感觉收效甚大,但整个过程中幼儿的经验被课程审议组忽视了。
三、课程审议的主体应回归幼儿
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其参与课程审议,并成为课程审议的主人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巧用调查问卷,形成课程审议圈
1.问题化繁为简,指向明确
主题开始前,教师会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信息,将幼儿家长拉进课程审议圈。问卷虽然有积极作用,但是很多时候是家长替代完成的,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中,教师在第一稿调查问卷设计了7 个问题,包括:(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2)你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请你画一画。(3)秋天有哪些果实?你最喜欢哪一种?(4)秋天有哪些花开了?(5)秋天有哪些种子?(6)关于秋天,你还想知道什么?(7)家长可以为主题实施提供哪些支持?
由上可知,教师明显没有考虑调查问卷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问题在精不在多,那么教师可不可以合并同类项呢?问卷其实就是收集两大块内容:一是幼儿方面,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有疑惑的问题进行调查;二是家长方面,对家长可以提供的材料资源或者社会资源进行调查。经过调整,笔者认为问题可以设计如下:(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有哪些果实和花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画一画吧!(也可用秋天的花、果实、叶子、种子粘贴)(2)关于秋天,你还想了解什么?秋天还可以玩哪些好玩的游戏?(3)家长有哪些关于秋天的资源可以提供,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秋天、亲近秋天?
2.意图完整清晰,扩大外延
在设计调查问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保精简与可操作性,还要保证调查问卷的完整性[3]。有的教师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特别节约,往往只有表格,虽然表格里面有相应内容的提示,但家长和幼儿并不清楚它的作用,也不会积极配合,导致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低,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教师在发放调查问卷时要将活动的意图跟家长说清楚,在问卷的开头说明即将开展的主题来源、调查问卷的作用,以及家长和幼儿如何配合,这样才能提高调查问卷的完成质量。
家长在协助幼儿完成调查问卷的同时,也会逐渐了解幼儿的课程实施,逐渐参与幼儿园的课程管理。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家长提供的资源能够让活动形式更加丰富。例如,在大班主题“光与影”活动中,某位家长联系影城,带领幼儿走进放映厅,观看电影;在中班主题“汽车总动员”活动中,某位家长联系汽车4S 店,带领幼儿参观汽车展厅、汽车修理间,并充当汽车导购员介绍新车发布的情况;在中班主题“众彩物流”活动中,某位家长邀请班级幼儿到自己的水果店,了解物流程序,观摩水果批发,让幼儿选购水果,体验买卖的过程。
(二)巧用调查问卷,让幼儿成为课程审议主体
对于即将开展的主题,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调查问卷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点:第一,收集幼儿的已有经验;第二,收集幼儿关于本主题感兴趣的话题;第三,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等,通过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调查问卷,提前让幼儿进入预热状态,做到知识经验前置。幼儿在完成问卷过程中,就已经为主题活动开展做好了准备。例如,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种子的秘密”之前,教师就给幼儿发放了一份调查单,设计了3 个问题:(1)我找到的种子;(2)它是藏在哪里的;(3)我与种子的合照。幼儿依据问卷,用口述、绘画、表征的方式把意见表现出来,这样收集到的才是课程审议前有价值的意见,为教师后续的课程审议积累宝贵的、真实的数据资料,丰富了教学材料和资源,让幼儿真正成为课程审议的主体[4]。
(三)巧用调查问卷,做好课程审议前准备
教师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收集幼儿的调查问卷,汇总幼儿的已有经验、感兴趣的话题、问题与困惑;第二,组织幼儿分享、讨论问卷,筛选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核心目标进行对接,确立主题活动的路径和线索;第三,教师对问卷和讨论内容进行理性分析,结合主题活动的线索,选择幼儿感兴趣、需要的、贴切的、有利于幼儿经验学习的活动内容。调查问卷的作用就是找到幼儿需要的,并创造机会满足幼儿的需要。
例如,在园本课程“光和影”中,根据对幼儿调查问卷的汇总与分析,梳理出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后,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将主题线索安排如下:(1)我们身边的光影,活动内容包括语言活动——“凿壁偷光”、科学活动——“神奇的光”“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美术活动——“水中的哈哈镜”“制作万花筒”;(2)美妙的光影,活动内容包括科学活动——“彩色的影子”“日影仪”、语言活动——“影子怪事多”、体育活动——“踩影子”、美术活动——“极光”“制作3D 眼镜”、综合活动——“参观电影院”;(3)神奇的光影游戏,活动内容包括科学活动——“光影一家亲”“制造彩虹”、社会活动——“认识皮影”“光线求救”。通过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幼儿对光影现象的认知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的游戏想法也越来越多。
(四)巧用调查问卷,充分发挥幼儿的表征叙述能力
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调查问卷的主人,减少家长的包办代替,让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回收调查问卷和分享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自己讲述内容,这个过程既是幼儿表征能力的锻炼,也是幼儿叙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表征能力和表述能力。例如,教师在幼儿解答问卷的过程中,可以在旁边跟他一起说一说、问一问;或者在幼儿完成之后,让他解释说明意图和想法。然后,教师帮他们理清思路:“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想法?”
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解读幼儿作品的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幼儿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是在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五)巧用调查问卷,促生项目活动,形成班级微课程
教师在汇总幼儿调查问卷时总会有取舍,那么少数幼儿的想法该如何满足?判断和价值遴选需要教师的专业支撑。教师要对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有清晰的认识,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捕捉到适宜的活动内容并深入推进。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教师在对大部分幼儿的意见汇总后确定了春天里的植物、春天里的动物、春天里的游戏这样三条幼儿感兴趣的线索。但是,有几个幼儿感兴趣的是蚕宝宝,这并不在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动物里。此时,教师应该让这几个对蚕宝宝感兴趣的幼儿成立一个项目小组,让他们每天在自主活动的时间可以观察照顾蚕宝宝,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三周后,这个项目小组由开始的4 人变成了15 人。在蚕宝宝快要吐丝结茧的时候,全班幼儿开展了一次“帮助蚕宝宝搭树枝上山”的活动。
原本是一个小组项目活动最后演变成为班级的微课程。之后,幼儿发现把蚕宝宝产下的卵放在冰箱里就不会孵化了,而放在冰箱里的蚕卵在第二年春天拿出来时还可以继续孵化。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浓厚,记录了大量的经验和观点。而养蚕宝宝成了班级里比较有特色的微课程。
(六)巧用调查问卷,为主题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主题实施前的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及困惑,在主题实施之后就会成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主题实施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幼儿的问题、过程路径、最后问题的解决与幼儿一起完成布展。这样整个过程就是实践研究的过程,幼儿参与其中就会积累很多解决问题策略的经验。例如,在大班主题“小小兵”活动中,幼儿在调查问卷里对军营、军人装备提出了很多问题。教师将问题汇总梳理后确定了3 条实施线索:(1)解放军来到我们班;(2)走进军营;(3)幼儿园里的军训活动。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利用参观军营、了解军人生活、观摩军营武器陈列、邀请军人来园开展军训活动等途径,让幼儿通过观摩、提问、实际体验等方式理解自己的问题,最后让幼儿将寻找的答案用图标、绘画作品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邀请教官进行一次阅兵式表演,为主题活动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结 语
课程审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幼儿园在初期必须审议主题活动的脉络和线索,这是主题开展之根,扎根于脉络和线索之上,才能生发出适切的主题目标、环境创设、集体活动、日常渗透、区域延伸、家园配合等。幼儿园要利用幼儿的调查问卷,让幼儿经验、需求在前,教师支撑、引导在后,让原本教师的预设有幼儿参与的身影,揭开课程审议神秘的面纱,确保幼儿作为课程审议主体的地位,让课程审议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