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远程研训的思考与建议

2022-11-20■周

初中生世界 2022年32期
关键词:研训体育教师教研

■周 云

常规的体育教研、培训以相对集中在操场、体育馆或教室进行交流研讨的方式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学习、培训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互联网技术手段,网络在线研训可以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研训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体育教师在线研训实践,是教研系统体育学科组织广大一线教师开展的一项创新型实验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在线研训必须有网站的支撑。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此,我们借助教育部体卫艺司开发的菁体育平台进行研究。菁体育是中国校园体育媒体,隶属于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致力于为校园搭建强势的媒体传播平台。平台不仅有校园体育资讯,还可以提供学习社区、直播、公开课等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在网络支持下可以随时随地借由该平台开展在线研训活动。此平台大大减少了前期开发、经费投入和后期维护的工作。

在线研训一般包含以下几项流程。第一步,从市、区教研室获得相关的教研信息。第二步,在研训平台上注册账号。第三步,从研训平台获取上课人员信息、地点及相关教案等资料。第四步,在确定的时间,通过平台发布的链接,进入课堂直播系统观摩课堂教学。第五步,观摩课中或课后交流平台上专家、教师对课的评价,发表对此课的评价意见等,进行交流互动。第六步,登录后台统计参与研训教师的具体情况,为本次研训积累资料,如参与人员,登录时长,发表的评论意见等。

活动结束后,平台会自动生成本次活动的视频回放,供教师在活动后进行回看,通过课后评价系统,发表对本次研训的看法,使体育教师可以灵活地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体育教师在线网络研训平台,可以建立网络在线研训机制,形成具有体育学科特色的网络研训平台,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网络学习空间,实现资源共享。

一、体育教师在线研训的优势

首先,突破传统教研形式局限性,提高体育教研参与度。通过开展网络在线研训,参与体育研训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范围明显扩大。通过网络参与教研活动的人数每次都在3000 人左右,参与学校覆盖所有区县。

其次,多样化的网络学习平台,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网络研训平台操作,教师熟练掌握网络资源检索、查找、下载等步骤,并能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这培养了教师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

最后,教研资源的网络共享,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网络研训平台上提供了课堂教学视频、专家点评、教案等各种资料,可以供教师及时下载和回放。教师利用空余时间消化学习课例、精彩报告等,对研训专题中传递的思想、方式、方法进行思考;积极参与研训平台上的网络讨论,发表评论等。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教师不但更新了自身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可以根据平台上提供的资源,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继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展了教师的学习范围,拓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网络在线研训模式的探索,促进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促成了一批懂技术、爱钻研的科研型教师的成长,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体育教师在线研训的短板

体育学科研训活动多数情况是在户外进行的,由于绝大部分教师,尤其是远郊教师,参加活动花在交通上的时间过长,或多或少会影响参与体育教学交流活动的效率。网络研训解决了偏远地区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活动的困难,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在线研训叫好不叫座。

自开展网络在线研训实践研究以来,可以看到,活动得到了各级教研员和体育教师的响应。只要有相关活动,各区县教师积极参与,或通过网络发表见解,或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体育教研活动的效用。然而,虽然开展网络研训可解决许多突出的问题,乡镇或偏远地区仍然极少开展此项活动,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研训的积极作用。有些地区的教师甚至认为这是加重了体育教师的负担。在条件较好的城区,此项活动也开展得较少,没有形成网络研训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和引导作用。

2.缺乏实时监管。

常规研训活动要求教师到现场进行交流、观摩,并进行现场签到,保证了参与活动的有效人群。而进行网络研训,教师只要输入学校+姓名就可登录网络平台进行观课。一般来说,一节网络直播课的参与人数在3000 人左右,据随机抽测网络数据,实际有效观课的人群只占网络签到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因为缺乏监管,很多教师只是登录后留下个名字而已,真正听课的人数只占少数,这相较常规研训反而有了更大的漏洞。

3.管理机制不完善,无法形成有效辐射效应。

目前,在线研训主要依托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其工作形式主要是根据活动安排进行直播,组织在线研讨,对在线研训进行管理和维护。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线研训平台交流、使用不方便。在线研训平台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观课平台,一个是网络交流平台,且这两个平台分别在不同的服务器。教师参加一次在线研训活动,需要分别登录两个网站,增加了教师观课的负担。第二,在线交流平台的栏目设置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资料性的栏目,缺乏互动性栏目和视频交流栏目等。第三,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主要以懂网络技术的部分骨干教师为主。平台虽然是开放性的,但资料的更新相对较慢,内容不完善,不成系统。

三、体育教师在线研训存在短板的原因

1.在线研训叫好不叫座现象的原因分析。

(1)在线研训的观课效果受到制约。

首先,在线研训的直观性相较传统教研形式较弱。借助网络,在线研训通过录像、直播同步发布教师上课情况,受各地网络速度的影响,教师上课会出现画面卡顿、声音时断时续的现象,且只能跟随录像人员的操作方向观摩教师的上课情况,不能清楚了解不在镜头范围内的师生上课情况,影响了教师的观摩效果。

其次,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受到制约。与传统研训相比,在线研训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适时交流,但缺乏现场氛围;传统研训中,教师在现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线研训中,单一、线性的交流占主导地位。

(2)网络技术运用是一道门槛。

在线研训借助网络开展各类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网络平台的运用,摄影摄像技术的运用。大多数体育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技术相对陌生,需要依托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协助,才能正常开展研训活动。相对于常规教研,在线研训需要更多非本学科的人员参与才能进行。此外,在线研训的开展,前期的网络调试、平台发布及推广,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增加了额外的人员及设备的投入。

2.缺乏实时监管的原因分析。

同传统教研相比,参加在线研训的教师“散落”在各个学校,地域分布广,只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参加研训活动,没有任何监督;至于参加研训活动的有效时间,全在个人掌控之中。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研训活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

3.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线研训的基本职能和活动方式不明确,运行机制不流畅,造成管理机制失衡。在线研训的职能是辅助常规研训,没有相关的网络研训机制。

其次,对各区要求不明确,没有具体的任务,缺乏动力机制。各区县开展在线研训只是听从整体上的布置,没有具体落到实处;对于完成任务情况,没有及时反馈与总结;激励措施也较少,管理上显得动力不足。

最后,约束机制的限定与修正作用不明显。参与在线研训管理的人员是由各区县骨干体育教师组成,但由于开展网络研训需要经常集中时间研讨,不少教师经常不能正常参加活动;由于经费的缺乏,也没能提供必要保障手段,不能通过约束来限定或修正参与此项研究的成员的行为。

四、建议及对策

1.提高认识,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对待在线研训工作开展。

在线研训来源于常规的教研活动,是常规教研在形式上的扩展、补充。它是一个新生事物,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真正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这一过程是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不断地实践、发现和总结。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在线研训的价值,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并从行政上给予支持。

2.降低技术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实践研究。

从目前开发出来的网络平台来看,其中涉及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或借助现有的教育技术资源,完善在线研训的网络平台,让其更实用,更接近教师现有的网络技术运用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发适合一线教学的小程序,不需要下载专门的软件,在手机或电脑端点击并输入相关信息后,即可开展研训活动。

3.加强监管,提高网络研训绩效。

在线研训可以让更多教师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组织开展在线研训、加强监管的不同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网络观课,可以请教师集中在某一地点进行集中观看,这样就避免了签了名而人不在现场的情况;对于课后网络交流,可以以实名的方式进行评价,并规定相应的完成时间,纳入考勤范围,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在线研训的绩效。

4.培养专业录课教师,提高观课直观性。

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方经常请非本学科教师或专员进行录课和剪辑。由于学科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非体育学科教师对体育教学不了解,录课往往只录取当前信息,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连续性,不能充分展示体育教学的整体性。而体育教师对课程较熟悉,可以全方位展示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等情况,让通过网络观课的教师可以跟着镜头,仔细学习、观摩课堂教学,以提高观课效率。

5.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在线研训的辐射引领作用。

首先,要建立一支网络研训专业队伍,在各区县选拔相关人员,落实具体研训任务。

其次,安排专人进行在线研训平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逐步形成有体育学科特色的在线研训平台,不断完善特色资源、课后服务、居家锻炼等,保证平台与时俱进。

最后,加强管理队伍培训工作,提升在线研训管理水平,提升教师运用能力。

培训的方式可采用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方式。集中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区县参与在线研训管理的教师:一方面,通过他们将在线研训的运用方式、操作方法教授给基层教师;另一方面,可带动本区县在线研训活动的开展。校本培训主要在基层学校教研组中进行,主要研讨如何让教师更好地参与在线研训,探索在线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结合的方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结语

2022 年,新一轮“课标”正在实施,而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部分的线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给教师研训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迫于这种新形势,各地在线上开展研训活动逐步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这种研训形式的普及,各种问题也会陆续出现。如何在在线研训的过程中既保持传统研训的优势,又能借助网络技术突破传统研训的不足,使得我们的研训水平既有理论指导,又经得起实践检验,并在理论与实践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研训方式的升华,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实践会形成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的教师研训模式,将对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研训体育教师教研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有效的组织保障是抓好“联片研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