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小学“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及实施研究*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1期
关键词:聋校劳动评价

马 莉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甘肃 天水 741000)

1.聋校小学生的劳动现状

听障学生走出校门,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聋校课程构建不应该只停留在诸如学习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层面上,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做课程规划,那么在聋校低年级段,设置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听障小学生尽管在认知、生理成长、思维、语言、学习等方面,与普通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但聋校劳动教育课程研制,要从小处着手,从他们今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眼,定位在听障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获得劳动体验的有效场所,立足校园,开展劳动教育,是夯实劳动教育效果的基础工程。让他们学会劳动的知识、技能,为中高年级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最终能够基本的适应社会及家庭,减少生活、生存的障碍,也降低给家长、社会的负担,甚至还给社会家庭有所贡献。这就是《聋小学“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及实施研究》的初衷。

从聋校学生日常行为发现,聋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不会劳动。聋生由于身体的原因,从小家里娇生惯养,没有从正常人的角度去严格要求,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使得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更谈不上会劳动,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也没有开设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平时只负责教室卫生和地段卫生,像打扫厕所这样的活都是外聘清洁工干;二是学生不想劳动,通过调查发现90%的学生不想参加诸如打扫卫生、种地种花,帮父母做饭等劳动,即使勉强做了,也做不彻底,做不到位,效果很不理想;三是不珍惜劳动成果。比如有些学生没有保持卫生的习惯,随地乱扔垃圾纸屑,洗手台上污水溅的到处是;从学生食堂观察,学生吃完饭,大部分学生剩菜剩饭,也不懂得珍惜。四是不懂得感恩。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经常为他们捐物捐款,长此以往,觉得理所应当。五是遇事责任心不强、缺乏担当意识。针对以上现象,本研究以“园本化”为立足点,探究聋小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实施,因为聋校的学生是由听力有障碍的特殊群体构成的,他们更需要通过劳动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也更需要通过劳动的实践活动,积累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生存能力,赢得最佳生存质量。

2.“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构建

“园本化”是指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从校园内着手,课程内容“本土”化。“课程”是对中小学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聋校劳动教育课程是在遵循听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听障学生身体和差异性发展、适合聋校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课程发展体系,循序渐进地在不同年级的学习阶段,开设不同劳动课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合作精神,动手动脑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美化住宿和学习环境,让后续的学习、劳动、生活良性循环。

2.1 “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目标。

(1)力求从小学生的实际、个性、需求出发,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及已有经验的积累为着眼点,建立健全聋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将来的生存、生活能力打基础,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后盾。

(2)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教学策略、最后形成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3)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改善聋校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获得劳动知识、增长学生的劳动技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综合实践和合作的能力。

(4)通过劳动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珍惜劳动带来的成果,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克服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

(5)通过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的管理评价,让劳动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教师和学生有据可评,有据可查,从小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的良好劳动氛围。

2.2 “园本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新时代劳动教育和听障小学生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当前聋校“园本化”综合实践劳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现状为背景,以学生综合劳动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开发园本劳动教育课程。

(2)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使劳动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劳动教育。

(3)增强教学环节的趣味性和操作性,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实践,顺利完成劳动的全过程。

(4)将劳动内容和有效任务紧密结合,多鼓励表扬,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劳动课程交流活动。

(5)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别的学科间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不失时机地传授劳动知识,融合发展。

2.3 “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内容指出,“小学低年级段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通过劳动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那么聋校“园本式”课程内容的开发,不但要遵循听障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要紧紧围绕“我有”、“我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发挥“本室”、“本园”、“本土”等的优势特点,课程设置根据年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具体从以下十个方面挖掘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1)自我整理类。如叠被子、衣服,整理床铺、书桌、书包、衣柜、鞋柜等。

(2)日常技能类。如洗澡、洗头、洗脸、梳头、刷牙、剪指甲、缝纽扣、洗餐具、洗衣服、洗台盆、削果皮、简单的物品分类等。

(3)卫生清扫类。宿舍卫生、教室卫生、地段、区域卫生、洗手间的角落、墙面、坑池、台盆等。

(4)美化类。校园美化:如随手捡拾垃圾、檫拭走廊、墙面、楼梯、扶手、美化走廊墙面等。教室美化:如檫黑板,整理讲桌,卫生工具摆放,墙面墙角设计,教室读书的整理等。

(5)养护类。领护学校树林、花园一角,或对花园树木经常进行除草、浇水、松土;养护校园文化栏、文化墙,养护运动健身器材,饮水机的使用、维护、干净整洁等。

(6)种植类。充分利用校园学农基地,学种葱、蒜、韭菜、青菜、西葫芦、南瓜等。

(7)帮厨类。对学校食堂采购的菜品进行分类、存放,帮着摘菜、洗菜、包包子、饺子、包馄饨等。

(8)虚拟岗位类。门卫、售票员、收银员、快递员、电器节能员、饮水机维护员、多媒体维护、校园绿植、卫生维护员、三餐排队组织员等。

(9)工具使用类。削果皮,饮水机的使用等。

(10)手工类。折纸、剪贴画,简单的编织(如钩编桌布、杯套、钥匙袋、围巾)、陶艺、泥塑等。

以上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在对目前聋校“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分析、评估以后,以成功的课程经验为依托,在已取得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把先进的劳动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方式方法等,作为本次制定劳动教育课程的依据和参照。课程设置遵循“一式两化”原则,低年级段设置“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中高年级段“知识化”“技能化”,课程内容从自我服务、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两个维度整体规划探索,两个维度的课程均重视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知识、劳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十类劳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餐厅,学生倒饭菜的现象明显减少,开始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校园,乱扔纸屑的现象完全杜绝,人人争做维护环境的小卫士;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同学之间都能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宿舍变得更舒适温馨了,教室变得更窗明几净了,校园变得更干净整洁了,假期回到家,还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劳动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提升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增长了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也为他们以后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劳动基础。

3.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全面加强新生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强调,中小学要“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系统学习必要的劳动技能,在中小学周课时计划内,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时间,小学低年级段每周不少于2小时”,聋校小学更需要通过劳动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所以在实施方法上要机动灵活,实施内容要丰富多元,过程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效果要安全、高效。

3.1 将劳技课程融入课堂教学。所有的劳动都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所有的劳动都需要知识技能。聋校小学每周开设一节劳技课,专门为学生讲解不同劳动课程的知识、技能、劳动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劳动工具的使用等。

3.2 利用课外活动实施劳动教育。在美国大学申请的时候,课外活动占有很大的分量,主要是美国大学录取采用“全人录取”的思路,学生除了高分外,还要通过课外活动看这个学生是不是高分还高能。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也能有效防止学生在课外活动无所事事,闲游闲逛,打架斗殴。每周选一节课外活动作为劳动课,可以选一个年级组,也可以选几个年级组,并选择相应的课程,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劳动教育。

3.3 利用每周两次(周三、周五)的大扫除实施劳动教育。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对宿舍,教室、楼道、厕所、地段、区域等进行清扫、清理。学生即得到劳动锻炼,又美化了生活和学习环境。

3.4 创设兴趣小组,开展劳动教育。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能力、兴趣等、编排成不同的组,定时开展劳动教育。如钩编组、泥塑组、绿植养护组等。

3.5 利用节点、节日氛围实施劳动教育。如植树节、学雷锋日、五一劳动节等,分享劳动成果,宣讲劳模人物故事,同时表彰学生中的劳动先进分子,并结合校园内宣传渠道,进行劳动教育宣传;举办日常生活劳动比赛,如叠衣被、整理书桌、宿舍卫生评比、种树植树等。营造“辛勤劳动光荣,好逸恶劳羞耻”的氛围,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

3.6 发挥个人或团队的榜样作用,实施劳动。比如一个学生喜欢泥塑,他(她)可以召集几个同学或一帮同学,把制作成的作品如杯子、花瓶、泥人等给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群体做节日贺卡,那么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有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值得表扬和推广。

4.劳动教育课程综合管理评价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态度、成果等方面,并且,要将劳动评价将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升学评优参考依据。”。从目前聋小学对学生的评价来看,评价内容较单一,机制不健全,评价过程不系统,但部分评价以结果评价居多,忽略了感情、态度、过程等因素,真正好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全面的、多元的、立体的。

4.1 评价原则。

4.1.1 重视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要把学生的劳动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如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劳动是需要个体持续不断努力的实践过程,因此,静态的、量化的、客观的评价不能反应劳动过程的全貌,过程性评价能有效拓宽评价的内涵和外延,能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4.1.2 评价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为主。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教育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把不同的集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劳动的自觉性。

4.1.3 评价形式丰富多样,如作品展示、技能竞赛,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即时评价的同时,兼以档案包,成长袋等学末、年终式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要与现实评优选先,毕业相结合。

4.2 评价目标。

4.2.1 总体目标:研究聋校低年级段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机制,更好地检验、促进学生对各种劳动任务目标的学习,为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4.2.2 操作目标:让劳动教育评价机制这把尺子,为学生的劳动效果量体裁衣,让它既要符合《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科学、简便、易操作。

4.3 评价方式。

4.3.1 差异性基础上的多元评价。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状况、劳动态度等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只按照一个人的劳动结果来评价,并不全面,只有通过全面的过程中的评价,才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像“自我整理类”“洗漱类”等,可以尝试用“表格”进行评价。把学生姓名、所要评价的内容、技能技巧的使用、态度、方法、熟练程度、结果、教师评语、学生自评、互评等列成表格,悬挂在教室墙壁上,平时通过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演练或比赛,把每一次的结果填在表格中,用月考评或学期考评的方法汇总评价结果,像这样的评价方式实际上包含了立体多元的多重评价,有技能技巧的使用、各类评语等的综合体,也有次数结果的评价,通过实践证明,是适合听障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因为听障学生一般班额比较小,表格占地不多,简单、易操作。天天挂在教室,学生抬头不见低头见,也能起约束和促的作用。

4.3.2 定量评价基础上的多种形式评价。如组、班级所领养的花园一角、所负责的一片菜地、所承担的区域卫生等都可以用流动红旗来评价。学校制作多面小红旗,并赋予小红旗不同的内容,如“绿植优秀养护”(组)班、“优秀清洁之星”(组)班等,清扫类可以通过每周星期三、星期五的大扫除进行评比,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度。周、月、季度与期末验收等的评价要结合劳动教育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境,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是否目标达成。教师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各阶段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月、季度评价,及时弥补不足。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时常有闪光的行为表现出来。为了及时抓住这样的闪光点,,老师可创设一些即评卡片进行鼓励和表扬,如“笑脸”、“点赞”、“加油”“你好棒”等,当学生接到话语亲切、设计精美的评语卡时,其激励之情不言而喻。同时教师将口头评价、体态评价、星星符号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4.3.3 激励评价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意等的评价,主要从学生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关注、工具的准备、参与热情、合作精神等方面评价,教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境,即时使用口头评价。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教师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就能点燃学生的劳动热情,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注意从学生劳动过程和结果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除了激励性的语言,此时肢体语言同样能传递出肯定的信息,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或是一次轻轻地抚摸,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也可以设置“成长记录档案”,把学生每一阶段的成长分类留存,包括定量、定性的评价和师评、生评、互评的综合性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劳动教育课程和其它课程一样,要从劳动教育规律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运用科学地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实现课程的系统化、规律化。树立生活即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会生活、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的基础性学科,有待于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地开发、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出最适合,最切合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

猜你喜欢

聋校劳动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聋校多年坚持用心用手“唱”响国歌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浅谈聋校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实施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初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聋校语文教育教学
论聋校语文对话教学实施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