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1期
关键词:旋律节奏幼儿园

黄 霞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五谷幼儿园 福建 泰宁 354400)

音乐能够带来众多的益处,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幼儿情绪的调节,从而对相关素养进行综合提升,在开展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感受到音乐节奏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对于很多的事物没有足够的认知,对于音乐旋律以及歌词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音乐进行具象化。同时利用音乐游戏可以很有效的帮助音乐课程的开展,使孩子们提升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并且能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1.音乐节奏与旋律是幼儿认识音乐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园健全人格的形成。音乐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因此,音乐具有教育功能,是开启儿童智能的另一把金钥匙。有音乐伴随的人生是幸福的,有音乐伴随的童年是幸福的。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节奏与旋律。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认识音乐,驾驭音乐的基础,节奏能够反映出不同的音乐情绪,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关键年龄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因此,在幼儿园内进行音乐节奏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的元素是尤为重要。

对于音乐的实际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呈现,因此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先教会幼儿“听”。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节奏教学的结合,需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使得幼儿感受到更多的音乐启发,使得幼儿更能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在进行幼儿园音乐游戏时,需要帮助幼儿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律动,使得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生命力。由于幼儿会受到年龄和自身认知的限制,需要教师在教导过程需要充分引导。进行节奏游戏时,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拍手以及跺脚等动作,使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中进行即兴表演。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感受音乐节奏中的旋律和律动,使幼儿更加理解节奏游戏的感染力,帮助幼儿建立学习兴趣,从而让幼儿积极参与各个环节。通过组织和实施音乐渗透化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直接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乐感,发展幼儿欣赏力,培养幼儿表达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其在富有音乐元素活动的参与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灵的抚慰。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孩子们进入一个自由、活泼的想象天地,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大胆跟随音符跳动思绪。幼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爱唱、爱想象、爱表演,爱说,充满着音乐自由的气息,这种自由的气息促使幼儿更加积极的聆听活动、自然中美妙的音符。

2.创设听觉空间,有效渗透音乐素材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要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相应艺术内容的体验环境。教师在活动室所处的空间位置,有时候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将“音乐”融入到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让音乐教育不应只是局限于某个专门安排的课时活动,让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让音乐教学更加灵活、自然地融入到一日生活中。晨间来园时,幼儿大多自由选择戏活动。如:积木、橡皮泥、画画、看书,并不断有幼儿来园,适宜选取较清新、明朗的音乐,如《你是太阳我是星星》,《萤火虫对星星说》、《波浪舞音乐》等;晨练前(收拾桌面材料、排队)、户外活动前排队时可以选择适宜明快、有集合指令感的音乐;两个活动间隔的盥洗环节可以选择适宜明快的音乐,给幼儿营造即要遵守活动秩序又要动作迅速的氛围,可即兴弹奏也可直接播放;点心时间应适宜短小轻音乐,给幼儿营造轻松氛围。午餐时选取柔和、抒情的音乐,营造轻松进餐的氛围,可选择选择《吃饭歌》《田园曲》类;午睡准备(盥洗、脱衣)可以适宜安静、和谐的音乐,给幼儿营造宁静的氛围,如可选择成品播放《摇篮曲》;午睡叫醒音乐《起床歌》、午点:孩子醒来,伸伸懒腰,穿衣、叠被子、洗脸,即将精神抖擞迎接下午的活动。适宜选取由慢渐快,欢快的音乐,如《小星星变奏曲》;整理、离园时孩子们即将结束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适宜选择较安静、抒情的音乐,如《彩虹》、《甜蜜水果派》、《小手牵大手》。选定的音乐长时间播放虽然幼儿能够熟练知晓指令,加入更多的欣赏、音乐游戏成分,使幼儿的生活越来越快乐。

3.大班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有效开展的策略

由于幼儿园的幼儿受到自身年龄限制,在开展音乐节奏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一部分音乐器械,这对幼儿来说是一项较为困难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应当解决不利因素,对存在问题进行重视,逐渐培养出适合班级的音乐游戏开展方式,从教学思路上来看,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逐渐提高幼儿在音乐课程中的学习兴趣,结合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音乐熏陶,帮助音乐节奏课程的开展,促进幼儿对于音乐节奏的理解。

3.1 节奏活动在大班学习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在集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使教师聚焦以及关注音乐游戏,明确如何提供有效的策略能使《指南》背景下的音乐节奏中更加“精彩”,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集体舞积极性节奏的教学,这是幼儿音乐旋律和节奏感知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借助集体舞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游戏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体现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让幼儿感受音乐学习和创造的乐趣。在具体的律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引入相应的集体舞.做好集体舞的分析,帮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变化。

例如,集体舞《双圈舞;BIONG》的音乐游戏,教师结合其AB段结构形式,分析音乐的旋律,如A段包含四个乐句,节奏非常鲜明,旋律轻快,便于幼儿的记忆和掌握,B段包含五个句子,属于无旋律的三拍子节奏。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应借助形象化的肢体动作开展有效的游戏活动,结合优美的乐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AB段,体会A段的乐句属于行进乐曲,并根据教师指导,结合乐句做出挑或者举手等,B段中三拍子则是交换舞伴,需要幼儿根据歌曲做出动作,如握手、敬礼等。在音乐环节的基础上,教师要将律动和乐曲有效融合,让幼儿深刻感受音乐风格,体会其中的节奏变化。对于集体舞中进退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口令进行提示,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指导活动,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集体舞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深受幼儿喜欢,将集体舞和律动活动结合,能够加深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实现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认真观察幼儿的音乐节奏掌握情况,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设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幼儿通过自身的真实体验进行音乐学习,从而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认证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比如音乐游戏《快乐的小老鼠》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结合肢体动作,从而感受音乐节奏的强弱。同时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小故事进行课前导入,设计小老鼠开门、敲门、跳舞、进食等多种情景,吸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通过对音乐的赏析后,教师可以教导幼儿模仿小老鼠的各个动作,从而在音乐中进行展现。针对A段旋律由弱变强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进行展现,通过旋律和肢体动作相结合,更有利于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幼儿进行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在对B段音乐进行学习时,需要帮助幼儿掌握重拍这一重点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可以让幼儿模仿小老鼠吃东西的动作,通过对不同食物的进食,帮助幼儿逐渐找到节奏。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幼儿利用肢体动作进行音乐节奏的学习,进而领悟音乐的节奏美,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常规意识。

3.2 节奏活动在大班游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游戏体现幼儿一种自由想象和创新的精髓,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在音乐区游戏中,幼儿能够取得许多道具和材料:例如,小班从内容的选择上来说,根据主题“欢乐之声”和幼儿当前的年龄特点提供了各种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以及铃鼓、串铃、小鼓、沙锤、自制乐器等材料。其次,从情境的选择上来说,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快乐音乐会”“小鸡在哪里”“理发师”等形象生动的游戏情境,吸引孩子在音乐区进行操作,在游戏中感受节奏和韵律。从呈现方式上来说,由于音乐区会产生声响容易影响周边的区角游戏活动,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走廊的空间资源。如:墙面上的“理发店”、立体衣橱改建的“欢乐之声”、移动小桌制成的“小鸡在哪里”等。从资源的利用上来说,音乐区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游戏材料。有生活化的打击乐器,也有与之相配的操作小图片、还有便于幼儿操作的绒布墙、可移动并方便验证的纸质卡通节奏条等。

《传帽舞》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是重要的音乐游戏,这首音乐的旋律较快,属于ABA的结构,对渐快渐慢的音乐节奏进行赏析和区分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教学中让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利进行帽子的传递,可以在运动游戏中感受快、慢,进而体会到音乐的节奏。在音乐的A段中,有四句比较工整的贺词,教师可以对这几句歌词进行节奏分析,设计相应的传帽子动作,对幼儿的双手动作进行设计,结合节奏点进行帽子传递,可以帮助幼儿利用具象化的动作理解音乐中节奏的存在,从而打破节奏这一音乐教学瓶颈。同时可以设计幅度较大的动作与音乐节奏进行结合,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同时,加强对节奏的感知。

在《玛丽有只小羊羔》这首音乐的教学中,由于这首是国外儿童歌曲,音乐的节奏非常鲜明,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情景的设立,引导幼儿进行决策扮演,通过表演游戏感受音乐的律动和节奏。在具体的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围成一个圈,顺着同一个方向进行走动,当听到“YIYAYIYAYO”的声音时,幼儿要同时面向圆圈的中心,并扭动自己的身体,通过扭腰、扭屁股、擦背、搓手等动作,对小动物洗澡的情景进行演绎,从而更有利于幼儿感受旋律的美,真正体会到音乐中的节奏。同时在进行音乐课堂是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模仿,从而帮助幼儿感受到身边的节奏,例如时钟的声音是“滴答滴答”,高跟鞋踩在地面上的声音时“哒、哒、哒”教师应当利用相关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并且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其中,从而完成对歌曲的演绎。通过整个活动,帮助幼儿深入学习歌曲,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掌握音乐的节奏。

3.3 节奏活动在大班生活活动中的有效运用。重点布局区域,探索音乐与一日主要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渗透。幼儿主要活动是游戏活动、领域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等,并且占用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教师要审视一日主要活动状况,充分利用早操、音乐游戏、音乐区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发挥出最大的音乐教育作用,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富有乐感的活动。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音乐的歌曲节奏,加入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节奏游戏,通过跳跃、扭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旋律较为活泼的童谣时,教师可以借助节奏感比较鲜明的特点,结合大班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活动,从而更容易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有利于表演游戏活动和集中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生活中幼儿实际接触到的事物,结合肢体运动的表达方式,迎合幼儿园幼儿爱玩、爱动的天性,有效提升课堂中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合理的用节奏造句创编游戏,教师出示若干节奏型(两拍为一组)有孩子分组,各选2-4个做一个自己的曲子,小组一起商量这样排列好听,然后一起练习,再各组表演等。这些游戏可以把节奏训练作为一个游戏,也作为一个节奏的身体训练游戏,配合节奏,让幼儿或走、或跑、或跳、或拍手、或跺脚、或摇头,根据节奏的快慢而选择,时间长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与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都会有所升。

3.4 节奏活动在大班运动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在户外活动音乐器械的使用上,教师通过对户外音乐区域游戏进行观察,剖析区域活动的生成目标、玩法以及调整推进,形成活动案例。如选用流行乐曲作为幼儿的早操音乐,教师要在节奏、内容上进行再加工,通过改编歌词、音乐剪辑使音乐与操节的特点协调。如编排“热身操”时我们和幼儿商量可以用《宝贝宝贝》、《吃货进行曲》、《BOOM》,听起来不仅振奋人心,孩子做起来也特别带劲;又如“队形变化”歌曲《鼓舞中国》、《蝴蝶》、《巡逻兵进行曲》,教师可以将里面的角色对换,这样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表演起来也特别有趣;再如《龙的传人》、《兔子舞》、《国学武术操》,教师以热巴鼓、手铃、响板为道具利用其明快的节奏编排器械操等,在选择器械操时,还可以根据器械的特点选择音乐,如绸带、鼓、筷子等是比较具有民族特色的器械,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音乐就更为恰当。在早操音乐的选择上重视音乐本身的节拍和节奏,与幼儿早操的要求相一致:一般在早操开始与中间部分,应选择活泼、明快的音乐;早操放松部分,应选择舒缓、柔和的音乐;八节拍的音乐比较适合做早操的背景音乐,如《小秘密》、《唱的响亮》、《爱让我们是一家》。这样编排的早操就富有艺术气息,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能欣赏和感受到不同音乐作品的美,快乐地接受,愉快地表现出来。

结语

当前对大班幼儿的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在进行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游戏教学和音乐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升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音乐游戏提升幼儿的节奏能力,更能够帮助幼儿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音乐的长期熏陶中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帮助幼儿提升创造力,能够实现对幼儿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

猜你喜欢

旋律节奏幼儿园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给你的信
轻快漫舞
爱“上”幼儿园
7月,盛夏的旋律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大地的旋律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