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教育在家园共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2-11-20蔡建珍
蔡建珍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幼儿园 福建 漳州 3639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幼儿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幼儿教学当中,广大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理论素养的培育,同时还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1]。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幼儿园需要与家庭展开合作,在家园共育当中促进幼儿劳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1.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幼儿园虽然都开设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提高了对幼儿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提高幼儿的劳动水平,同时也不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幼儿劳动教育内容不足,通过对当前的幼儿园劳动课程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都存在着劳动教育内容不足的问题,因此并不利于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劳动技能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让幼儿学会自理、为他人提供服务等等,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不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也对教育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与此同时,在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家庭与幼儿园脱离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当中所学习到的劳动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在家庭当中有效施展,从而也对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造成影响,降低了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效果[2]。
1.2 在幼儿劳动教育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进行,并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不能将其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实施和锻炼。从目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由于家园之间有效沟通的缺失,导致家长对幼儿劳动教育并不理解,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幼儿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并不能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不利于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劳动技能的提升[3]。
2.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品德。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同时也能对其优秀品德和人格进行塑造,对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幼儿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劳动工具,例如,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打扫。对于大班幼儿,由于其劳动能力相对较强,大多数都能自发选择自己所要从事的劳动,且幼儿之间也会互帮互助,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之下,对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很有帮助,通过参与各种劳动训练,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其养成有责任心、有爱心、关心他人、尊重劳动等优良美德[4]。
2.2 有助于幼儿独立性的养成。幼儿在幼儿园当中的一日生活主要包括户外自主游戏、体育运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等,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劳动态度和生活卫生习惯。现代化幼儿教育,必须要做到教育生活化以及生活教育化,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因此,必须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计划当中,对教育实践进行合理安排。与此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劳动材料,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例如,幼儿在清晨入园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工具,清理课桌、打扫落叶、给植物浇水、倒垃圾等等,通过这种简单的日常劳动,能够对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行培养,长此以往,也会成为幼儿生活当中的重要部分,对幼儿的独立自主性进行培养[5]。
2.3 有助于增强幼儿责任感。幼儿园在对五大领域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结合社会各行各业对劳动岗位进行设置,使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不同职业特征以及职业分工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幼儿对于社会劳动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向幼儿普及劳动模范的光荣故事,使幼儿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不同行业以及工作岗位的劳动人物事迹进行了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良好情怀。
3.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
3.1 家庭教育方式。通过对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家长是幼儿生活习惯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家长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引导,同时也表现在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方面。例如,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语言粗俗、打架等等,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心较重,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就很难避免幼儿对这些行为进行模仿,久而久之,也会对幼儿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造成影响。家庭教育不仅仅要表现在口头上,也要表现在行为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2 家长文化水平。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会对幼儿教育产生一定影响,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文化水平将会对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习惯,若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其能力也会十分有限。例如,在很多家庭当中,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当中,幼儿的父母基本上都是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在留守儿童家庭当中,基本上都是由长辈代为抚养,但在广大农村,老一辈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加之对孩子过于溺爱,从而也会对其心理、性格、行为、习惯等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3.3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与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性格、品德、为人处事方式等信息相关,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表现,家庭氛围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性格养成。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氛围较差的孩子,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意识形态、心理、性格等可塑性较强,因此,很容易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在一个家庭当中,如果父母长期吵架、打闹,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到孩子的情感发育,甚至出现不健全人格,不利于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以及幼儿教育将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要强化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进行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4.幼儿劳动教育在家园共育中的实施途径
4.1 对劳动工具进行合理选择。结合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必须要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对常规的劳动工具进行使用,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在劳动教育前期阶段,教师首先教师让幼儿对劳动工具有所认识和了解,之后再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劳动工具,在对劳动工具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年龄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另外,劳动工具的提供不仅要注重其区别性,同时还要有助于幼儿手部动作能力发展。例如,让幼儿为植物浇水具,在开展这项劳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对小勺子、小水桶等重量较轻的工具进行提供,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将浇水壶工区提供的幼儿,以免浇水过量,对于大班幼儿,由于其具备一定的眼手协调能力,且控制力良好,因此可以让幼儿使用多孔花洒进行浇水。在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家园联系,充分发挥广大家长们的智慧,使其对符合幼儿年龄的劳动教育目标进行了解,通过创设实践活动,对生活当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利用,对劳动工具进行制作,完成之后,可在班级进行展览和交流,这相比于以往乏味单一的劳动工具,不仅能够拉近亲子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凸显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区别性。例如,很多幼儿在对劳动工具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说“这是我爷爷跟我一起制作的小花洒”,言语之中充满着自豪感和成就感,这对于幼儿参与劳动欲望的提升还有帮助[6]。
4.2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劳动创新思维。在幼儿园劳动教育工作当中,区域游戏活动是重要途径,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劳动经验进行丰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幼儿在劳动技能和知识等方面的正确引导。例如,在开展“我是小工匠”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剪纸、制作装饰物等手工作品,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属性有所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幼儿参与劳动创作的兴趣。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水平。例如,在“角色体验”区域游戏活动当中,幼儿园可以邀请广大家长参与其中,让幼儿对家长的职业、工作进行模仿,对社会不同工作类型的结构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幼儿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同时也能对其劳动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为了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让幼儿与家长在饲养区中给小鱼换水、喂食,在种植园里为植物除草、浇水,采摘瓜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参与劳动的乐趣,同时也能自主探寻植物、动物生长的奥妙,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对幼儿持久耐心、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培养。在结束区域游戏活动之后,教师还要培养幼儿收拾工具、清理现场、倒垃圾等良好习惯,这些劳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通过对幼儿这一习惯进行培养,能够让幼儿的劳动能力和技巧在家庭生活中得以实施,在家长的辅助和引导之下,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其劳动创新思维[7]。
4.3 家园共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合力。人类的很多动作都是源于习惯,绝大多数习惯都是在幼年时期所形成,因此,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强化家园合作,提高广大家长对于幼儿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能积极配合,通过微信群、家长开放日以及家园联系栏等方式,强化对劳动教育的宣传,使广大家长能够对劳动教育方法目标有所了解。例如,幼儿园可引导广大家长与幼儿共同实施“每日一事”家务劳动,对于大班幼儿,可让幼儿在家中整理书包、准备衣物,对于小班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之下,使其自主关灯、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将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拍摄下来上传至微信群,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这种方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增强其劳动能力。与此同时,在家长开放日当中,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广大家长对幼儿的每日活动进行观看,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情况,通过家庭、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合力,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幼儿家园活动教学活动以及生活活动当中,全面提高幼儿劳动教育效果[8]。
4.4 创造条件,对幼儿动手操作欲望进行激发。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家庭和幼儿园为主,在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例如,幼儿园经常会对穿衣服比赛进行开展,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穿好衣服的幼儿颁发奖励,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幼儿在家中穿衣服速度较慢,性急的家长就会动手帮忙,这与园共育目标严重不符,同时也不利于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鉴于上述情况,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幼儿家庭进行密切交流,在家长的辅助之下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家长为幼儿劳动提供素材,使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认识到教育资源对于开阔孩子视野的重要性,引导广大家长行动起来。在为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材料,具体如积木搭建、剪纸等等。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游戏空间,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为幼儿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帮妈妈洗菜、收拾碗筷、叠衣服、扫地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对幼儿劳动空间进行拓展,同时也能对劳动内容进行丰富,对于幼儿动手操作欲望的激发很有帮助。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还要确保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家长必须要全力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幼儿劳动教育方面,幼儿园可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定期组织开展亲子游戏,使广大家长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使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动手操作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亲子游戏当中,幼儿园要为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可以让亲子使用布袋对于网进行编织、使用剪刀剪出漂亮的花样、制作举重器等等,在制作好材料之后,可组织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钓鱼、举重等游戏。通过类似游戏的开展,不仅能够对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拉近亲子关系,使幼儿劳动教育更具趣味性。与此同时,在教育游戏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游戏现场进行打扫和清理,将游戏器材归位,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5 把握教育节点,培养幼儿劳动意识
4.5.1 教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对幼儿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当前,大多数幼儿都是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当中的地位较高,有求必应,从而导致很多幼儿都出现了娇生惯养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内的劳动教育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锻炼,对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进行培养。例如,可以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服、自己动手吃饭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劳动意识进行培养。
4.5.2 教师要让幼儿意识到热爱劳动对于其今后发展大有裨益,且热爱劳动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有关于劳动的短片和视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幼儿积累宝贵财富。
4.5.3 教师要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幼儿的责任感。教师在对区域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不同行业的特征,设置相应的劳动岗位,之后组织和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有的幼儿扮演警察,有的幼儿扮演教师,还有的幼儿扮演护士和医生。通过类似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幼儿认识到不同职业岗位的特征以及岗位分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与此同时,广大教师还要充分借助传统节日,向幼儿普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教师可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时还可以为幼儿播放劳动教育短片,通过英雄模范的劳动故事,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增强幼儿责任感。
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幼儿劳动教育在家园共育当中的实施展开探究,幼儿劳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通过幼儿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德,同时也能够对其独立自主性进行培养,这对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因此幼儿园必须要提高对幼儿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家园合力,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调动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