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2-11-20李红艳

读与写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历史

李红艳

(陕西省咸阳市启迪中学永寿分校 陕西 咸阳 713400)

引言

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口,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观念,都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其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因此,利用新教学手段,开展有效性历史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途径。

1.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过于局限。历史知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内容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冰山一角。很多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够深刻,将教材看作是教学的活动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实际上,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只是展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元素,学生只知其一,却不知道其他的相关情节,这就会导致学生在思考历史问题的时候存在片面性。另外,应试教育也是影响教学内容的主要因素,初中升学考试内容主要按照教材所编制,为了保证升学率,教师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背诵基础知识和做题上,缺乏适当的内容拓展。

1.2 历史课堂缺少有效互动。互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调查研究可知,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并不注重互动活动的开展,并且缺乏对互动教学的认识。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权威性较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课,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学生也只是安安静静的听课,发言的频次少之又少。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时也会进行提问,但是提问的内容大多以基础知识为主,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背诵效果,并没有向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未发挥出课堂互动真正的价值。

1.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历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包含着各种历史事件,符合初中生的兴趣。实际上,很多学生刚步入初中的时候,对历史学科十分青睐,上课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随着长时间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课堂气氛消沉。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化,由于学生对历史内容很感兴趣,在一开始的学习中注意力更为集中,但学生长时间在固化、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产生了一种疲倦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灌输式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记忆和记笔记,很少有机会动脑思考,安静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无法打起精神,还时常会出现走神现象。

2.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2.1 教师教学观念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学观念反映出了一个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认识,而对于有效教学方面的问题来说,就是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以及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观念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方式和教学方向,因此要想促进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升级,首先就应从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入手,为革新教学方式,提供良好的内在基础。

2.1.1 树立“学生为本”的历史观念。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定义较为模糊,而是更加注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工作,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洞察能力等为目标,可为创建有效教学手段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2.1.2 以认知理论与构建主义为历史教学心理学基础。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主要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行为干预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片面地强调外在行为,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因此,历史心理学基础应该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理论与构建主义,以了解学生特点为基础,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通过触动学生内心、感觉、情感等等,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积极性。

2.1.3 坚持教师的指导地位。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学模式已然落后,新课标理念对教师的引导地位及作用做出了明确的定义,需要新时代教师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一手包办学生的各种问题,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促进学生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为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提供充足的空间。

2.2 教学责任意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学责任意识指教师对自身的教育工作的认知和愿望,反映出了一个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意识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教师对职位的认识。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工作对社会和国家的作用,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教师对自己工作角色的认识。教师是授业解惑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引导者,需要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当一个教师具备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更加热情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人才当中,在先进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也会更加积极地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3 教学机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学是一项动态、多变、复杂的实践活动,对教师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灵活应对各种状况的一种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班级中的学生在智力、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如果教师只是一成不变的开展教学活动,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欲求,这时教师就需要展现自己的教学机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针对性教学任务及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还应树立批判思想,明确的认识到历史教学中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并采用有效教学举措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应研学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课堂上,可结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状态,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3.1 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历史知识内容繁杂,但是教学活动受时间的限制,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和学生增添了压力。因此,要想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利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讲解知识内容,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利用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浓厚的教学情境中深层的了解知识内容,解决历史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1]。

3.2 利于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向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掌握有效性的学习方法,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过去,学习习惯以背诵的方式记忆历史知识,面对大量的历史知识内容,又加上其他学科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增加。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利用理解式方法记忆历史知识,这种学习方法突破了传统死记硬背的局限性,可将学生引入深层学习状态中,减轻学生的负担。

3.3 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义务。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扮演着传道受业的角色,是学生的榜样和人生导师。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做到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挥教育工作的育人效益。因此,历史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保证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才能发挥历史教学培养人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研学和探索,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4.历史教学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4.1 科学性。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发展观念,客观的认识历史,并获取一定的启发,从而将历史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利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由于历史内容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真实性,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对后人的一种启发,因此对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具有很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一定要遵循教学的科学性,以实现历史科学的现实意义[2]。

4.2 指导性。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初中历史课程应该顺应时代新要求,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学习能力、辨别能力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坚持“指导性”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知识,使学生通过思考、观察活动来辨别历史内容,创建一个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展的权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3 统和性。要想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理念,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尊重“统和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中包括目标的设定、设计教学计划、区分教学重点难点等等,并且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还要注意学科特点、学生发展特征等等。因此,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探究过程中,要保证整个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3]。

4.4 创造性。现代教育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仅要拥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水平,还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新的育人观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极为重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利用先进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意识。

5.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5.1 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内容趣味性。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驱动力,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结合历史教学知识,对知识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内容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知识涵养的作用。另外,教师要注重拓展内容的难易程度,避免难度过大增添学生的负担,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拓展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历史学习中,对于“李鸿章”这个人物,学生总会有一些片面的看法,其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教材中对李鸿章的介绍过少,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卖国贼,但是学习历史要讲究客观性、全面性,不能从单方面去评判历史人物。教师可以结合“李鸿章”这个人物进行适当的拓展,将他的功和过列举出来,并且要充分结合当时的背景,使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当教师讲述历史人物故事时,学生的兴趣也会提升。

5.2 利用情境教学,增强学生感悟。历史对于我们来说过于久远,教师利用口述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及历史事件,很难将学生带入相关的历史情境之中,学生只能停留在浅层学习中。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影像功能,结合知识内容,创建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感官,加强学生体验感。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相关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记忆及理解,教师可在网络中搜寻相关的影视片段,向学生播放,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引领下,感受甲午战争中我国民族英雄誓死保卫领土,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近年来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引发学生思考[4]。

5.3 利用教学导入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导入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都保持积极的态度。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省略了导入环节,直接进入正式教学环节,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思维过度空间,很难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有趣的导入活动。例如,在学习“血肉筑长城”这一课内容时,在进入正式教学环节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利用震撼人心的国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课中包括的各大战役,使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最后,教师还可进行适当的问题导入“这些战役学生们听说过吗?你们知道在这些战役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吗?这些战役的意义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英雄是如何用血肉筑长城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会加重,对于本课的学习十分积极,可有效避免学生出现走神问题。

5.4 利用合作学习,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一遇到难点知识教师就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进行讲解,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学生只是懵懵懂懂,还有一些学生在跟着教师思路走的时候可以理解知识含义,但是一到自己做题的时候却不会运用。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的了解知识含义。为了提升学生自主思考效率,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帮助,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先结合难点知识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探索,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得每个小组中都同时具备优生、差生、中等生三个层次的学生,发挥优生带动差生的作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受到小组探讨、学习的气氛所感染,其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升[5]。

5.5 利用探究性学习法,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启发,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动用自己的思维,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基于此,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主体,给予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探索空间,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地研究,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例如,在学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当学生通读完本课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哥伦布航行美洲是人类交往史上的一大突破。第二,哥伦布航行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支持的观点,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查询相关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下一节课堂上开展辩论活动。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地去探究问题,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5.6 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历史具有培养学生社会意识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学科的这一育人优势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利用历史思维正确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例如,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诙谐幽默的解读方式更加具有感染力,并且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借鉴《百家讲坛》讲解历史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并挖掘生活素材,加强生活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逐渐增强其认知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实现有效性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创建有效性教学方法并不容易,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科学课程、新课程标准等多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索,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研学及探索能力,针对有效性教学需求,结合先进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有效性历史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