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五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研究

2022-11-20邵明杰

读与写 2022年1期
关键词:五育劳动学科

邵明杰

(吉林省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吉林 安图 133600)

1.五育与小学数学教学

1.1 五育的基本含义。五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德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形式,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与落实,指导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智育主要侧重于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性技能,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个人智力以及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体育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与提升,通过优良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形成专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其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并从中磨练个人意志力和精神品质。美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和品格,指导其逐步确立并增强创造美的能力。而劳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增强个人劳动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劳动品格。这五个方面的教育还带动了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贯彻具体的教育措施和理念有助于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总之,身为新时代的小学学子,生活在信息化时代,肩负着学好文化知识、复兴中华的伟大重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将数学学科这一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述和传达,而是在数学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为学生穿插讲解数学、语文、美术、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探究等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构建多学科跨学科的联系性和教学模式,基于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来丰富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分析能力和数学知识,整理汇总水平,提高学生的多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1.2 五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耦合性。经过上文阐述,我们对五育的基本内涵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而当我们将五育教育和具体的学科教学工作纳入同一研究主题时,对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会形成更加确切的认识和结论。德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形式,与小学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加强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分析,尤其是针对教材中映射思想道德元素的相关知识开展德育教育的切入,可以有效增强整体教育的针对性与德育教育的贯彻力度。智育教育是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数学知识的讲解、数学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及学生数学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效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体育教育与数学学科的教育观联系相对孱弱,而且在小学教育阶段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提升也开设有专门的体育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毫无联系的,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这两种。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而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实践探索,而这种探索往往是需要以体能消耗和相关任务的达成为成本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学学科教育和体育教育二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性的。美育主要针对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在数学学科中是存在美的,只不过具体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美存在不同而已。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欣赏某个事物具有的美感往往是通过色彩以及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为依据的,这是一种外在的且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的美,而在数学学科中,依照学科基本规律构成的数学图形和各种图案同样也呈现出了一种美,只不过是一种相对隐晦的、表现形式较为朴素的美。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书本上的知识都能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辅助与支持,当我们应用数学的专业工具和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后,我们才会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内在美。劳动教育和数学学科的联系性也相对有限,在当下教学中,与数学知识教学发生联系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通过具体的题目设置表现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例如在小学应用题的设置过程中,整个题目的编写可以选择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能够接触到相关的劳动教育,但这种形式往往是非常简单的,且最终起到的教育效果也是相对有限的。第二,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化课后作业设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劳动经验强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由此可见,五育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有的联系,但是每一个教育方面和学科教学工作的联系程度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以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为最终目标,五育教育的推行只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延伸和附加性教育,所以在具体的推行阶段,我们应当坚持以学科教学工作为主,有目的性、有选择性地融合五育教育。

2.五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通过上文阐述,我们对五育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五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联系性有了一个准确认识。所以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落实五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2.1 紧抓主流,兼顾支流。紧抓主流兼顾支流的落实方针主要是按照整体的重要性对五育教育的五个方面进行定位。虽然德、智、体、美、劳都是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具备的良好素质,但是每一个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严格的教育程序向学生进行无差别的教育输出却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课堂学习经历和课外学习时间都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要全面贯彻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形式,必然也要对应五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和具体交易策略,对小学生而言,整体的学习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必然会导致其正常的学习状态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整体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五育教育只是整个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非主要部分的一部分,小学生参加数学课程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提升个人数学专业能力与知识,五育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只属于一种附加性教育和衍生性教育,所以必须要区分其重点和次重点,不可以喧宾夺主。

抓主流兼顾支流的方针主要表现为对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保持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这是因为道德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受教育的始终,接受优良的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知识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智育教育侧重于对学生智力的教育与培养,这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而言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也要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部分。为了增强整体教育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相关方针政策。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计算五星红旗的面积和周长,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所以也可以根据这一点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德育教育。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受教育效果,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手制作一面五星红旗,而学生制作五星红旗的方式便属于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具象化表现形式。因此,教师根据五种教育形式的基础地位以及客观教学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紧抓主流兼顾支流的教育理念和方针,可以将五育教育充分融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2 优化形式,科学排列。五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融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具体阐释为根据实际教学条件以及教师教学需要选择五育教育中的其中几种予以落实。教师不必刻意追求五种教育形式的完整性,在任何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都强行开展五种教育形式的工作,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整体教学工作非常牵强,最终是不利于教学工作顺利落实下去的。在具体的应用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几个方面进行组合,我们不妨以“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布置了以下题目“一个靠墙而立的梯形花园,上底长为3米,下底长为5米,梯形的高为4米,两腰相等。现在需要在花园的篱笆上装饰彩带,请问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带?”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应用题,考查学生对梯形周长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要想正确解答这道题,学生不仅要掌握等腰梯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等腰梯形两条腰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生活细心观察。教师布置这道题目后,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将梯形的下底也算在其中,这与实际生活是不符合的。教师可以选择不直接指出学生错在何处,而是要求他们准备相关工具或道具开展具体的实验,学生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明白了整个梯形的下底是一面墙,所以并不需要篱笆,自然也不需要相关的装饰彩带。得到这一结论后,学生也就真正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在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同时也实现了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入。再比如“两名运动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名运动员跑步速度为一秒3米,另一名运动员的速度为一秒4米。第一名运动员跑出30秒后,第二名运动员出发追赶,请问这两名运动员在距离远点多少米处汇合?”这道题目是非常典型的相遇题目中的追赶性问题,为了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要求两名学生开展实验,将自己的跑步速度控制得题目要求的水准,通过实验的方法加强对题干的解析以及对整个题目解答的思考,而这种教育方式便属于在数学教育中贯彻体育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上两个案例只是在数学教学中融合五育教育形式的典型范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采取其他的融合方式。由此可见,只有坚持灵活原则将五育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2.3 优化设计,主动探索。教师应当增质减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提升课堂学习成效,减轻课后作业负担,最终提升学生课内外学习成效,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双减政策下,国家提倡教师优化教学手段,减轻学生负担。小学数学老师应当秉持德育爱生、增质减量、快乐教学的理念,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综合进步。例如,在进行“圆”相关知识的介绍时,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引入圆周率的由来这一数学史知识。在其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用切圆法计算圆周率的实际展示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展示,学生就可以被激发出憧憬之情,其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能得到提升。另外,教师应优化教学作业设计和步骤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作业练习过程中积少成多、与时俱进,养成适应环境不断进步的好习惯,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解题能力,鼓舞学生以科学的发展态度进行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良好的数学学习成果。最后,鼓励学生在数学练习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探究水平。比如,数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关于数学家、数学规律的其他历史故事、网络信息,鼓励学生通过动画内容展示以及文章资料情景展示的方式,对数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大家基于个人能力探索更加具有真实性多样性的数学故事情境,提升学生对于古代数学家探究精神、数学能力、数学品质的学习及效仿的热情。

2.4 德育渗透,自律统计。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德育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德育教育可谓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永恒的主题。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新时代小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德育素养并且能够有效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践行德育精神,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落实五育教育目标,提升小学生的德育品质和综合素养。例如,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手机成了人们必备的产品,它对于人们而言具有利弊共存的价值。在教授学生统计部分的知识时,我便进行了一个实际调查,探究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引导学生基于统计的数学知识,对自己与身边朋友、家人使用手机的实际情况、时间与自律效果进行有效统计与记录,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学生督促他人健康生活的德育品质。比如,有学生通过统计发现,手机不仅是人们学习生活中最常用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大家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但是另一方面,现在人们使用手机并且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所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也有学生表示: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学生而言,在课后学习与生活中,在手机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过大,会直接降低其学习效率,影响其学习成果,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合理使用手机,并帮助家长有效利用手机令之产生有益影响,防止自己家人出现手机沉迷、游戏沉迷等问题的出现。

2.5 家校合作,劳动引导。小学生在学校内进行学习与劳动的机会有限,家长是孩子进行模仿与效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影响意识,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提高家长与孩子进行手工交流与劳动互动的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在知识文化探究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手工劳动或肢体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鼓励学生养成课内外积极进行劳动的好习惯。例如,在讲述七巧板的知识时,我便引导学生与家人一起在课后用硬纸板、彩笔、剪刀、直尺,制作了属于自己的七巧板。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在适当的手工劳动中获取数学成就感,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构建家校合作的数学劳动教育模式,帮助小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在其他时候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劳动素质培育的意识,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重要教育形式,通过和具体学科教学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贯彻,最终提升学生整体受教育质量和水平。从德、智、体、美、劳这5个方面系统性对学生开展教育,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和全能型人才。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要尤为注重从这五个方面落实相关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塑造优质良好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五育劳动学科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