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互嵌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治理路径

2022-11-20刘永刚胡玲惠

关键词:交融共同体中华民族

刘永刚,胡玲惠

(1.云南大学 民族政治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自2014年5月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民族互嵌及其社区建设得到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所见研究呈理论概念(1)代表性研究成果分别参见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学术界》2016年第4期;闫丽娟,孔庆龙:《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和实践路径(2)代表性研究成果分别参见来仪:《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学术界》2015年第10期;黄海波:《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需正视六个问题》,《学术论坛》2016年第12期;陈纪,于亚杰:《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基于社会支持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张鹏,张为波:《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两个维度,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社会结构、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三个要素及多维关系。显然,深入揭示三者的内在关系及其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特定命题与内涵上完成其理论的彻底性。推进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关系,这需要从学理上予以有效回答。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更明确的定位:“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全方位嵌入理念,既是对以社区为单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概括,也是推动民族互嵌社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具体要求。立足全国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史、各族人民自觉凝聚浴血革命史和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协调处理民族互嵌社区中居民的族际关系、利益关系,以社区为单元共生、共创、共享现代性与共同性,系统揭示建设民族互嵌社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联、演进逻辑,是全面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认识先导。

一、民族互嵌社区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代呈现和实践过程

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进程中,各族人民“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3]。其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中国历史进程与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形成各族人民普遍交往、自由交流、深度交融的互嵌社会结构的基础。显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中华民族完成从历史上的“自在发展”向现代的“自觉凝聚”转型的历史文化基石。作为现代国家社会治理组织基本形态的社区呈现民族互嵌格局、并以推进该类社区建设体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既是对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的延续,也直接作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虽兼并横行,但象征统一的周天子处于政治伦理的中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推郡县、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全面运用于国家治理之中。秦汉兴替基本定格了中国传统“大一统”的政治体制,这也即福山认为的在“过去的二千二百年中,中国的预设政治模式是统一帝国”[5]89。自古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夙愿,进一步推动了以“中华”为地理政治单元的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国家政治一体和民族多元统一的趋势也不断增强。同时,如梁启超特别强调的,作为中国历史上主体的“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6]14;“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7]4。这种政治统一、文化多元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自身逻辑。其根源在于“中国的统一性不在于政治而在文明”[8]164。这个文明的基础就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危机的深重与西方‘民族’概念的传播,掀起了以‘民族’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的‘天下’国家观向现代的‘主权’国家观、从帝制王朝国家形态向共和民族国家形态的重大转型。”[9]国家转型与社会改造同时进行之时,在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了“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的“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10]13。这种因西方列强侵略而带来的现代民族观念传入中国之后掀起的“民族建国运动”,既是民族共同体意识兴起的结果,也进一步壮大巩固着以“中华民族”为标识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以整体的中华民族实现对帝国主义集体自决的民族革命和以全体国民为主体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在全面推进中国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民族互嵌社会结构的同时,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中国社会意识的中轴与国家政治制度的伦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民族识别活动,以此为基础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系统的民族工作体系和民族地区发展规划。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制于经济社会条件与计划经济体制,从社会自主的视角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创设和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定位,通过系统的政治安排又赋予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国民共同体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发展内涵。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在2021年中国向世界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当然,脱贫并不意味着民族地区较之中东部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彻底解决,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仍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这也为新时代继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推进互嵌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生逻辑

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离不开对“民族互嵌”内涵的把握。“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显然,“民族互嵌”是具有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具价值内涵,是以“民族”成员为主体的“相互嵌入”日常社会状态。作为各民族在差异性和共同性二维达到的共生状态与过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的是多民族互嵌的空间环境和社会结构。而民族互嵌社区既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与现代社会治理工具,也进一步营造并巩固着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

其一,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互嵌社区构设了各族居民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和全面交融的空间场域。民族互嵌社区作为民族要素融入的社区,大多在交流互动中达到相互嵌入的地理空间分布状态。纵观中国经历大一统王朝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程,虽具体时段在处理族际关系上呈现“华夷一家”“夷夏大防”“五族共和”“各民族平等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等民族观,但以“中国”为政治地理空间单元的“大一统”逻辑得到全面系统的体现。这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环境,并为各民族人民互嵌交融和谐发展奠定了基调。

其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为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目标指引。马克思指出的“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11]363属性揭示了人的基于社会交往、语言交流、情感交融的群居生活特征。中共中央于2010年至今,提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加强各民族深度交融、深化民族互嵌社会结构、营造民族互嵌社会环境、推动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清晰地呈现出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实践经验表明,民族互嵌是达致交融的途径和方式,而深度的各族居民交融才是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方向。

其三,改革开放推动的各族居民生存时空的高重叠性是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国家治理逻辑。经过70余年成功建设,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各族交流交往交融程度的加深与普遍的族际跨区域流动,以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为基础,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是确认并回归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现代化所需的统一市场和经济联系的普遍性是以国民造就民族的基本动因”[12]370,显然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既是实现国民一体的社会基础,也是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现实依托与各民族深度交融的居住空间。

(三)民族互嵌社区是各族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性单元

人的社会政治属性,决定了人的共同体成员特征。“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13]77可知,滕尼斯所讲的“共同体”包含着有机的统一性逻辑,这对理解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显见的借鉴意义。遵循该逻辑:社区构成的“民族”的多样性仅是民族互嵌的外貌,各族居民以社区为单元建立的共生、共存、共养、共乐、共享的“共同性”,才是民族互嵌社区的灵魂与建设的取向。这也间接地揭示了学界存在的将民族互嵌社区,宽泛的解读为民族混居的认识缺憾[14]。那么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把握各族居民互相嵌入达致深度交融的治理逻辑,以社区为单元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居民合法权益、共建精神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则成为建设民族互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体治理内涵。

民族互嵌社区有四个层面的内涵。其一,民族性。这种社区立足居民的民族身份,并主要以民族地区为地域单元。其二,互嵌性。这种社区区别于普通地域空间上的混居、杂居,是各族居民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全方位嵌入的融合维度。其三,社区性。社区是一个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15]8。其四,空间性。该类社区以居住空间为依托,形成综合立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养育、娱乐等空间场域。以上四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民族互嵌社区的多层次融合特征,充分体现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国家共同体底蕴。显然,在社区这个基础性的社会共同体内,各族居民天然地结成居住生活共同体、文化娱乐共同体、学习互助共同体、精神价值共同体。互嵌式社区在最大化的包容各族居民差异性基础上,创生了全体社区居民的共同性。

同时,改革开放推动的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人口普遍的跨区域流动极大改变着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居住格局。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人口民族属性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全面系统深入的城镇化与全面脱贫催生了众多以城镇为单元的新型社区。民族互嵌,既是西部城镇社区的基本常态,也逐渐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现实场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时代完善国家制度内涵[16],直接依托于民族互嵌社区的建设及其成效。而以民族互嵌社区为组织依托与实践支撑,通过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不断扩大社区的共同性,对于构设各族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场域具有显见的功能性价值。

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以各族居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取向

“中共在多民族国家建构一个统一的现代中华民族,是建立在赋予各个历史民族平等权利基础上的国民整合”[17]114,而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恰是这种国民整合的现实依据与治理依托。全国各族人民以平等的国家公民身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共同体中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内涵,也进一步赋予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以强烈的共同富裕取向。民族互嵌社区作为新时代立足人口、空间、情感交融共生、生存相依的重要平台,其发展建设的基石正在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富裕目标。这一目标既基于归属性的以社区为载体的心理建设,也建基于赞同性的社区发展绩效体现。

(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支撑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与国家“大一统”的政治框架下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王朝国家时期人口的血缘、地域限制,以赋予全体成员以平等的国家公民身份有效融合了国家与民族,形成民族成员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机制和国家对民族成员的保护机制。这种因民族国家实现的国家、民族、人民的三维一体关系,彰显了作为主权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国人民属性。显然,作为一种宏观内在结构体系呈现的民族互嵌社会结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基础,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则从微观外在空间的构设上进一步优化和推动这种社会结构的生成巩固。所以,作为集体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在整体的国民框架中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内各族居民的共生、共享关系。

同时,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征以及地理位置、思想观念、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形态。由于在这一现实挑战下,党和国家协调各方力量,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推行的共同富裕政策为各族人民形成统一的经济市场和文化交流平台,成为处理国家整体发展和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石。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民族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情感建设的强调”[18]367。所以,在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中,既要重视各民族居民的文化差异,但更要在容纳政治、经济、地域等要素的国民共同体的框架下以各族居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取向展开实践。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364新时代,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政策加快实施,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得到彻底改观。而共同富裕作为新的向导一方面基于非同步、有差别的极大物质力量及其满足的合理梯度心理,另一方面体现物质与精神双向发展,实现社会人不同的需求。除了实践探索外,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也需要在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和规划中融入共享理念以激发各族居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动力。同时,推进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城市民族工作的现代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口号,而是细致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这需要通过法治化建设规范、保障在互嵌社区建设中各族居民的合法公民权益与共享富裕成果,是体现治理绩效、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

(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是贫困地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的“共同富裕道路”,其基本路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16]。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中作为有力工具的民族互嵌社区,除了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外,也是解决边疆地区脱贫攻坚的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途径。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而国家针对边疆地区的易地搬迁政策在实现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有力营造民族互嵌的社会环境壮大互嵌结构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民族互嵌社区的建设。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注重从空间重构的角度,系统性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彻底阻断贫困根源。所以,易地扶贫虽直接着眼于经济领域,但有效解决迁移人群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归属成为搬迁互嵌社区建设的另一个重心。除了以城市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为依托,开展就业帮扶快速实现各族搬迁户城市融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保障机制外,也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各族居民合法权益的民族工作原则。这种以“易地搬迁”政策与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成为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形式。易地搬迁扶贫所要重点关照的“规划谋划先行”“利益权益保障”“经济社会融入”“公共服务效率”“因地制宜推进”等关键环节[20],均在搬迁后形成的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以民族互嵌社区为生存空间,各族居民相互关联与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民族互嵌社区已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场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已成为国家战略规划。在“两个一百年”的重要交汇期,民族互嵌社区承担着贫困地区各族人民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裕功能。从系统论角度看,民族互嵌社区是人类居住环境开放空间中的局部,是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基层治理单元与社会民众同国家政治互动的空间场域。从公共性角度看,民族互嵌社区为社区中居民提供生产活动公共区域,并产生公共关系和公共心理意识。从族际关系角度看,民族互嵌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各族居民提供互动交往空间、化解族际隔阂、沟通民族情感、促进共享发展、保障共同富裕。显然,这种将民族交融、贫困治理、共同富裕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各族居民共同奋斗、共同发展中不断壮大更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三)民族互嵌社区推动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直接打通“五个认同”的社会管道

作为各族成员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和精神文化交流的社会场域,民族互嵌社区承载着各族人民的现实向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1]82因民族互嵌社区的建设,满足各族人民普遍利益形成社会最大利益集合体的共同富裕目标及政策具备了现实基础与治理依托。所以,通过构建民族互嵌的社会与社区环境,“以互嵌环境中互助团结的微观点滴事件的涓流效应,来维系各族人民的情感纽带,进而实现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社会化、大众化和生活化”[22]。显然,社会化、大众化和生活化是社区居民形成共同性的基础,而在共同富裕中实现巩固的共同性,则是社区居民实现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随着国家一体化的深入,人口跨区域流动带动的全国各区域人口结构、族属结构的巨大变化,要求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适应利益日渐多元、人口交融互嵌的社会结构变化。同时,普遍性的社会流动也打破了人群原有交往互动的隔阂与界限,而以现代性为要素的现代国家文化的共同性扩展与传播,族属身份重要性弱化的另一面则是平等国家公民身份及其权益的凸显,这也成为理解民族互嵌社区居民身份形成的重要内容。以上均需要在中国历史进程把握中国“两个一百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识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关联与铸牢逻辑。

一方面,民族互嵌社区通过各族居民共同奋斗繁荣和中华文化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物质空间与精神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讲文化认同,也要讲国家认同、各民族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认同。”[18]367提炼共同价值、共同创造财富、共享共同利益成为互嵌社区内各族居民巩固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物质基础。所以,民族互嵌社区具备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内涵,有效回应了“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23]。另一方面,民族互嵌社区居民与民族互嵌社区治理体系关系最为密切,由于民族互嵌社区治理体系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展开政治、组织、思想等方面的领导。因此,构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治理机制,体现为中国共产党治理成效直接作用于各族居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及其衍生的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共同富裕政策从物质现实基础上和精神价值层面上推进社区居民共同发展建设,深化了民族互嵌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也成为直接打通“五个认同”的社会管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坚力量。

三、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以各族居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本质特征

国家现代化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夙愿。中华民族从历史上的“自在发展”到近代以来的“自觉凝聚”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入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然是以全国各族人民共建主权国家、共享国家建设现代成就为目标与特征的。而现代化是一种程度,也是一个过程。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同时是民族互嵌社区现代化的过程,民族互嵌社区融合各民族共建共享特性,立足发展格局的空间维度,从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现代化价值取向和目标视角不断扩大共同性,揭示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体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其牵涉到全社会、全领域、全系统。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横向全面性和纵向发展动态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发展,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整体建设基础,从而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但社会主义现代化显然是基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下人的现代化而呈现的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性获得过程。从现代化布局来看,包含5个方面的建设;从现代化体系来看,制度化是保障;从现代化实现来看,人是根本。归根结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从人本出发、由人创造、实现人自由发展的过程。

但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演进进程。在“救亡图存”的殖民背景下兴起的现代化直接面临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双重矛盾。所以,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实现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集体解放。但是“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严重迟滞了新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现代化更是面临着人、财、物的系统性困境。随着国家通过“对口支援”“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系统性工程,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得到彻底改观,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社会结构直接成为现代性的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基础。以社区为场域,各族居民凭借社区这个新型社会单元与社会关系而获得的“物质帮助、信息提供、精神需要”从而形成“社会网络支持、社会行为支持、社会资源支持”[24]的社会支持体系,极大推动了社区居民的现代化。

同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现代化。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基于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也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更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现代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23],作为一种新的政治价值与知识体系,直接规范着民族互嵌社会环境的生成与社区的建设。而在中国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的解决,需要有效协调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解决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各民族的关系。“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族人民相互嵌入、互相依赖、彼此关联、情感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化。

(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是各族居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写照

社区现代化内含于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国家现代化是各族人民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参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以城镇化为特点、以现代化为取向的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也内涵着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共建精神家园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体现为,“中华儿女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获得的温情感、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希望感的统一体”[25]。所以,通过法治化建设规范、保障在互嵌社区居民的合法公民权益这个最大公约数,是体现治理绩效、增强国家认同、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深化的民族互嵌社会环境和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将民族特性与现代性融为一体,通过政府与各族居民双向互动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本身也是整合政治、人力、社会、民族、文化诸资源以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各民族成员以民族互嵌社区为依托,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互动往来,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与技术回流支撑场域,带动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在互嵌社区治理中各族居民的文化交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融共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这种立足传统与现实、一体与多元的文化共生形态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生成演进逻辑。同时,通过社区制度化、现代化的管理,在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将一种系统的现代化、公共性、共同性理念植入社区文化之中。也即,民族互嵌社区也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建立平等团结和谐互助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试炼营。

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指向是深化各族居民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道路认同与中国共产党认同。显然,这种认同最深层、持久的力量来源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6]。营造民族互嵌社会结构、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营造居民相互接纳、文化包容的软环境,在社区“互嵌的各族人民在一种自组织的共事治理中建立情感纽带和认同关系”[27]。这需要在承续中华文明、包容各族文化、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综合立体的框架下,理解并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通过社区居民知、情、意的梯度认同发展为行为自觉,建设民族互嵌社区共有精神家园。民族互嵌社区各族居民全方位融入共建现代化家园,也即共建国家的现代化。

(三)在现代化进程中社区各族居民的全面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一体的塑造。但显然这种一体化的整合逻辑,并非建立在同化各民族或强化差异上,“而是在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共事、共同进步中的整合”[17]130。所以,促进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是形成各族人民普遍交往、自由交流、深度交融的互嵌社会结构和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民族互嵌社区有不同的民族相处类型,有学者将民族互嵌社区分为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和交融型。[28]但显然,无论民族互嵌社区形态有何种区别,以社区为单元构设的各族居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是其本质特征,也直接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治理路径。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群体,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9]。作为一种经现代语汇呈现于世界的“中华民族”,既是中国历史进程的结果,也是近代以来面临西方列强国人自觉凝聚以主权国家为诉求的主权性民族。对于这个与国家政治体高度融合的民族共同体的持续建设,本就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议题。而以中国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演进逻辑与民族互嵌社会结构深化的现实为背景的民族互嵌社区推进程度,与各族居民融洽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民族互嵌社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现代社区组织形式,其设立、壮大、发展本身体现就是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现代化中进一步获得共同性、壮大共同性的社会治理逻辑。

“社会共同体是人们以一定的纽带所联系起来的人群集合体,是不同人群所采取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存在方式”[30]。民族互嵌社区通过共同居住空间,使得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相嵌,形成社会共同体。其通过搭建生产生活平台,展开经济活动,使得经济上的联系、互动结成经济共同体。而政治共同体产生于冲突,存在于秩序,“在政治方面构成的成员之间有着共同利益、承担着共同责任并且有着共同的政治价值观的共同体”[31]。所以,通过将不同民族成员组成社区管理班子,发挥不同民族协商议事的功能,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治理,达到政治上互嵌,形成政治共同体;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不断相互影响达到互相嵌入的状态,将共同的华夏文明孕育融合为共同的文化心理定式和价值观念,求同存异,形成文化共同体。可知,以社区为单元各民族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嵌入的理念构建为结构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共同融合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直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

四、结语

民族互嵌社区作为历史与现实交汇、国家与国民一体、各族人民共居交融的空间场域。呈现的国家、民族、人民的三维一体关系,有效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民一体属性[32],并成为国家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社会治理途径。在有关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系认知上,有学者主张需“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果链条中来分析民族互嵌的功能与作用”[33]。显然,作为一种国家共同体的组织单元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治理载体,民族互嵌社区将各民族深度交融的互嵌社会结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连接在一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依托。

同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相互之间必须要有某种互补性。否则,认同是不会生根的”[34]175。显然,这既需要在“中国”这个主权国家的政治疆域内在中国历史与世界进程的双重逻辑中传承、发扬全国各族共建共享的中华文化,更需要在观念意识上系统阐释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并巩固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在推进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是需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之中,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取向,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交融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真美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城市党建与基层治理如何“交融”——云南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难题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