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创意建设与使用

2022-11-20文/沈

名师在线 2022年8期
关键词:劳动基地建设

文/沈 丽

引 言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让学生直面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在“唯分数论”氛围下,学生“重文轻劳”的现象普遍,同时缺乏一定的劳动空间和情境导致其劳动意识淡薄、动手操作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取各种知识和生活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音美教育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教师有必要精准把握和审视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与使用情况,综合运用精细化与集约化的规则方法体系,促进小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简述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是现代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支撑与完善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载体,在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促进现代小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创意建设方法和策略的推进与实施,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全面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技术指导,在全面激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现实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尽管如此,受教育基地基础构思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弱化趋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创意建设与使用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基地的创新性、时代性、价值性相对不足,来源分散、概念缺失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现状问题分析

(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规则体系缺失

在当前小学教育发展环境下,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需要健全而完善的规则体系作支撑,这是基础性保障与依据。纵观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的实际情况,普遍存在相关规则体系缺失、规范约束性不足等共性问题,呈现出较强的零散性特征,无法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核心依据,脱离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客观需求,与当前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向不吻合。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信息化程度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建设方法及使用效益评价等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使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建设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实践表明,部分情况下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未能体现信息技术给建设效益带来的显著价值效果,无法形成具有层次性与差异性的基地建设与使用体系。

(三)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相关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在当前形势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人员在实践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建设规则制度、落实使用职责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成果成效密切相关。从人员现状来看,部分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不具备系统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知识,存在“本领恐慌”现象。

三、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创意建设与使用对策探讨

(一)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基本实施规则

在当前条件下,相关人员应首先建立健全创意建设与使用的基本实施规则体系,为具体方案与策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保障,避免具体建设方案与使用规范无据可依、无章可循[2]。一方面,相关人员应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的客观实际,明确基本实施规则,以提升教育基地建设综合价值为主要目的,以特定建设手段与方法为主要抓手,将精细化与集约化的理念贯穿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创意建设与使用全过程。另一方面,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创意建设规则要保持动态化监管,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优化改进。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许多学校在校内开辟了一些劳动实践基地,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地,建设了“微笑游园”“植物角”“绿化带”等种植养殖劳动基地。基地的建立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劳动提供了更多实践的场所。但是基地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类型单一,都是一些种植养殖类劳动;场地有限,学校比较老旧,校内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建设;资金不足,缺乏财政补贴进行重建或改善场所;学习内容单调,与社会脱节,缺乏新意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基地的发展。学校应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劳动教育等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活动场所。例如,××小学“青初陌上”校外农业研学基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农耕活动。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素养,培养了道德情操。同时,学校也因此形成了办学特色,丰富了文化内涵,开辟了劳动教育的新途径,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强化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规范化意识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任何背离了这一核心要义的制度均将丧失生命力。在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化的背景下,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模式趋于丰富化、系统化、整体化,只有始终强化制度化意识、规范化意识,才能使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永葆生命力与活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应依照义务教育的具体任务,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的工作目标、职责权限、方法要求等确定下来,使规则更具约束性,始终服务于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教师要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思维,运用最新的价值观念,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中的新难题。

(三)搭建基于信息化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平台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也是诸多类型数据信息的形成过程,如何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将其统筹整合为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模型,一直以来都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与使用的焦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的价值观念,实施平台化建设,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平台,将基地建设的各个环节嵌入系统内部,进行模块化操作,丰富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手段,清晰直观地展现各个阶段、各项要素、各类资源之间的潜在关联。

以“翻转课堂”为例,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也在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助力。学校通过开发视频微课,可以把一些劳动教育现象具体化,让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起来,降低学生学习实践劳动课程的难度。有时因天气、时间等原因的限制,学生不能亲自去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此时,教师可以让基地指导人员进行网络教学、现场演示,让学生及时提出问题,让专家在现场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在校或基地的实践学习后,可在家或学校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录制,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分享劳动成果。这样,教师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作业动态,及时答疑解惑。

(四)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人员综合技能

学校要定期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制订丰富完善、层次鲜明、要素齐全的人员培训计划,将现代集约化的建设与使用理念融入其中,引导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人员掌握最为齐全、最为完备、最为系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理论知识,开展锻炼实践,做到活学活用,指导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实践[3]。学校可以引入奖惩机制,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使命感,形成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建设与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反映阶段性成效,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估,为加强建设与使用过程控制提供参考。

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人员不再局限于学校的专职劳动技术、综合实践等某一门学科的教师,还要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吸收更多有特长教师的加入。基地可以从农耕、科技、非遗、青少年活动馆等通道聘请兼职的指导教师,使教师队伍更具专业性和广泛性。例如,农耕专家与顾问长期从事农耕技术研究,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有些农耕知识在书本上是没有的,或者无法解释得面面俱到,需要专业人士的亲临讲解,才能更具专业性。又如,非遗文化具有特殊性,只有非遗传人在这方面有所研究,校内教师很少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五)开发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校本课程

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现有的劳动教育教材中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实际,拓展教育资源,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展现每一种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从各学科相关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实际生活等方面出发,形成校本课程,如校内小农场可开发果树、花卉栽培课程。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不但能达到增长学生见识的目的,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热爱的积极作用。例如,“刻纸”“草编”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现已越来越少,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发“‘刻纸’‘草编’等传统工艺与继承创新”课程,还可以与文化课程结合,使学校课程更加多元化、自主化,让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有质的飞跃。

学校应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拓展教育资源,加强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建立“家校社一体”运行机制,优化教学内容,把课本知识与基地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课程资源,使劳动教育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

结 语

综上所述,受创意模式、建设过程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基地整体教育效果与质量的优化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从小学教育事业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的基本实施规则,创新基地建设与使用的核心方法,为全面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综合成效奠定基础,为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劳动基地建设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热爱劳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