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名家对话,创新高中语文阅读指导

2022-11-20俞永敏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名家高中语文内容

俞永敏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教师开展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活动,我们创新阅读课程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在高效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等语文课程的综合素养,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然而,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对基本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的记忆。他们在课堂上盲目地向学生解释常规阅读问答模式。学生在反复阅读和记忆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进行语言阅读活动的兴趣。因此,创新语文阅读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分重要。

1.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立足于陶行知的生活化教学思想,在现代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体系也吸纳了非常多的国外教学理念和思想,并将其进行改造,成为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教学方法。推动陶行知教育理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内化,我们探索出了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支配者,而是变为不同阅读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具体的阅读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主要的阅读成效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过程。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培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与名家对话为任务研动的阅读教学,融文本、作者(研究者)、读者三位为一体,三者联动(称为“三联”),形成独具特色的读写结合、听说一体、技道统一、知行合一的阅读教学理论。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贯穿于学习的始终,教师在此过程中是不同阅读项目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自主活动的主体。阅读内容主要是中外和本地名家作品,同时需要学生以书信、访谈、视频对话的形式与名家展开对话。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内容的预习,把握作品内容的主线,然后在此基础上搜索不同的作品知识点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围绕着作品主要特点谈一谈以及的体会,重点讲一讲在阅读过程中个人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上的收获。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指导学生夯实基础能力,提升探究素质。此外,在与名家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轮流发言,谈一谈对不同作品内容的个人理解,促进学生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思维的发展。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尽管许多语文教师开始更加重视阅读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但教师自身思维观念和教育能力的局限性仍然制约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少有教师能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与阅读教学方法之间的平衡,学校教学设备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1 教师创新化教育能力有限。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逐渐形成了推动语文课程教育创新的主要观念,并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相应的意识。教师的创新阅读教学活动是提高阅读教学课程质量的必要前提。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到学校教育政策、教育投入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实施。例如,在教师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时,大部分是围绕文本转圈,通读一篇,精读一下,能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学生能不能自主理解文本,一概不知,往往场面热闹,收获寥寥。

2.2 教师的阅读教育能力有限。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指出,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重点和难点单词和句子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不同阅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独立探究能力,在参与不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生能力。其次,教师个人的阅读教育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保证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随着教师受教育年龄的不断增长,许多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相互借鉴以往的阅读教学经验。设计的阅读内容往往缺乏有效的更新,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有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教师阅读+学生跟随阅读的阅读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参与不足。

2.3 信息化阅读课堂建设有限。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已深入到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信息化语文课堂的建设,有效丰富了高中语文课程的阅读内容和教学形式,为拓展学生的个人文化视野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降低语文理论阅读内容的教学难度。然而,在现阶段,许多高中语文课程教师对信息化阅读课堂的建设有限,认为信息化是为了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不同的PPT内容。无法采用多媒介媒体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导致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信息化建设有限,难以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势

3.1 革新教学,提升效果。陶行知的语文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占有突出地位,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大多以理论知识讲解的形式进行。课堂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将名家对话的阅读教学模式渗透到课堂中,有教师讲解,学生接受,到名家自己解读文本,学生感受。可以拓展教师的教育认知,促进语文教学从说教走向生命、实践和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2 丰富内涵,发展素养。将名家对话的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课程中,可以改变“老师在台上说,学生在台下听”的局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优势和特点,把学生推向教学主体的真实位置,使他们在生活、探索和实践中深刻理解语文知识的本质,通过去查阅名作家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介绍,甚至通过微博留言交流,书信往来,促进语文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深化和语言知识框架的快速构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参考,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培养。

4.基于名家对话的高中语文阅读创新分析

4.1 挑选针对作品,增强阅读趣味。推动名家对话在高中语文阅读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前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作品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人阅读能力和自觉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成效,如果学生在整本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投入,其作品阅读质量就难以提升。而组织学生与名家进行对话,并非简单的组织学生略读作品内、浏览故事情节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提高学生学生的阅读重视,要求学生在作品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作品内容的基本情节和写作背景,在此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选择那些符合学生阅读特点的主要作品,才能够在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析以及开展名家对话的过程中,就作品内容的深度分析与理解,促使学生完成从自学到掌握的阅读学习过程。可以说教师挑选的作品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在与名家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求知欲。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故事主线、写作背景以及对封建王朝家族兴衰的作品内在思想形成有效的理解,教师首先要听一听学生对这部作品的个人理解以及阅读意愿,然后组织那些具有一定阅读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整本阅读活动。通过为学生划分不同阅读小组的形式,在阅读活动开展之前为学生布置项目化的预习任务,同时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设置不同的悬念问题:“红楼梦的作品主线你认为有几条?其内容分别是什么?”“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差距有怎样的表现?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等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然后结合关于红学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与刘心武等红学大家发表的研究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学习,并在小组总结的答案上进行知识拓展,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成效的提升。

4.2 创新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推动学生与名家进行有效对话,教师的阅读教学内容就不能只局限在必读书目中,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拓展阅读,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双减教育政策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加,那么教师就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和阅读兴趣,为学生挑选针对性的作品内容,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对比的过程中,分析作品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比如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经典小说《三国演义》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易中天品三国》,在组织学生阅读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就作者的不同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比如从诸葛亮的个人形象、夷陵之战的主要原因等等内容,就小说情节和名家观点进行有效的对比,然后应用微博与易中天老师进行私信交流,同时也组织学生就易中天老师关于三国的不同观点进行有效的讨论。这样,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过程中,推动学生与名家展开交流,增强学生的阅读成效。

4.3 创新阅读方式,不局限于文本。与名家对话为任务研动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对文本深度研读的基础上,与作者(或专家学者)进行直接对话交流,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固化思维,另辟蹊径,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能。与名家对话为任务研动的阅读教学,融文本、作者、读者三位为一体,三者联动(称为“三联”),形成独具特色的读写结合、听说一体、技道统一、知行合一的阅读教学理论。

以笔者的教学活动为例,在指导学生阅读本市作家名作精选时,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夏阳和莫寒来校指导,学生先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形成阅读思考,然后通过直接对话交流,从专家角度读懂读透文本,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精髓和丰富内涵。同时在与名家的对话交流中,学生会把名家当作自己的道德楷模和价值标杆,培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4.4 寻找人物原型,达到知行合一。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内容中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文章背后的思想内涵,为高中生个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成效。那么在推动学生与名家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寻找作品人物原型,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人物分析,通过这样的形式,达到知行合一的阅读教学目的。

以笔者的教学活动为例,在指导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时,我没有直接问学生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思想,而是首先为学生介绍了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同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血与火——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学生将作品内容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运动相联系,同时了解作者在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下,对历史真实事件的描述及其用意。最后在学生充分了解了《鲁宾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鲁滨逊为什么要放弃优越的生活去航海和冒险?”“在作品中《圣经》对鲁滨逊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应用微信公众号,与徐葆耕教授进行有效的对话,了解西方文学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探险文学以及相应的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鲁滨逊是在资本主义早期扩张的时代背景下主动去寻求财富,这不仅是一种冒险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圣经》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西方人的文化信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积极探索《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文化内涵和主旨大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结语

在现代基础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受到教师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成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众多教师主要以阅读理论的讲解活动为主,这种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有限。那么教师要立足名家对话,推动高中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创新,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深化学生对作品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推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形成创新格局。

猜你喜欢

名家高中语文内容
名家
名家
名家之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名家之约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